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靜,季 斌,劉麗萍,張 敬,李福佳,王傳蔚,劉建軍
(山東省食品發(fā)酵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設計院,山東濟南250013)
白酒中常見的7種甜味劑檢測方法及來源的研究進展
姚明靜,季 斌,劉麗萍,張 敬,李福佳,王傳蔚,劉建軍
(山東省食品發(fā)酵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設計院,山東濟南250013)
對白酒中常見的7種甜味劑(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三氯蔗糖、紐甜、阿斯巴甜和甜菊糖苷)的特性、常見檢測方法及可能來源進行了論述,并對市場上白酒的監(jiān)管提出了建議。
白酒; 甜味劑; 檢測方法; 來源
現(xiàn)有研究表明,傳統(tǒng)優(yōu)質白酒的醇甜感是由其本身含有的多元醇或酮等甜味物質所致,如2,3-丁二醇、丙三醇、雙乙酰等。為了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增加白酒的甜味、回甜感,又能有效提高生產(chǎn)效率成為眾多白酒企業(yè)競相研究的課題?,F(xiàn)在不少企業(yè)為了改善口感,向生產(chǎn)的白酒中添加各種甜味劑,而國家標準明確規(guī)定固態(tài)法白酒中不允許添加非發(fā)酵產(chǎn)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固液和液態(tài)法白酒中僅允許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而不允許添加任何甜味劑[1-3]。
據(jù)調研發(fā)現(xiàn),現(xiàn)從市場中抽查的白酒中可能檢出的甜味劑有以下7種:糖精鈉、安賽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紐甜、三氯蔗糖和甜菊糖苷。而有些被檢出甜味劑的白酒企業(yè)聲稱在白酒生產(chǎn)或勾兌過程中并未人為添加各種甜味劑,也無法對檢出的甜味劑來源作出解釋。本文主要針對市場上常檢出的幾種甜味劑的性質、檢測方法及白酒生產(chǎn)過程中甜味劑的可能來源進行了簡單介紹。
糖精鈉,又稱可溶性糖精,是一種白色結晶性粉末的甜味劑,甜度為蔗糖的300~500倍,非能量甜味劑,不參與人體的代謝吸收,但大量食用會對肝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危害。
又名乙?;前匪徕?、AK糖,為白色結晶狀粉末,極易溶于水,不吸濕,甜度為蔗糖的200倍,具有無營養(yǎng)、無熱量,在人體內不代謝、不吸收的特點,但因其對肝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能夠造成危害,因此,對于安賽蜜,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4]中對安賽蜜在相應食品中的添加量進行了嚴格限制。
白色針狀、片狀結晶或結晶狀粉末,又名環(huán)己胺磺酸鉀,是由氨基磺酸與環(huán)己胺及氫氧化鈉反應而制成的非營養(yǎng)型合成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30倍,水溶性好,酸穩(wěn)定性強,成本較低,但據(jù)研究表明,食用甜蜜素和糖精的混合物可致膀胱癌。美國、英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已全面禁止使用此甜味劑。我國允許在一些食品中添加,GB 2760—2014[4]中對各種食品中的限量作出了相應規(guī)定。
又名甜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是由L-苯丙氨酸先與甲醇酯化后再和氨基酸L-天冬氨酸縮合酰胺化產(chǎn)生的一種經(jīng)甲基酯化后的二肽類化合物。甜度為蔗糖的200倍,占世界糖替代品市場份額的62%。由于其高甜度、低熱量、對人體無危害,適合于除苯丙酮酸尿患者的其他任何人群,被廣泛用于食品中。
化學名是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冬酰胺]-L-苯丙氨酰-L-甲酯,是一種白色結晶粉末,無能量,屬二肽類強力甜味劑。甜度為蔗糖的7000~13000倍,是阿斯巴甜的40倍,甜味純正,無苦味和金屬味。因其穩(wěn)定性好、甜味協(xié)調、無齲齒性、適用人群廣、安全性高,被廣大企業(yè)應用于各種食品中。
三氯蔗糖,一種白色粉末狀物質,極易溶于水,有較好的酸穩(wěn)定性、光穩(wěn)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甜度為蔗糖的600~800倍,無能量,甜味純正,零熱量,不會造成齲齒,適合任何人群,被認為是當今最安全的甜味劑,已被包括中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批準可作為甜味劑使用。
甜菊糖苷純品為白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有較好的耐熱性、耐鹽性和穩(wěn)定性,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熱值為蔗糖的1/300,對人體無副作用,是經(jīng)我國衛(wèi)生部、輕工業(yè)部批準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低熱值甜味劑。它是繼甘蔗、甜菜糖之外第3種有開發(fā)價值和健康推崇的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國際上譽為“世界第三蔗糖”,因此不少食品加工企業(yè)將其作為蔗糖的替代品[5]。
目前,對白酒中甜味劑的檢測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超高效液相色譜法-質譜聯(lián)用技術、氣相色譜法、薄層層析法、比色法等。薄層層析法和比色法主要應用于食品中甜蜜素的檢測,因檢出限比較高,操作繁瑣,重現(xiàn)性差,現(xiàn)已很少用于食品中甜味劑的檢測,且食品中甜蜜素的檢測國家標準修訂后已將此兩種方法刪除[6],故在此不再贅述。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在經(jīng)典液相色譜法的基礎上引入氣相色譜理論,在技術上采用高壓、高效固定相和高靈敏度檢測器,使之發(fā)展成為高分離速度、高分辨率、高效率、高靈敏度的液相色譜法。HPLC法的優(yōu)點是分離性能高、分析速度快,通過比較色譜峰與樣品色譜峰的保留時間和紫外光譜圖,可以基本確證是否含有與對照品一致的化學成分[7]。目前,應用于白酒中甜味劑檢測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器主要有紫外吸收檢測器、示差折光檢測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
紫外吸收檢測器是高效液相色譜最常用的檢測器,靈敏度高,檢出限低,線性范圍寬,對流動相的速度和溫度變化不敏感。根據(jù)國家標準,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吸收檢測器檢測的白酒中的甜味劑有糖精鈉(GB 5009.28—2016第一法[8])、安賽蜜(GB/T 5009.140—2003[9])、甜蜜素(GB 5009.97—2016第二法[6])、阿斯巴甜(GB 5009.263—2016[10])、紐甜(GB 5009.247—2016[11])、甜菊糖苷(SN/T 3854—2014[12])??梢姡贤馕諜z測器是應用范圍最廣的檢測器。
除國家標準外,文獻中也有不少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紫外吸收檢測器檢測白酒中甜味劑的報道。司冠儒等[13]建立了一種可同時檢測白酒中安賽蜜、糖精鈉、阿斯巴甜3種甜味劑的方法:選用XDB-C18柱,以甲醇∶0.02 M乙酸銨(v/v)=25∶75作為流動相,在220 nm波長下檢測。該方法定量限為0.05 mg/L,樣品回收率在90.5%~98.3%之間。呂國良[14]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譜法紫外檢測器檢測白酒中的甜蜜素,先在酸性條件下用次氯酸鈉對甜蜜素進行衍生,后用正己烷提取,再以ODSHypersil作為色譜柱,甲醇∶水=80∶20作為流動相,1.0 mL/min的流速,314 nm的檢測波長進行檢測,最終結果甜蜜素線性范圍為10~200 μg/mL,回收率93.15%~106.67%,相對標準偏差1.2%~2.8%,檢出限為1.0 μg/mL,定量限2.0 μg/mL。此方法可以避免白酒中環(huán)己醇、環(huán)己基類物質帶來的干擾,比較準確。付大友等[15]建立一種測定白酒中安賽蜜含量的方法,樣品直接用超純水稀釋,進樣測定。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譜柱,以含0.1%乙酸的乙酸銨緩沖液和甲醇作為流動相,0.8 mL/min的流速,230 nm的檢測波長,35℃的柱溫,最終可在2.86 min出現(xiàn)安賽蜜的峰。檢出限為1.8 mg/kg,線性范圍為1.0~50.0 μg/mL,加標回收率在98%~101%之間。
示差折光檢測器是高效液相色譜中的一種通用性較強的檢測器,其原理是通過連續(xù)測定參比池與樣品池折射率的變化來測量樣品中的目標物質含量,但靈敏度不高,對檢測環(huán)境要求比較嚴格,對流動相的速度和溫度變化非常敏感,不適用于梯度洗脫,檢出限較高,不能進行痕量分析。
根據(jù)國家標準GB 22255—2014[16],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儀示差檢測器檢測的白酒中的甜味劑有三氯蔗糖。未見利用示差折光檢測器進行白酒中甜味劑檢測的其他報道。
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的優(yōu)點是用電子學方法快速掃描而獲取,掃描速度遠超色譜峰的出峰速度,可以檢測色譜流出物每瞬間的吸收光譜圖,可為每一樣品提供極為豐富的色譜和光譜信息,對分離峰進行定量分析,并協(xié)助對色譜峰的定性和純度的鑒定。
根據(jù)國家標準,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儀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檢測的白酒中的甜味劑有甜蜜素(GB 5009.97—2016第二法[6])、阿斯巴甜(GB 5009.263—2016[10])、紐甜(GB 5009.247—2016[11])和甜菊糖苷(SN/T 3854—2014[12])??梢姡O管陣列檢測器也是一種應用范圍較廣的檢測器。
程春梅等建立了一種利用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檢測白酒中紐甜的方法,采用了80℃水浴下將白酒樣品減壓濃縮的預處理方法,提高了預處理效率及方法檢出限。具體檢測方法為:用Agilent C18色譜柱(250 mm×4.6 mm),以0.02 mol/L的乙酸銨-乙腈(65∶35)為流動相,在218 nm下檢測,檢出限可低至0.011 mg/kg[17]。
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是一種通用型檢測器,可檢測揮發(fā)性低于流動相的任何樣品,其原理是:恒定流速的洗脫液進入檢測器后,首先被高壓氣流霧化,霧化形成的小液滴進入蒸發(fā)室,流動相及低沸點的組分被蒸發(fā),剩下高沸點組分的小液滴進入散射池,光束穿過散射池時被散射,散射光被光電管接收形成電信號,電信號通過放大電路、模數(shù)轉換電路和計算機轉換成色譜工作站的數(shù)字信號——色譜圖[18]。該檢測器的優(yōu)點是可以檢測沒有紫外吸收的有機物質,不需要樣品含有發(fā)色基團,靈敏度比示差折光檢測器高,對溫度變化不敏感,基線穩(wěn)定,適合與梯度洗脫液相色譜聯(lián)用。缺點是價格較昂貴,與高效液相色譜連接時需要信號轉換模塊,而且使用時需要配置高壓氮氣或空氣且實驗中易產(chǎn)生有害廢氣。
根據(jù)國家標準[16],白酒中的三氯蔗糖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儀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檢測。武金忠等建立了一種超高效液相色譜-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白酒中安賽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紐甜、糖精和甜菊糖苷6種甜味劑的方法:采用T3色譜柱(50 mm×2.1 mm,1.8 μm),40 ℃的柱溫,乙腈和水作為流動相梯度洗脫,進樣量3 μL,最終可在4 min內檢出所有的甜味劑,方法回收率達到89%~105%。該方法樣品前處理比較簡單,能快速、準確測出6種甜味劑,同時可以避免測定結果中假陽性的干擾[19]。
離子色譜法是液相色譜法中的一種,用于分析在水溶液中能夠解離成為陰、陽離子的物質,具有選擇性好、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在文獻中有不少用離子色譜法檢測白酒中甜味劑的方法研究。李紅艷和石敏等都建立了離子色譜檢測白酒中甜蜜素的方法,選用了Dionex Ionpac AS17(250 mm×4 mm)分離柱,采用了KOH作為淋洗液,樣品無需衍生化,直接過濾膜、小柱進樣或濃縮5倍進樣,均能得到比較準確的甜蜜素數(shù)據(jù),線性范圍較好,加標回收率較高[20-21]。鐘紅霞、王勇等建立的白酒中甜蜜素的檢測方法,選用了Metrosep A Supp 5(250 mm×4 mm)作為陰離子分離柱,NaHCO3-Na2CO3作為淋洗液,樣品沸水浴蒸干后超純水定容,經(jīng)0.45 μm濾膜過濾后直接上機檢測,最終甜蜜素的線性范圍為0.001~0.20 mg/mL,檢出限為10 μg/L[22-23]。
HPLC-MS法同時結合了HPLC技術的高分離能力與MS較高的靈敏度與較強的定性能力等優(yōu)點,能夠在一次運行中對檢測目標同時完成篩選和確證,進行準確地定性、定量。針對氣相色譜法不適用于白酒檢測的現(xiàn)狀,國家標準GB 5009.97—2016中添加了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并專門指出該方法適用于白酒中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的測定[6]。
早在2007年,王駿[24]就建立了一種HPLC/MS測定白酒中微量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的方法。孫棣等[25]建立了白酒中安賽蜜、甜蜜素、糖精鈉和三氯蔗糖4種甜味劑的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的檢測方法:采用Agilent EC-C18色譜柱,以甲醇-乙酸銨溶液為流動相,柱溫35℃,流速0.8 mL/min梯度洗脫進行檢測。4種甜味劑在5~100 ng/mL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檢出限為0.001~0.02 mg/kg,回收率在82.70%~117.62%之間,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09%~4.64%。吳宏萍等[26]建立了一種同時測定白酒中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和阿斯巴甜4種甜味劑的LC-MS-MS分析方法: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柱,以含0.1%甲酸的水-甲醇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流速0.4 mL/min,在電噴霧電離(ESI)負離子模式下,采用多重反應監(jiān)測模式進行檢測,線性范圍均在5~100 μg/L,加標回收率89%~102%,相對標準偏差不大于2.5%,檢出限均為1 μg/L。余磊等[27]建立了LC-MS-MS同時檢測醬香型白酒中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阿斯巴甜、紐甜及三氯蔗糖6種人工合成甜味劑的方法:樣品直接稀釋過0.45 μm濾膜上機分析,以C18柱分離,0.1%甲酸水溶液-甲醇為流動相,梯度洗脫,在電噴霧電離(ESI)負離子模式下,采用多重反應監(jiān)測模式進行檢測,最終6種甜味劑在10~200 ng/mL范圍內相關系數(shù)為0.9915~0.9943,20~500 ng/mL范圍內相關系數(shù)為0.9961~0.9983,檢出限均為10 μg/kg,相對標準偏差為2.1%~7.9%。該方法樣品前處理比較簡單,可以快速、高效、準確地同時測定出白酒中6種甜味劑。
UPLC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分離技術,它采用1.7 μm顆粒度的色譜柱填料,柱效更高更穩(wěn)定,流動相流速快、分析時間短、分析通量高,與質譜聯(lián)用后為復雜體系的分離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是白酒中甜味劑檢測的有力工具。
2010年,郭瑩瑩等[28]建立了一種白酒及調香劑中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和阿斯巴甜4種甜味劑的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檢測法:采用Waters C18色譜柱(50 mm×2.1 mm,1.7 μm)分離,以乙腈-0.01 g/100 mL氨水為流動相,梯度洗脫,經(jīng)電噴霧離子源負離子化后,用三重四級桿串聯(lián)質譜儀的多反應監(jiān)測方式進行定量分析。4種甜味劑在10~1000 μg/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檢出限為0.03~0.35 μg/L,平均加標回收率在75.2%~115.3%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8%以內。吳世嘉等[29]建立了一種檢測白酒中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紐甜6種甜味劑的UPLC-MS/MS方法:先用旋轉蒸發(fā)去除白酒中的醇類等易揮發(fā)組分,通過BEH C18柱分離,以甲醇-0.02 mol/L乙酸銨水溶液作流動相梯度洗脫,在ESI負離子模式下檢測,一次進樣分析僅需10 min,線性關系和回收率均比較好,得出的安賽蜜檢出限為0.05 mg/L,糖精鈉、甜蜜素、紐甜的檢出限為0.01 mg/L,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檢出限為0.1 mg/L。該方法準確可靠,簡便快捷,可同時檢測6種甜味劑。仇紅萍建立了一種UPLC-MS/MS法檢測白酒中的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和三氯蔗糖的方法:使用色譜柱Agilent ZORBAXSB-C18(50 mm × 2.1 mm,1.8 μm),用0.1%甲酸水溶液-甲醇流動相梯度洗脫,在電噴霧離子源ESI負離子模式下多重反應監(jiān)測(MRM)定性、定量檢測。4種甜味劑在10~500 μg/L濃度范圍內線性良好,檢出限為0.5~2.4 μg/L,加標回收率在89.4%~104.6%之間,RSD<4%。整個分析過程可在2.5 min內完成,檢測效率較高[30]。劉國英等[31]利用UPLC-MS/MS建立一種白酒中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和阿斯巴甜4種微量甜味劑的檢測方法:以BEH C18色譜柱為分離柱,0.1%(v/v)乙酸-1 mmol/L乙酸銨溶液∶乙腈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經(jīng)UPLC分離,采用電噴霧串聯(lián)四級桿進行多反應監(jiān)測模式(MRM)進行監(jiān)測。4種甜味劑在50~250 ng/mL范圍內線性良好,3個加標水平樣品平均回收率為97.1%~111.3%,RSD均控制在5%以內。
氣相色譜法是國家標準GB 5009.97—2016[6]中檢測食品中甜蜜素的第一個方法,其原理是在硫酸介質中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與亞硝酸反應,生成環(huán)己醇亞硝酸酯,利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進行分離及分析,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但是由于白酒中含有的環(huán)己醇及含環(huán)己基的物質,用此方法檢測可能會導致實驗的假陽性,因此該標準明確指出氣相色譜法不適用于白酒中甜蜜素的檢測。但有學者對國家標準中的預處理方法進行了改進,從而避免假陽性結果出現(xiàn)。
陳玉波等[32]建立了一種氣相色譜毛細管柱內標法測定白酒中甜蜜素含量的方法,以乙酸丁酯為內標,選用DB-1毛細管柱,F(xiàn)ID檢測器,進樣量10 μL,最終結果線性范圍為0.1~2.0 mg/mL,加標回收率在99.8%~102.6%之間。這種方法改變了國家標準的前處理方法,并證明了環(huán)己醇的存在不會影響白酒中甜蜜素的測定,預處理過程中加熱法環(huán)己醇可以完全揮發(fā),從而避免了白酒中甜蜜素檢測的假陽性,能夠比較準確地檢測出白酒中甜蜜素含量。
目前,對白酒中甜味劑的來源主要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很多企業(yè)在生產(chǎn)勾調過程中,因使用含有甜蜜素等甜味劑的陳香劑、除苦劑、糟香劑、窖香劑或復合調酒劑等酒用香精香料,造成白酒產(chǎn)品中甜蜜素違規(guī);二是部分企業(yè)因使用含有甜味劑的外購原酒,而導致被動違規(guī)[32]。陳仁遠等[33]圍繞白酒生產(chǎn)加工環(huán)節(jié)的產(chǎn)品因素、人為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對企業(yè)生產(chǎn)工藝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同時設計科學的采樣方案進行取樣檢測,探索識別白酒中甜味劑的本底值及可能來源的路徑。通過分析驗證,所有正常生產(chǎn)過程的酒及成品酒中的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的含量均低于檢出限。進一步的研究證明,排除非法添加的前提下,白酒中甜味劑的主要來源為外購基酒和外購調味酒,建議白酒生產(chǎn)企業(yè)加強對外購基酒和調味酒的進貨驗證。孫棣等[34]對大量白酒樣品中的甜味劑進行了檢測,對白酒生產(chǎn)過程中的甜味劑產(chǎn)生的可能原因進行了分析。他們對企業(yè)自身生產(chǎn)的成品酒、輪次酒及外購的調味酒、高溫大曲、中溫大曲、糖化酶香料物質等進行了安賽蜜、甜蜜素、糖精鈉和三氯蔗糖的測定。檢測結果顯示,外購的調味酒和糖化酶中均檢出了甜味劑,并解釋說糖化酶檢出的甜味劑可能是由于在自身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了干擾物質導致了成品酒中甜味劑本底值的產(chǎn)生,建議企業(yè)為了保證白酒生產(chǎn)的質量安全應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外購酒樣的質量。
綜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譜法(紫外檢測器)是白酒中甜味劑檢測的最普遍最通用也是應用范圍較廣的檢測方法,但檢測時間比較長,不同的甜味劑可能需要不同的前處理方法和最優(yōu)檢測波長。隨著檢測技術的進步和檢測儀器的快速發(fā)展,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譜法-質譜聯(lián)用儀法逐漸成為白酒中甜味劑檢測的常用方法,且由于其檢出限低、預處理方法簡單、檢測時間短,并可同時檢測多種甜味劑,提高了檢測效率,在未來有進一步的開發(fā)和推廣應用價值。白酒中甜味劑的來源排除廠家主動添加的因素外,引入的主要渠道有外購的原酒、調味酒和酒用香精香料,建議廣大白酒廠家增強本身的進貨驗證能力,購買原酒、調味酒和香料時注意其甜味劑的檢測。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對白酒原酒、調味酒和酒用香精香料的監(jiān)督抽查,從源頭上控制白酒中甜味劑的出現(xiàn)。
[1]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濃香型白酒:GB/T 10781.1—200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2]全國食品工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釀酒分技術委員會.固液法白酒:GB/T 20822—200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3]全國食品工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釀酒分技術委員會.液態(tài)法白酒:GB/T 20821—200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5]王飛生,葉榮飛,閔建.甜菊糖苷的特性及應用[J].中國調味品,2009,34(10):91-95.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的測定:GB 5009.97—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7]張小芳,付大友,陳祥輝,等.白酒中甜味劑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四川化工,2011,14(5):32-34.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的測定:GB 5009.28—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9]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飲料中乙?;前匪徕浀臏y定:GB/T 5009.140—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測定:GB 5009.263—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紐甜的測定:GB 5009.247—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12]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出口食品中天然甜味劑甜菊糖苷、甜菊雙糖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SN/T 3854—201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13]司冠儒,張衛(wèi)衛(wèi),史書俊,等.白酒中三種甜味劑測定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J].釀酒,2014,41(3):59-61.
[14]呂國良.高效液相色普法測定白酒中的甜蜜素[J].釀酒科技,2008(3):95-99.
[15]付大友,張小芳,袁東,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白酒中安賽蜜的含量[J].廣州化工,2012(1):108-109.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測定:GB 22255—201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17]程春梅,徐美琴.液相色譜法測定白酒中的紐甜含量[J].釀酒科技,2014(12):97-101.
[18]李明春,張瑩,尹禮國,等.白酒中甜蜜素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釀酒科技,2010(7):93-95.
[19]武金忠,鐘其頂,王昌祿,等.UPLC-ELSD同時測定白酒中六種甜味劑方法初探[J].釀酒,2008,35(1):65-68.
[20]李紅艷.白酒中甜蜜素的無衍生離子色譜法檢測[J].分析測試學報,2010,29(8):859-863.
[21]石敏,劉斐,魏功,陳曉麗.利用離子色譜儀進行白酒中甜蜜素的檢測方法的研究[J].釀酒,2014,41(6):108-110.
[22]鐘紅霞,瞿進,李仁偉,等.離子色譜法檢測白酒中的甜蜜素[J].釀酒,2013,41(3):86-89.
[23]王勇.白酒中甜蜜素的檢測-離子色譜法[J].食品安全導刊,2015(6):102.
[24]王駿.HPLC/MS測定白酒中的微量甜味劑[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7,33(10):152-154.
[25]孫棣,馮永渝,梁桂娟.白酒中甜味劑的檢測及其來源的探討[J].中國釀造,2015,34(7):142-146.
[26]吳宏萍,魏云,楊紅文.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同時測定白酒中甜味劑的方法探析[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25(2):60-63.
[27]余磊,王緬,朱明.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同時檢測醬香型白酒中6種人工合成甜味劑[J].釀酒科技,2014(9):107-109.
[28]郭瑩瑩,喬善磊,李磊,等.白酒和調香劑中4種人工合成甜味劑的UPLC-MS-MS測定[J].食品科學,2010,31(14):245-249.
[29]吳世嘉,王洪新,陶冠軍.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同時測定白酒中6種微量甜味劑的方法研究[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0,29(5):670-675.
[30]仇紅萍.快速測定白酒中甜味劑-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可行性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5(10):86-87.
[31]劉國英,胡艷麗,萬春環(huán),等.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串聯(lián)質譜儀(UPLC-MS/MS)同時測定白酒中4種微量甜味劑[J].釀酒科技,2015(6):92-94.
[32]陳玉波,蘇建國,薛銀飛,等.氣相色譜毛細管柱內標法測定白酒中甜蜜素含量[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9,18(1):65-68.
[33]陳仁遠,馮永渝,梁桂娟,等.白酒中甜味劑含量的本底值及來源研究[J].釀酒科技,2014(9):37-41.
[34]孫棣,馮永渝,梁桂娟.白酒中甜味劑的檢測及其來源的探討[J].中國釀造,2015,34(7):142-146.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tection and the Sources of Seven Common Sweeteners in Baijiu
YAO Mingjing,JI Bin,LIU Liping,Zhang Jing,LI Fujia,WANG Chuanwei and LIU Jianjun
(Shandong Key Lab of Food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Shan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Jinan,Shandong 250013,China)
In this paper,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7 common sweeteners in Baijiu including acesulfame,sodium saccharin,sodium cyclamate,three sucrose,neotame,aspartame and stevioside were introduced.Besides,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ssible source of the 7 sweeteners were illustrated.And 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Baijiu supervision in the market.
Baijiu;sweetener;detection methods;source
TS262.3;TS261.7;TS261.4
A
1001-9286(2017)10-0101-06
10.13746/j.njkj.2017088
2017-04-10
姚明靜,女,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食品研發(fā)與檢測,E-mail:mingjing1004@163.com。
劉建軍(1962-),男,教授,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微生物資源利用,E-mail:1606735637@qq.com。
優(yōu)先數(shù)字出版時間:2017-06-02;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2.1051.TS.20170602.140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