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艷麗
【摘 要】在我國,英語教育貫穿學習生涯的各個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勢在必行。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13-01
英語課堂中各種類型的語言交際活動,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助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是促進學生習得語言的重要手段。初教英語的老師需要在課堂上設計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活動,而有經驗的教師則需要創(chuàng)新語言活動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激情。
一、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描述和特點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英語教學活動包括活動的基本類型、目標、原因、內容、情景、教學媒介、學生的組織安排、活動步驟、時間安排、語言、老師和學生各自的角色、認知過程、難易程度、矯正環(huán)節(jié)以及評論。
首先,任何一位英語老師都必須準確地知道活動規(guī)范化的命名,例如,聽寫,在英語中為“dictation”。其次,了解使用該活動的內容、目的和情景。此外,還要考慮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熟悉活動的具體步驟或程序。再次,活動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語言。教師在活動中的指令語,學生在活動前、中、后的交際語以及活動中需要練習的目標語言。在這種不同類型的語言形式下,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完成活動的準確率和流利程度以及在活動中練習有效句子的數量。教師需要在不同的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顒拥倪M行是一種認知過程,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大腦完成任務,例如總結、對比、對照、分類等。設計活動的難易程度對于學生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很重要。大多數語言學家建議活動的設計須依據教學原則,難易程度在學生目前能夠操作的范圍之內,這樣學生才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順利進入下個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具體出現(xiàn)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方式給予糾正,例如詞匯的選擇、語音語調等。
二、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轉變
大家已經非常熟知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有些老師也許在考慮如何使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轉變以適應自己的教學目的和方式。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教學反應。我們塑造、再塑造資料、活動和課程以適應教學大綱或課程目標提出的問題。正如園藝工作者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大幅度改變我們的素材或者微調我們的材料來強化我們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以及教學目的。英語課堂涉及的傳統(tǒng)的活動有:閱讀文章回答問題、角色扮演、檢查家庭作業(yè)、識記、展示等。
(一)閱讀文章回答問題。為了鼓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自主學習,教師可以轉變師生之間的角色。讓學生提前預習單詞和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單詞,自己查字典學習。第一,改變步驟和認知過程。讓學生分別以讀者和文中主人公某個朋友的身份閱讀文章兩遍。當學生以新的視角閱讀的時候,他們在既定的關系中對主人公進行評論。第二,改變教學材料和認知過程。教師首先準備二十到三十個與課文相關也與學生個人經歷相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閱讀文章和問題,一旦理解就可以自由選擇劃掉不想回答的問題。最后,鼓勵學生自由組合,相互問問題,練習口語。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學生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可以更生動地展現(xiàn)自己。為了增加學生之間有意義的轉換,可以改變話題和步驟。例如,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人際關系中遇到的一個問題,生成一個故事情節(jié),討論可能發(fā)生的對話,討論在對話中用到的語言、內容等,學生分角色表演,最后,學生脫離扮演的角色,討論如何解決對話中遇到的問題。
(三)檢查家庭作業(yè)。為了防止學生思想拋錨,改變傳統(tǒng)的按照學號提問的方式。老師可以隨機提問一個學生,學生回答完畢后,由他來隨機提問下一個學生。為了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自我檢查,教師也可以分配學生分組討論決定正確答案。
(四)識記。改變傳統(tǒng)記單詞的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完新的語言知識后,老師按照人數和水平進行分組。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記憶新學習的語言知識點,老師以小組提問,最后以平均分給各小組成員。一旦學生完全理解這種測試系統(tǒng),每組都會努力記憶爭取得到盡可能高的分數。
(五)展示。為了吸引大家都參與進來,可以改變展示步驟和教師角色。每個學生分別在空白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感興趣的問題,然后傳遞紙張,每個同學輪流在傳到的紙上寫下想問的問題。學生拿回自己的紙張,根據問題做展示。其他同學在聽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提問。教師給予評論和打分,或者問相關問題。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活動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教師可以稍微調整或完全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以滿足團隊規(guī)模、教學目標和任務或教學大綱。作為引路人和協(xié)助者的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引導和啟發(fā),使課堂活動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Tessa Woodwad.如何巧妙設計英語課堂[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束定芳,王惠東.外語課堂教學功能的重新思考和定位[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