周索瑩
在平時教學中不難發(fā)現,要求學生課后自主學習語文,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學生覺得上不上語文課都差不多,考試照考不誤,事實上也是如此。這就給語文教學工作者提出了一個課題,如何盡可能地利用課堂這塊陣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誘導學生在課后也自覺地去學習語文。既然語文學習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情緒感染學生,以語言影響學生
換言之,就是教師情緒飽滿,教學語言優(yōu)美。如果教師一走進課堂,就顯得氣宇軒昂,精神抖擻,情緒飽滿,帶著微笑,莊重而響亮地道一聲:“同學們好!”學生會立即感情地報之:“老師好!”這樣,師生之間的感情融洽,師生間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
教學語言要規(guī)范、生動、幽默、風趣、典雅,這就是語言優(yōu)美。教師的語言優(yōu)美,學生當然愛聽愛學。教師要學會把復雜的事情、道理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述出來,要把教師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要把教師不茍言笑的面孔拋開,讓自己扮演一個教育家、一個說書人、一個歌星、一個演員。只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了,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讓學生為教師的精彩表演而喝彩。
二、精心設計導語,誘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上課也是一樣,開頭的導言十分重要,它能起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誘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
三、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心理成分,比如,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不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使學生在思考之后基本上能回答出來。這樣,在激起學生求知欲望的同時,還能使學生經常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恢復他們在以往學習中失去的信心。還要引進一些課外的知識、時事,開闊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關心外面的世界,使學生知道生活處處有語文。
四、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每課必有新招
一個好的演員,演同樣一出戲,每次上場演出都有新的招式。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在不同的班里講同一篇課文的講法也不一樣。教師每一堂課都有新招,每講一課書都有新意,學生當然愛聽,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自然提高了。
五、把競爭引進課堂,激發(fā)興趣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同時在同一場所共同的活動,教師負責引導,要把學生引進門,學生要學得主動,自己要學,靠自己學。學生必須在教師正確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才能學好語文。沒有學生的配合,任憑教師講得天花亂墜,也調動不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總之,無論是學生,還是其他的人,如果他對某一樣東西,或某一件事情,有了興趣,他就會全心全意地去學習,去了解,想知道這一樣東西、這一件事情的來朧去脈。學生起了“想知道”的念頭,他的學習積極性就來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也可以減輕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