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不高,本文針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改善英語口語教學方法的途徑,即利用英語課堂進行口語訓練,并創(chuàng)建和開設第二課堂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04-02
隨著國際交流和貿(mào)易的日益增加,英語學習顯得越來越重要。學習和使用英語是現(xiàn)代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加強對英語口語能力的訓練和教學是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
一、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及對教學的啟示
首先我們要了解英語口語的特點。口語與書面語不同,它們有許多差異,所以我們才會看到許多學生口語水平遠不如書面表達。
(一)口語與書面語的不同
在語言學家哈奇看來,口語和書面語的不同主要有四點:第一,口語的交互性更強。在口語中都有交談的對象,相互之間會即時進行意見交換;第二,一般口語是沒有計劃和準備的,但是書面語一般是需要計劃和準備的;第三,口語以實際交際場景及場合為基礎;第四,口語的語體更加隨意,沒有書面語正式。
(二)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依據(jù)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以下教學要點。
1.口語需要群體學習。由于口語有較強的交互性,所以需要有特定的交流對象,除了能夠模仿和學習基本的發(fā)音、語調(diào)外,口語的練習不能像書面語一樣能夠單獨進行,必須是以群體的形式開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僅僅朗讀和背誦課文是完全不夠的,這樣的學習不能達到實踐的目的。教師進行口語教學時要以小群體為學習單位,安排學生配對練習口語,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機會進行對話練習。
2.口語練習不需準備。很多教師總是認為口語練習要給學生準備的時間,因此讓學生在課后準備話題并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學生一般都會將準備的對話背誦下來,這對于提高口語練習作用不大,而且會讓學生養(yǎng)成必須經(jīng)過事先準備才能進行英語對話的不良習慣。在沒有事先準備的狀況下進行英語對話、討論才是學生真實的口語水平,教師也要在了解學生真實口語水平的情況下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口語。
3.口語練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谡Z交流是需要特定情境的。教師要為學生的口語交流積極創(chuàng)造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勇于開口。情境教學能讓語言學習更加直觀,易于學習。教師除了利用教材上的情景作為對話材料外,還可以將對話材料拓展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上來。也可以開展各種活動,如小品、情景劇、辯論等,讓學生在情景對話中漸漸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對口語準確性的要求。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口語表達嚴格要求,甚至嚴格按照書面語來矯正。事實上這樣會讓口語練習效果大打折扣。雖然語言的準確性很重要,但語言的最終目的是交流。只要雙方能相互理解表達內(nèi)容,對話可以進行下去,那么就是有效的口語交際。要在達成能夠交際的基本目的之后,再提高表達的準確性。
二、我國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偏低的原因
(一)課堂教學使用語言
除了時間短暫的英語課堂,學生幾乎沒有接觸英語環(huán)境的其他時間和機會。因此,英語課堂成了學生練習口語的重要場合,教師的英語口語也是學生學習的模板和范本。但是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授課的方便,會在講課過程中大量運用漢語教學,雖然可以通過漢語來更好學習英語的語法、詞句等,但長期的習慣就會讓口語得不到更好鍛煉,導致口語能力遠不如讀寫能力。
(二)教學方式
在我國,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一方面在大班教學模式中,教師難以開展有效的英語口語訓練活動,因為很難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到每個學生的練習情況。另一方面,教師迫于升學壓力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豐富和拓展教學內(nèi)容,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學生說的少,口語水平自然不高。
(三)考試制度
在我國,升學考試的題型決定著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和模式。在如今的升學考試中,英語試卷考察的主要是學生的讀、寫、聽能力,出于種種原因沒有對口語進行考察。僅有少數(shù)省市會在中高考前加試英語口語測試,但是考察的效力依然不夠,對學生升學作用最大的依然是英語試卷。所以就出現(xiàn)了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英語口語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初三、高三學年,學生課業(yè)繁重,也沒有精力和時間來練習口語或開展口語活動。
(四)缺乏口語交際策略
口語交際需要結(jié)合交際策略,如果英語水平不佳、詞匯量不足,那么學生就會在交流時出現(xiàn)許多障礙。這也會導致學生不敢說、怕出錯。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來表達意思,例如手勢、表情等。但是在目前的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幾乎沒有講授交際策略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生遇到不能用英語口語表達意思的時候,大家都認為那是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夠,還需要豐富學習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設法用自己掌握的簡單詞匯和句子來表達一樣的意思。
三、提升口語教學水平的方法
(一)課堂用語
在英語課堂上堅持用英語口語教學是關(guān)鍵,這對于形成說英語的氛圍十分重要,教師要通過簡單易懂的口語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范本,利于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對于聽力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要盡量使用簡單常見的日常用語,必要時重復說幾次,這樣會讓大多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跟上老師的步伐,并享受到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成就感。
(二)課堂上的口語訓練
雖然是大班教學,教師仍要在課堂上充分進行口語訓練。口語訓練會使課堂更加豐富和生動,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也會提高。在課文上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口語討論,這樣既加深了所學到的知識,又提高了口語水平。
口語訓練不在于每次長時間的集中訓練,而在于將口語自然融入我們的教學和生活中,強化學生的口語訓練意識,讓學生習慣說英語。
(三)課外英語口語的使用
英語課堂的時間是有限而短暫的,僅在課堂上進行口語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就需要我們在課外使用所學的英語,開設第二課堂。比如在課后,英語教師和學生交流時也用簡單的英語,課表、通知等都用英文或中英雙語,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習慣于寫英語和說英語。
(四)學生交際策略的培養(yǎng)
教師應指導和鼓勵學生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在遇到障礙時可以結(jié)合手勢、表情幫助表達,沒有聽懂時請對方重復一次或放慢語速,在想不到準確的詞匯、語句表達意思時,用近義詞或簡單詞句進行描述,用連接詞保持對話的連貫性,用簡單的意見詞或語氣詞及時回應對方,保證交流的有效性和交互性,還可以向第三方求助等。熟練地運用交際策略,會讓交流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和順暢,也能夠增強學生說英語的信心。
四、結(jié)語
口語教學的方法有許多,需要我們提高對口語的重視程度,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堅持以培養(yǎng)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合理設計和開展口語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口語水平,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文婷.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109.
[2]吳忠華.2000~2009年我國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研究述評[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5):31-34.
[3]李珊珊.淺談中學英語口語教學[J].現(xiàn)代交際,2011,(6):32-33.
[4]曾紅菊.基于建構(gòu)主義情景教學理論的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設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10):110-111.
[5]魏小紅.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英語口語教學[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9,(1):235-236.
[6]黃庶.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淺談[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11):144-145.
作者簡介:
林書梅,女,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英語師范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