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 磊 懷文麗
(1.大慶油田總醫(y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0;2.大慶油田乘風醫(y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0)
慢性肺炎是指肺炎病程時間在三個月以上,慢性肺炎易復發(fā)且發(fā)病率較高。老年人因生理特點抵抗力較差,易患各類呼吸系統(tǒng)疾病,因老年人排異反應較差,一般在肺炎發(fā)作時臨床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且多樣化,容易造成病情的延誤。本研究對我院呼吸內(nèi)科就診的58例慢性肺炎患者,依次進行影像學聯(lián)合檢查及綜合檢查,并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符合率。
隨機抽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本院呼吸內(nèi)科就診的58例慢性肺炎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年齡60歲以上,均經(jīng)X線聯(lián)合CT檢查與綜合診斷,58例患者中男31例,女27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為(69.0±5.6)歲,所有患者均認可檢查方式并簽署之情協(xié)議,58例患者中未出現(xiàn)臨床癥狀患者10例,出現(xiàn)癥狀48例,主要以:慢性咳嗽、咯血、氣急、乏力為主;病程(4~12)月,平均病程為(6.5±2.0)月。
58例患者首先接受影像學聯(lián)合檢查,應用雙層螺旋CT(德國西門子 SOMATOMSpiri)型號:Spirit36x,進行掃描,將參數(shù)設置如下:螺距:1.00 mm、電壓:220 V、層厚10 mm,掃描后行薄層掃描層厚3 mm,X線檢查應用X射線掃描儀(德國西門子SOMATOM)型號:AXIOMI,患者取臥位行肺部正片拍攝與側位片,由我院放射科資深醫(yī)師對58例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確診分析,綜合診斷方式如下:58例患者接受影像學檢查后行綜合診斷,醫(yī)師像患者了解其疾病歷史、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及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診斷。
觀察影響學檢查與綜合診斷的診斷準確率與CT、X線的成像特點。診斷符合率=檢出例數(shù)/實際發(fā)病例數(shù)×100%。
以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若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8例患者經(jīng)綜合檢查檢出58例診斷符合率為100%;58例患者經(jīng)影像學聯(lián)合檢查共檢出慢性肺炎23例,診斷符合率為39.65%,在診斷符合率比較上綜合診斷具有顯著優(yōu)勢P<0.05,見表1。
表1 兩診斷方式對慢性肺炎的診斷符合率比較表[例(%)]
58例患者的X線片均呈現(xiàn)局灶性病變,性狀不規(guī)則,且邊界不清,可觀察到患者肺部的腫塊,腫塊大小(1.5~5.8)cm,其中42例患者的X線片病灶密度不均,3例患者含鈣化點、其余13例患者顯示病灶低密度。58例患者CT成像下肺病變占總比率68.96%(40例)、兩肺病變僅有1例(1.72)、上肺病變12例比率20.68%,其余5例為中肺病變占比率8.62%,通過CT觀察,患者肺部病變斑片狀,分界多不清晰,部分患者病灶成球塊狀、邊緣毛躁且伴有紋理增強。
老年慢性肺炎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因早期癥狀不明顯,誤診的幾率較高。因老年人基礎病較多加之免疫功能減退,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都會增加老年人換肺炎的幾率。慢性肺炎病程長且易反復臨床中多以抗生素進行治療,老年患者還需提高抵抗力加強營養(yǎng)及體育鍛煉。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病變位置多為下肺部,通過影像學檢查得知患者病灶邊緣多模糊,但也有部分患者病灶邊緣清晰,病灶的密度表現(xiàn)也不同。雖然可檢測出局灶性病變,但起診斷符合率較低,應用于診斷老年慢性肺病效果不佳,由本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經(jīng)綜合檢查檢出58例診斷符合率為100%;經(jīng)影像學聯(lián)合檢查共檢出慢性肺炎23例,診斷符合率為39.65%,在診斷符合率比較上綜合診斷具有顯著優(yōu)勢P<0.05。綜合性診斷通過詢問患者病史及癥狀結合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精準度更高。
[1] 吳天文.對于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診斷分析[J].影像技術,2015,27(2):5-7.
[2] 高勝新.使用X線聯(lián)合CT技術診斷老年慢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2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