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如
摘 要: 近年來,由于種種現實原因的影響,我國單親家庭的數量不斷增長,單親大學生的比重也不斷攀升。這一社會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由于社會因素與家庭因素的雙重影響,現階段我國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必須采取一系列措施對其進行有效地解決。
關鍵詞:高校 單親家庭 學生 心理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99-01
一、引言
單親家庭一般是指子女由父母雙親中的一方進行撫養(yǎng)教育,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造成單親家庭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主要包括:父母離異、配偶死亡等。
現階段,由于種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單親家庭數量逐年攀升。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問題成為我國的熱門話題,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
二、現階段我國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根據相關調查了解[1],目前我國高校單親家庭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1.認知方面。父母離異或者一方去世都會給子女帶來嚴重的心理影響,使其缺乏安全感,感覺自己是被遺棄的孩子。許多單親家庭的學生對世界懷有很強的敵意,認為世界不公,因此,產生極大的心理障礙。2.性格方面。一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對其性格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單親家庭的學生普遍存在著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流、敏感多疑、自卑等性格缺陷。3.情感方面。由于單親家庭的學生只在父母雙方其中一方的照顧下成長,導致其父愛或者母愛的缺失,給其情感形成與表達帶來一系列的影響。4.行為方面。由于父母離異或者一方去世會對單親家庭子女學生產生沉重的打擊,給其心理造成極大的創(chuàng)傷,致使其情緒失控、行為偏激。
三、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1.社會因素
受我國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當今社會上大多數人仍對離婚這一社會現象存在嚴重的偏見,認為離婚是父母不負責任的表現,紛紛對其進行指責[2]。同時,也會采用帶有同情、鄙夷或者其他異常的眼光去看待單親家庭的孩子,給其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使他們對自己父母的行為產生羞恥感與罪惡感。此外,社會媒體一味地對單親家庭給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問題進行夸大,無形中增添了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壓力,懷疑自己是不是“洪水猛獸”般的存在,是不是不被這個社會所接納、歡迎。這一系列情況,都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2.家庭因素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導向作用。據相關心理學調查顯示:在氣氛融洽、關系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積極樂觀的性格和健全良好的人格;反之,冷淡、氣氛僵硬的家庭環(huán)境容易造成孩子消極厭世、敏感自私。
四、如何解決我國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問題
1.社會方面
社會應消除對單親家庭的歧視,將其與正常家庭出身的學生一視同仁,不應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不增加其思想包袱。在此基礎上,社會應對單親家庭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心與理解,盡可能為其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鼓勵單親家庭的學生走出心理陰影。
2.學校方面
單親家庭的學生由于種種現實原因的影響,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就要求我國高校教師扮演起“大家長”的角色,及時對其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掌握了解,并給予適當的幫助[3]。在對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在按照相應準則對其進行嚴格要求的基礎上,對他們多一些尊重、寬容與理解;此外,高校教師還應增強與單親家庭學生的交流與溝通,通過各種渠道與之建立良好的關系,進而及時了解其心理健康問題,幫助他們走出心理誤區(qū),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
3.家庭方面
合理科學的家庭教育對于高校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其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應該適度,做到寵愛但不溺愛[4]。通常情況下,孩子對家長都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長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與情緒,成為孩子的榜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我國的未來,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因此,其不僅需要擁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還需擁有健全良好的人格。單親家庭的學生由于種種現實原因的影響,其在認知、性格、情感、行為等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導致其敏感自私、自卑、內向孤僻、冷漠……為避免這一現象的發(fā)生,保證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社會、學校、家庭相關人員應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對我國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關朋.高校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初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6):162-164.
[2]劉建峰、李坤.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6):155.
[3]蘇良柏.淺析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教育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1,(5):24-25.
[4]馬麗、相征.重視高校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J].黑龍家教育學院學報,2011,(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