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碎片化信息化與傳統(tǒng)音樂傳承之間的關系
沈 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大的使用權限和自由,移動互聯采用信息終端和傳播渠道的多元化技術來推廣交互式信息共享,在新媒體中用戶的娛樂化、非制度化、非正式的使用行為使得碎片化得到了革命性的傳播。利用制作和發(fā)行音樂產品來解決用戶對碎片化信息接受的需求,尤其是服務移動碎片場景下音樂傳播的發(fā)展之路是創(chuàng)新性的音樂平臺。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主要通過碎片化信息化對于傳統(tǒng)音樂傳承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的分析,總結出信息化、碎片化背景下音樂創(chuàng)新的有效策略。
碎片化;信息化;音樂傳承
人們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音樂鑒賞行為逐步展現出非正式性和非嚴肅性,變得尤為“隨意”,這種“隨意”的心理形成了人們對音樂碎片化的接收方式。而這種心理對人們接受和欣賞音樂的方式具有深刻的影響意義,移動碎片場景指的就是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碎片化接受信息的心理。首先,智能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使得在線收聽音樂成為了重要的欣賞方式。到 2016年為止,已有4.8億人成為了網絡音樂用戶,其中就有3.86億人是手機網絡音樂用戶,同比增長了8.7%。其次,信息接收和接觸的碎片化不可避免。
(一)市場規(guī)模不斷升級擴大
通過DCCI《2015—2016移動碎片場景下的在線音樂發(fā)展報告》的數據表明,有98%的中國網民酷愛音樂,且主要通過移動終端來收聽。隨著互聯網平臺的逐步完善和不斷升級的媒介技術,在線音樂平臺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著整個市場份額,同時也以勢不可擋的能力網羅受眾群體。目前市場份額擴張比較快速的是數字音樂。到2015年年底,市場規(guī)模已過200億美元的全球數字音樂,不僅在中國境內在數量上激增了1034家網絡音樂企業(yè),增幅達49%,同時也吸引著規(guī)模龐大的音樂平臺受眾群體。在獲知音樂的途徑上來看主要以手機APP等移動網絡推薦的應用為主。此外,早已突破9億的國內手機網絡用戶,為在線音樂平臺受眾穩(wěn)步增進奠定了強勁的基礎。
(二)行業(yè)格局加速兼并整合
在線音樂平臺為配合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fā)展,同時為適應移動互聯網用戶隨意性、個性化的信息消費心理,行業(yè)格局的兼并和整合幫助在線音樂的市場領域逐漸完善并走向成熟。傳統(tǒng)的唱片公司也從原來的規(guī)?;图惺降囊魳废蚍稚⑿浴€性化的音樂逐漸轉變。唱片公司更是在新歌推薦、新曲推廣方面對網絡在線音樂平臺做出讓步。像海蝶音樂與太合麥田、大石版權成立“太合音樂集團”,酷我、酷狗和海洋音樂并合為海洋音樂集團等,都是線下唱片公司與線上音樂平臺之間合作兼并整合的音樂行業(yè)新模式,這種兼并整合在今后的音樂領域中將會衍變的更加普遍及廣泛。
(三)服務內容不斷拓展升級
在線音樂平臺為了滿足用戶的碎片化信息接受心理,在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方面都做出了開拓性的發(fā)展及探索。碎片化傳播事實上是主要針對用戶來傳播,或者說融入了個性化、精準化的用戶參與方式傳播。首先,發(fā)揚傳統(tǒng)媒體對音樂的傳播功能,以此為基礎打造出新形式的在線廣播收聽渠道,開拓出多種服務形式,如電視類音樂頻道、廣播類音樂頻率和音樂類節(jié)目,或在線直播、演唱會、音樂電影等。為了極大地滿足受眾對不同音樂的欣賞需求,我國截至2014年為止,已開設42檔電視類音樂頻道;88個廣播類音樂頻率,105檔音樂類節(jié)目。其次,為滿足受眾的碎片化音樂接受心理,采用社交互動化傳播策略。如與城市理想聯合打造的“東區(qū)故事D.Live生活館”平臺的網易云音樂就是利用網易跟帖文化做了社交音樂和樂視音樂。碎片化接受心理是把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聯系在一起,依靠移動通信平臺和社交媒體來影響用戶信息接受能力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移動互聯時代,社交音樂和線上線下互動音樂平臺的融合已經并不罕見,這種音樂傳播形式早已為人們欣賞音樂的最佳方法。
雖然碎片傳播是音樂傳播的創(chuàng)新機遇,但是也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在線傳播音樂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一)侵權現象嚴重
在人人生產和傳播的時代,在線音樂平臺為音樂傳播開拓出新的機遇,吸納了更多的受眾。而多數人只注重音樂分享的快樂,卻很少關注音樂來源或版權問題,侵權盜版事件頻頻發(fā)生,法律追責也難以追根溯源。由此國家版權局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在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并下發(fā)了《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
(二)缺乏個性化服務
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對音樂的喜歡會有所不同,更會隨著流行趨勢而變化,這就是音樂欣賞的個人化特點?,F在大多數的音樂傳播平臺主打的是流行音樂平臺,成了大容積的“音樂超市”,讓我們在音樂的海洋里自由選擇,但是對于那些沒有具體目標的大眾來說,想要輕松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確實很有難度。
因此,為用戶精準的定位所愛好的音樂,并推送類似的音樂內容是在線音樂平臺需要努力的前進方向。
(三)互動性不強
移動互聯時代,人們對音樂的欣賞不只局限在“靜靜聆聽,孤芳自賞”的情況中,音樂內容的質量影響著人們欣賞音樂的愉悅度,同時也通過自創(chuàng)音樂、分享音樂來獲得快感。從目前音樂傳播平臺的情況來講,在音樂分享的便捷性和質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音樂賞析的集體營造氛圍、音樂傳播的用戶體驗、用戶間的互動交流和服務質量上來看,都有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移動互聯網的主要信息呈現方式是碎片化,移動互聯網的特色為分割化的信息傳播,這一主導特征也是音樂傳播的必然性,為滿足不同受眾的多樣化欣賞需求,在確保音樂版權的合法性的前提下,需開辟出多樣化的傳輸渠道。
(一)確保音樂版權的正規(guī)合法性
在線音樂平臺發(fā)展的基礎是正規(guī)合法的音樂版權。當音樂制作方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護,音樂版權在音樂制作發(fā)行中獲得應有的收益,音樂產業(yè)鏈才可以良性的發(fā)展下去。目前我國的相關法律采取“事后追懲”的原則,啟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這也為避免網絡音樂平臺發(fā)展受到阻礙做出的無奈之舉,但如果要打造良性的在線音樂傳輸平臺,最為重要和必要的還是“事先審查”。確保所傳播的音樂的合法性,各大網絡音樂服務平臺都需對自己引進的音樂作品嚴格把關,并依據相關的行業(yè)標準支付合理的版權費用。
(二)注重音樂應用的多渠道推送
網絡時代中的應用各具特色,為了幫助在線音樂平臺沖出重圍,移動網絡應用開發(fā)多渠道來推送音樂平臺,顯得尤為重要。網絡音樂服務平臺想要走入受眾視野,應通過多樣化的渠道來展現自己。一是指主動尋找合作伙伴來主導推送網絡音樂服務平臺,這種吸引用戶關注的作用不可小覷。如網易手機APP對網易云音樂的推送,QQ、微信對QQ音樂的推送等,這種通過其他類型的網絡應用、APP對音樂平臺進行宣傳推介,擴大平臺知名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二是向網絡用戶的隨機性推送,是主要的社交互動平臺的非專業(yè)播送方式。微博朋友圈的信息分享就是推送的一種方式,經常出現在我們朋友圈中的酷狗音樂、蝦米音樂、K歌等都是音樂收聽和分享主流應同。這種在社交圈中帶有感情色彩和基于信任鏈的信息傳播更能引起用戶的注意力,產生“粉絲效應”。
(三)打造個性化音樂服務平臺
互聯網中擁有海量的信息源,可以幫助人們培養(yǎng)精細閱讀的耐性,網絡運營商作為精準化、個性化的推送音樂的最大發(fā)力點。一方面,為滿足不同受眾的欣賞需求,研發(fā)適合移動智能終端的音樂播放APP,并且優(yōu)化格局推送音樂;另一方面,滿足用戶愉悅身心的需求,網絡音樂服務平臺將音頻自媒體成功“變現”,努力打造利益共贏的局面。為了賺取用戶的點擊率,音樂平臺可發(fā)掘實力歌手來為自身的品牌帶來豐厚的廣告效益。
在線音樂平臺在移動碎片化場景的推動下,市場規(guī)模逐漸壯大,行業(yè)格局的不斷加速整合,創(chuàng)新了服務內容,取得了令人驚贊的成績。但侵權、推送力度不夠等影響因素仍然存在,必須以正規(guī)合法性的音樂版權在移動碎片場景中傳播音樂,并利用多渠道推送音樂應用,滿足受眾欣賞的愉悅心態(tài),從而達到更高的傳播效率。
[1]鐘佩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音樂傳播[J].新聞戰(zhàn)線,2015(02).
[2]徐玲.淺析音樂傳播學學科良性發(fā)展的要素[J].黃河之聲,2015(07).
[3]孔靖雯.廣場舞的興起對音樂傳播及發(fā)展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5(07).
[4]第三屆“全國音樂傳播論文征集活動”評選結果[J].音樂傳播,2013(04).
[5]任拯廷,余毅.淺談音樂傳播的儀式觀[J].新聞世界,2012(08).
[6]韋杰.第二屆“全國音樂傳播論文征集”活動結束[J].音樂研究,2011(02).
沈鈺(1994—),女,甘肅蘭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合唱與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