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 屈明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400015)
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重慶市大足區(qū)教委承辦,大足區(qū)教師進修學校與大足區(qū)海棠小學協辦的重慶市第五屆中小學體育教師技能比賽已9月25-27日圓滿結束。整個活動組委會精心策劃,準備充分,協調有力,組織高效,較好地實現了“以賽促培,以培促研”的目標。正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wèi)藝研究所所長吳鍵博士講到:本次教學技能比賽與交流,共有來自重慶市各地區(qū)中小學共272名體育教師優(yōu)秀代表將呈現給我們一場場關于體育專業(yè)技能的盛宴,這是重慶市中小學體育工作的一次深度交流,既是對所有參賽選手個人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的展示,又是對各區(qū)縣體育教師隊伍和整體素質的一次大檢閱,必將有力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內涵,關注體育教師的發(fā)展,加強學科建設與培訓,深入推進學校體育改革。
本屆比賽歷時三天,內容由團體武術操、民族民間和新興體育項目以及理論部分考核、專項技能考核和身體素質展示幾個部分組成。專項技能考核由集體項目(武術操)、個人項目(體操技巧成套、籃球技能)組成。身體素質由800m(女)、1000m(男)、背拋實心球(女)、引體向上(男)組成。理論部份包含教學設計、單元計劃、課時計劃,教學設計的具體教材內容涵蓋:田徑類、體操類、球類、武術類、韻律舞蹈(小學)和健美操(中學)。通過臨場抽簽選取一項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考核教師的知識積淀功底和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比賽設立4個獎項,分別為代表隊團體總分獎、民族民間與新興體育項目表演獎、個人全能獎、優(yōu)秀指導員獎。
1.組織設計合理,目標達成度好
比賽針對當前教師發(fā)展與教學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比賽設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還有體能檢閱,既有傳統(tǒng)的延續(xù)項目,又有結合基層實際的創(chuàng)新項目和推進項目。在參與對象上,既考慮了男教師也考慮了女教師參與;既考慮了中老年教師的帶頭示范性,也考慮了年輕教師的梯隊培養(yǎng)??紤]到比賽與教學的實際運用,每個參賽隊中、小學各4人,同時必須有1名以上女教師參與比賽。各區(qū)縣高度重視,開展了大范圍的選拔、培訓,既發(fā)揮本地區(qū)的優(yōu)秀教師資源進行專業(yè)示范,還聘請有關專家進行引領,許多年輕教師感嘆,此次培訓比賽又一次較為系統(tǒng)地內化了專業(yè)知識,扎實提升了體能,整個比賽對各區(qū)縣體育教師的思想、行為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顒蛹确磻酥貞c市體育教師的良好精神風貌和課程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但同時也暴露出全市體育教師隊伍和體育教學中還存在的問題,對下一階段教學教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研究的契機。
2.課程理念更新,教學設計力強
本次比賽每個考生隨機抽取教材,用2個半小時完成教學設計思路、單元計劃構建、課時計劃設計。綜合考核教師的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設計中,一是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健康出發(fā)的設計理念,多數教師能從參與、技能、身體、心理及社會適應四個方面來闡述目標。目標具體、清晰、可操作、可檢測;二是體育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對現行課程標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了一些適合社會發(fā)展、適合學校實際、適合學生特點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能夠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培養(yǎng)團隊合作、勇于進取的精神,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德育目標,體現學校體育育體、育人目標;三是部分體育教師學會了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能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思考和處理教材,把競技運動項目進行趣味化、教材化,適當降低運動難度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成功,感受樂趣,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主動積極全面參與,取得了較好的設計效果;四是善于利用、開發(fā)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有新穎性。有的教師把選擇的體育項目進行延伸與拓展,如:體育舞蹈、街舞、民族鄉(xiāng)土教材、生存拓展項目融入傳統(tǒng)教材,為體育課教學拓展了較大的空間。有的教師充分利用場地器材,一物多用,在教學設計上大膽創(chuàng)新重組,涌現出許多的精彩設計。
3.夯實專業(yè)技能,展現教師風采
本次技能比賽既有技能又有體能項目,專項技能主要選擇了學生最喜歡的球類項目和常態(tài)課難于開展的體操項目。目的在于進一步強化體育教師的專項能力,重塑教師專業(yè)示范能力。在比賽中各參賽隊伍體現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互幫互助。既有各隊伍內部的幫助提攜,也有隊與隊的幫助與鼓勵。參賽隊伍個人與團隊都較好地體現了體育人的精氣神,特別是民族民間與新興體育項目比賽,既有編排的創(chuàng)新,又有創(chuàng)新的動作;既注重體育的特色,又注重地區(qū)民族文化的融合,充分展現了體育教師的才藝。在規(guī)定技能比賽中,許多教師展示動作流暢,完成質量規(guī)格較高,贏得了與會觀摩教師的掌聲,體現了扎實的專業(yè)功底,凸顯了學科專業(yè)性。在比賽中,中年教師的風采不減當年,如:幾位近50歲的參賽教師,盡全力完成每一項比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給年輕教師們樹立了榜樣,青年教師的拼勁十足,在賽場上全力拼搏,獲取了自己的佳績。
1.教研培訓欠扎實,技能體能有下滑
根據本次比賽統(tǒng)計反饋,個別區(qū)縣不重視抓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和培養(yǎng)。表現在:隊伍發(fā)展參差不齊,常規(guī)體育不夠扎實,體育研培流于形式,有個別區(qū)縣沒有層層選拔便倉促參賽。其次,部分體育教師自身也不加強學習反思,完成動作質量較差,不能對學生進行較好地引領。個別年輕教師畢業(yè)不到3年,基本體能下滑速度較快,還不如已有30年教齡的老教師。這種現象值得高度關注。
2.教材教法不熟悉,教材鉆研不精細
多數教師能夠轉變觀念,但新課程理念的具體實施滲透操作手段較欠缺。實施滲透操作手段是目前多數體育教師感覺比較困難的事,所以德育滲透及體育育體、育人的價值無從體現。在教學設計中教學的基本要素呈現不全,部分教師教學目標定位欠準確,目標表述欠具體、明確,無可測性,甚至有的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與教學內容不一致,教學措施沒有圍繞目標與重難點進行。有的教學內容設計不符合體育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拔高或降低。少數教師單元設計與課時計劃過于簡化,甚至是簡單重復,單元的內容劃分無科學性、層次性和相對完整性。還有一些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過于追求游戲化教學,輕視技能學習和體能訓練的實效,在評閱中還發(fā)現:有的教師忽視了學生必要的技能學習和體能的訓練,體育課只求單純的學生動起來,不求技能學習;只求走過場,不講求技能的提高;只求歡快,不求身體練習的負荷實效,把體育課設計成了娛樂課、休閑課。體育教法過于形式化,沒有較好地聯系教學主題,沒有真正體現體育的價值內涵。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手段較單一,教學方法較陳舊,組織不流暢。
3.教學專業(yè)功底差,教學能力待提高
部分教師動作的規(guī)范性差。少數教師自信心不足,動作示范走樣,甚至不能示范。特別是在體操成套技能比賽中暴露出,對基本的體操禮儀、基本技巧的基本規(guī)格都不熟悉等問題,部分教師基于安全與自身技能欠缺,嚴重淡化了甚至不教體操技能。
1.強化教學研究,開展主題培訓
各區(qū)縣、學校要根據區(qū)域實際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研究,多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培訓。如:教學設計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學組織與管理等針對教學實際的培訓與研究。如教學設計中,單元與課堂教學目標表述具體、清晰,具有可測性,在表述上一般要有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行為表現、行為標準等;教學目標的達成與教學內容相一致;要突出重點,不必面面俱到。教學設計教材處理科學恰當,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與課堂教學實際的重難點,并椐此設計出基本的教學思路。教學要講求實效性。在具體教學中要輕形式重內涵發(fā)展,在教學方法、手段、形式的運用上重內涵求高效,注重選擇省時、省力的教學策略應該成為研究的重點。加強學習和教材的研究,充分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要求指導自身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堅持立德樹人,真正育體育人
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要發(fā)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要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要體現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積極探索;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滲透,注重“自學、自練、自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體能的關系。發(fā)展體能的同時也重視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善于挖掘教材隱性的育人價值,注重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體育的價值功能。加強常規(guī),強化責任意識。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常規(guī)意識,忠于教師職責,為學生以后能夠幸福生活一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3.抓好專業(yè)技能,提升教師內涵
專業(yè)素養(yǎng)是體育教師能夠立足學校、立足課堂的核心力量。必須加強體育教師的自身專業(yè)基本功的學習與反思。特別是隊列口令以及教材中必須要進行教學的動作的示范練習。強化體能練習,特別是年輕體育教師要加強鍛煉,要延長我們的體育能力。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做到言簡意賅,邏輯條理清晰,豐富知識,積淀教學經驗。同時高等院校多與基層學校交流溝通,培養(yǎng)的教師有較強的專業(yè)內涵,能較好地學以致用,滿足基層學校的實際需求。另外全市也要加強教師的不同層次的培訓,注重技能比賽的延續(xù)性、系統(tǒng)性與創(chuàng)新性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