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敏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合唱教學法之合唱音準教學法研究
黃智敏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合唱是歌唱中經常使用的藝術形成,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能因為是合唱就忽視對技巧的學習,而是需要在合唱中進一步提升對音準的控制能力,保證音準的學習,掌握更加科學的音準學習方法,使得合唱中每一位成員的音準達到專業(yè)的要求,提升整體的合唱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針對合唱教學方法中合唱音準教學法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合唱教學法;音準教學;方法研究
長期以來進行合唱中音準的教學主要采用的方法還是較為單一的,主要是視唱練耳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在使用中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和管理,僅僅是采用較為籠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容易造成整個教學中標準化和科學化的水平不足,學生仍然不知道在合唱中如何掌握音準,造成整個的合唱受到一定的影響,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針對合唱中音準的教學方法進行關注,更好的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一)重視聽力的作用
任何一種發(fā)音都是需要記憶、理解和聯(lián)系的,從記憶方面來講需要大腦將不同的內容進行分析,記錄下來實際歌唱中需要發(fā)出的聲音特點和嘴型特點等,使用自己的感官真切的將發(fā)音中的動作和感覺提升起來,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行為特征。表現在合唱中就是在合唱中讓學生關注自身發(fā)音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特別是在進行記憶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聽力等進行整體的管理,讓學生善于傾聽自身在合唱中的節(jié)奏,并將擔任的角色記錄下來,在比較聆聽的過程中掌握不同的音準特點,并將其放在記憶中,更好的了解自身音準。
(二)善于借助輔助手段
在進行音準聯(lián)系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一些樂器等手段對音準進行掌握,讓學生對音準進行更好的了解,及時發(fā)現自己在不同音準方面的不足,在日常學習中加強對這方面的聯(lián)系,使得學習更加的科學。例如,在教學中可以借助鋼琴,在新歌的學習中進行單聲部旋律的滲透,讓學生可以更加準確的掌握音準訓練的方法,更好的實現音準的管理,掌握更加科學的方法。
(三)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音樂教學中過于專業(yè)化的術語和教學手段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興趣,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和音樂之間的互動。例如,在教學中可以從游戲入手,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可以讓學生聽取不同的鐘聲,并判斷那個音高哪個音低,也可以讓學生對鋼琴演奏中的三度和五度音的高低進行判斷,感知不同音樂的距離感,更好的展示出對音樂學習的傾向,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把我音準。
合唱中音準的教學會更加的復雜,不同的學生掌握程度不同,再加上周圍學生的干擾,容易出現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掌握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方法。
(一)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基本概念
在進行音準學習中,常用的方法是柯爾文手勢,這種方法將七種不同的手勢和在身體前方的位置進行組合,將不同時空內的高低音關系形象的體現出來,通過更加形象的方式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身體語言進行交流,提高音準訓練的方法。因此在進行柯爾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先易后難的形式,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音樂的變化。例如,教師在鋼琴上彈出三度音程的低音“1”,并將“1”的手勢展示給學生,然后在另一只手上出示高音“3”的手勢,讓學生在心里感受高音“3”的唱法,并將其唱出來,然后教師可以將這兩種唱法進行混合,讓學生自己去感受不同的音程和高低音部之間的變化,進行不斷地練習,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找到音準,提升音樂學習的趣味性。
(二)更加合理的編排教材
教材的質量對教學效果產生的影響還是較為明顯的,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對教材進行更好的編寫,使得教材更加符合現階段教學的需要,例如可以將教材中的許多歌曲進行簡單的加工,在保持原有和聲的基礎上對歌曲進行巧妙的改變或者是整合,在不改變原本音樂形象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更加充分的使用,這樣就可以在教學中更加合理的把握教材的難以程度,對學生來說不再單純的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學習,而是將課堂進行更加趣味性的安排,使得教材的內容更加循序漸進,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加強課堂教學的科學化,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準水平和唱歌技巧。
(三)加入相應的游戲環(huán)節(jié)
音樂的學習如果單純的依靠課堂的教學和練習是較為枯燥的,可能會造成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或者是比賽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例如,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分組表演合唱,讓學生自己判斷在整個合唱中音準部分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將問題進行總結,然后教師對學生總結的情況進行打分。通過這樣方式可以將課堂學習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不再單純的采用教師講課學生練習的方式,將整體的教學過程進行更加精細化地處理,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全部發(fā)揮出來,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學習和進步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讓學生可以在更加快樂充實的環(huán)境中進行音準的訓練,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訓練中的興趣。同時,這樣的方式下學生會更好的掌握合唱這種較為特殊的氛圍下自己的音準特點,更好的理解合唱的精髓。
合唱中音準仍然是需要關注的部分,也是保證整個歌曲是否能夠正常發(fā)揮的基礎,因此在進行合唱教學中需要關注音準的教學,掌握更加科學的方法,對原有的一些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讓班級合唱的音準訓練更加有效。只有這樣,學生的多聲概念才會逐步建立,學生的合唱才會生動、精彩!
[1]劉波.高校合唱音準教學法研究[J].中國音樂,2013(01):221-224,227.
[2]王靜.合唱教學中音準訓練的有效性之我見[J].音樂天地,2013(06):21-23.
[3]劉長林.基于“目標引領”的合唱訓練六式教學法的構建與實施[J].職業(yè)時空,2010(09):109-111.
[4]李詩慧.新時期完善高校聲樂教學體系的對策初探[A].《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公共政策的創(chuàng)新與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02).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