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燊
摘 要: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其中包括古典建筑藝術資源。古典建筑元素如果應用于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不僅會具有較強的藝術氣息和歷史氣息,還會讓園林建筑更加具有個性化風格,突顯出神秘感。從我國園林建筑設計的現狀以及發(fā)展趨勢,研究我國古典建筑元素以及其特點,最后針對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我國古典建筑元素的具體應用進行了重點探討,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國古典建筑元素;現代園林;建筑設計;應用
我國具有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古典藝術更是源遠流長,其中我國古典建筑元素更是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在園林藝術中園林建筑是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我國古典園林建筑不僅類型廣泛,設計靈活,而且還具有非常深遠的意境,讓我國的文化底蘊被獨特地凸顯出來,從而飲譽世界。目前我國現代社會高速發(fā)展,出現了很多的新型技術和材料,讓我國園林建筑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出現了較多的變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對傳統建筑文化加以繼承和應用非常必要,園林建筑必須要將現代氣息和傳統特色結合起來,不僅要應用到現代技術和材料體現出傳統建筑元素,還要應用到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和設計元素,實現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
一、中國園林建筑設計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我國園林建筑設計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體現。古典園林建筑從大自然中來,并通過藝術加工從而讓建筑凸顯出自然風景之美,更具有超越自然美的建筑美。目前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特色園林也被世界所憧憬。我國園林建筑設計更具有立足于對自然資源的應用上不斷創(chuàng)新,從而讓我國園林建筑長久不衰?,F如今我國應該積極應用古典建筑元素的價值,加強設計讓我國園林更具有古典建筑特色,體現出古典建筑元素在園林建筑設計里的文化內涵。
二、中國古典建筑元素及特點
(一)我國古典建筑元素
首先是斗拱,在封建時代,斗拱的作用一則是尺度衡量,二則是等級象征。在現代化社會中,斗拱則常用來作為裝飾。其次是雀替,在古代它的作用是增加梁端剪力以減少梁枋跨距,在現代化社會里,它被用作裝飾。再次是彩繪,它能起到展現及渲染文化底蘊的作用。依次是石雕和浮雕,作為一種雕刻種類,它能發(fā)揮出裝飾的作用。然后是藻井,它屬于等級較高的天花,主要將其作為殿堂明間正中位置。最后是瓦當,瓦當是簡瓦頂端下垂的主要構件。當然由于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發(fā)展悠久,還有更多的傳統建筑元素沒有盡述。
(二)我國古典建筑元素的特點
首先,我國古典建筑元素具有功能性。我國的很多古典建筑元素并不是一味地根據設計者主觀決定而產生的,它主要是按照建筑構造的實際需要而設計形成的。例如上述的斗拱,起初它們分別被用作尺度衡量和等級象征,能夠將屋面以上的負荷傳遞給柱子,繼而將負荷送到房屋基礎。再例如雀替,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梁柱跨度從而讓梁端更加具有剪力。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演變,這些古典建筑元素的實際功能被人們遺忘,反而其裝飾性功能被凸顯出來。
其次是我國古典建筑元素的裝飾性。裝飾性是我國現代化社會應用古典建筑元素的主要目的,通過裝飾性能夠體現出我國古典建筑在文化和美學上的價值。就我國古典建筑元素的裝飾性來說,其主要要求做到中正平和且和諧對稱,建筑必須要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美觀性,例如建筑結構表面的裝飾圖案,便是裝飾性的最好體現。
最后是我國古典建筑元素的歷史性。我國古典建筑元素具有鮮明的歷史性,古人在設計和應用古典建筑的時候常會留下一定的歷史痕跡,在歷史長河及朝代興替的過程中,這些建筑也會存在細微的差異。我國考古學家以及歷史學家在判定建筑的朝代及用途的過程中,常常會根據某些細微之處進行,這些建筑元素能夠為歷史文化研究給予重要的幫助。單就斗拱來說,我國唐宋年代的斗拱結構和明清時代相比,其斗拱體積更大,數量上更少。
三、園林建筑設計中常用的古典建筑元素
第一是屋頂。在我國古典建筑中,屋頂最為顯眼,其主要結構特征是飛檐和屋頂曲線較為流暢。屋頂在古代的功能是促進屋頂的雨水排放,之后被演變成封建等級的象征。屋頂不同的裝飾、形式和質地能夠反映出不同的等級。因為屋頂造型的存在,建筑更加具有莊重的特點。此外其具有藝術性的曲線更加讓建筑具有輕快的美感。中國古典建筑屋頂在經過數千年的發(fā)展中出現了翼腳起翹、出檐深遠以及舉折高大的特征。
第二是墻體。在我國古典建筑文化中,墻體作為建筑元素,不但能夠分割空間,而且其本身也是文化藝術的一種,不僅能夠引導視線,還能夠極大地豐富景觀的層次感,常被用作庭院的空間組景,墻體主要有漏墻、漏墻窗以及花墻這三種形式。其組合形式主要是高低、虛實以及長短各具不同。墻面為白色而瓦頂為灰色,這樣就讓建筑元素具有清新淡雅的特征。在設計現代園林建筑時,不僅要利用墻體的間隔作用,還要重視其對場景的意向價值,防止建筑給人壓抑沉悶的感覺。
第三是門窗。門窗能夠實現建筑內外空間的交流,門窗不僅能夠提供出入,而且能夠對內外孔家有效連接,是內部空間的啟端。古典建筑中門主要有隔扇門和板門兩種形式,其中隔扇門質地輕巧、色調形式華麗精巧,兼有門、窗和墻的功能。而板門則可以分為實榻門和棋盤門兩種,由實心的木料制成。門窗常在建筑主要立面,屬于重點裝飾部分。古典建筑中窗不僅能夠實現通風和采光的目的,還能夠達到隔熱、保溫以及觀景的主要作用,能夠極大地塑造和滲透室內外空間。就我國古典建筑單座窗來說,其具有很多式樣,主要是什錦窗、版欞窗,什錦窗又被稱為漏窗,其具有豐富的形式以及濃厚的裝飾意蘊。
第四是色彩。我國古典建筑元素中的色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古代就具有傳統地位的五色體系,分別是黑、白、青、黃、紅五種,體現了易經道學的傳統哲學。在對顏色進行設計時,不僅要考慮這些顏色的風格和功能,還需考慮這些色彩的特征,能夠重視色彩的應用對建筑使用者的身心影響。例如在我國古典建筑中,常常將黑白灰等作為素雅的代表。
第五是裝飾。裝飾是我國古典建筑元素中的一種,在建筑各成分中,如門窗、梁柱、屏風、天花、隔斷等都需要應用圖案來加以裝飾。我國古典圖案紋樣有類似圖騰的價值,能夠體現出具體的意境,反映出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將圖案紋樣等裝飾應用于古代建筑的每一個建筑構件中,能夠將建筑在擁有結構美的同時更加具有形式美。
四、我國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古典建筑元素的應用
首先,我國古典建筑元素的應用原則。要想對我國傳統建筑文化加以傳承,就必須將古典建筑元素有效地應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對建筑加以創(chuàng)新設計,讓其不但能夠更加具有實用性,以高度符合時代要求,還要讓其美觀度更能符合時代標準。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不是一味地對新型技術加以應用,更要把多元化的建筑因素應用到建筑設計當中,從而讓建筑兼顧實用性和美觀性。改造我國古典建筑元素必須要加以系統研討,讓其符合一定的標準要求。其一,要能夠對我國傳統歷史文化加以傳承,符合我國傳統人文理念和精神,防止與當代文化設計出現矛盾;其二,在重構現代建筑文化時必須要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轉變當前建筑行業(yè)經濟性的設計原則,創(chuàng)新和轉化現代建筑元素,積極體現出我國傳統文化沉淀的價值優(yōu)勢,并有機結合當代的建筑技術工藝,從而形成優(yōu)美的當代建筑模式。
其次,傳統人文觀念的應用。我國一直追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理念,在古典建筑設計中也要體現這些方面。我國很多傳統建筑在設計時都具有當時社會背景和自然環(huán)境相融合的痕跡,這兩點共同決定了建筑風格的發(fā)展趨勢。所以,建筑設計也要具有古典建筑元素標志。將古典建筑元素融入到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不是在外形上應用古典的圖案和色彩,而是要體現出古典建筑婉約內斂的特點,把實際特點和自然環(huán)境以及現代建筑技術加以融合,從而降低自然生態(tài)被園林建筑的破壞。不但讓其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感受,還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再次,傳統空間設計的應用。例如北京四合院就能體現出我國傳統建筑的特點,四合院的設計最初是想讓自身被獨立起來,與外界充分隔離。它對圍合式空間設計加以應用,極大地保證了居住空間獨立和私隱的特點。另外,四合院中的石雕、假山和竹林等都是現代園林建筑設計的重要素材,不但能夠讓居住者從視覺上感受到舒適和愜意,其隱、露、藏等布局方式還能讓居住者從思維上更加具有生動的遐想空間,充分展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最后,傳統建筑符號的應用。我國傳統建筑符號能夠極大地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靈魂,它向觀賞者提供相關文化信息,從而形成群體文化認同思維。在園林設計時,設計人員要應用既定意象的古典建筑符號,通過預先分類和加工,再讓古典建筑符號能夠傳達現代建筑設計的文化理念。例如安陽的文字博物館,其在墻面上裝飾了較多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樹枝和石頭,展示了我國古代對文字的記錄方式。
五、結語
雖然現當代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都與古代存在著千差萬別,兩個時代的建筑設計人員在針對建筑設計理念上也有不同的認識和感悟,現代園林設計中古典建筑元素也有多樣化的表現內容。但是人們既然要傳承和發(fā)展傳統建筑文化,就必須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遵循相關原則,重視人文價值,熟悉古典建筑元素的內涵和意蘊,將其用作表現手段和靈感來源,靈活應用于現代園林設計中,發(fā)揮自身創(chuàng)新精神,如此才能讓園林建筑在對我國古典建筑文化傳承的過程中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從而讓現代園林建筑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賓.古典園林在現代建筑及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11,(03):28-29.
[2]王慧君.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園林建筑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3,(01):116-117.
[3]高紅,司志強.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03):100-101.
[4]韓瑋.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我國傳統建筑元素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05):19+21.
[5]馬玲.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建筑設計中的作用探討[J].現代園藝,2016,(10):82.
作者單位: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