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 張玉蘭
(凱里學院音樂學院,貴州 凱里 556011)
論薩克斯演奏過程中的心理問題與對策*
王海平 張玉蘭
(凱里學院音樂學院,貴州 凱里 556011)
在薩克斯演奏實踐中,演奏者經常會出現手指僵硬、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緊張現象,就影響了薩克斯演奏的正常發(fā)揮。筆者從薩克斯演奏過程中常遇到的心理問題出發(fā),結合舞臺演奏的實踐,分析了薩克斯演奏中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薩克斯;演奏;心理;克服
(一)演奏中的記憶
記譜是我們在演奏訓練階段完成的,如果僅靠在臺上一邊看譜一邊演奏,那么演奏是非常生硬和不連貫的,許多薩克斯演奏者在訓練時演奏的非常順暢,但是一到了臺上就不知所措,是因為記譜不夠牢固,而導致演奏中斷。
(二)演奏中的怯場
怯場其實是演奏者的“幻覺”恐懼,也就是說并不是事物本身使人不安,而是對事物的設想。吹不準音、背不了譜……這些都是還沒有發(fā)生的事情,只是演奏者的設想,并提前感受到了痛苦。
怯場的后果使薩克斯演奏者的雙手會失去控制,音樂表現力受到制約,強弱起伏、氣息、口型等亂了方寸,大腦會出現短暫的空白,節(jié)奏感也大大降低,演奏者要正視自己的怯場心理,一旦發(fā)現要及時糾正和力圖改善克服,否則將會影響自己對薩克斯演奏的效果。
根據以上情況,演奏者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了演奏者的心理素質,當然,如果技術高超的演奏者心理素質不過關,很難在舞臺上展現出自己真實的演奏實力。筆者結合自己在日常的薩克斯演奏訓練過程中,積累和總結了一些方法,能夠為薩克斯演奏者減少在演奏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提供借鑒,使得其更準確地演奏出最佳的效果。
(一)從心理學角度著手提高心理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在薩克斯演奏中因純粹的心理問題導致演奏質量低下的統(tǒng)稱為“怯場”,只需要演奏者平時多多注意對自己的心理、外界環(huán)境和臨場演奏應變能力等素質的提升和鍛煉,就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1.心理性格的培養(yǎng)
我們在許多的音樂藝術表演中可以發(fā)現兩種人,一種人是在演奏時非常投入,身體、眼神、面部表情都會伴隨著節(jié)奏、旋律而不斷變化;另一種人雖然演奏技術不差,但是總是躲避當眾表演,一想到要占到臺上就會逃避、膽怯,繼而影響到自己的發(fā)揮。從在心理學的角度,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成為第一種心理性格的人,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薩克斯演奏,我們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不是為了應付一場演出,而是借用音樂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感。
2.重視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心理素質的影響
我們常常有這樣一種經驗,那就是對于熟悉的演奏環(huán)境,我們總是能夠從容不迫的完成表演,對于陌生的演奏環(huán)境,我們總是容易受到干擾而降低表演效果,薩克斯演奏亦是如此。因此,對于薩克斯演奏的過程我們最好能夠事先去彩排,如果沒有彩排條件,那么進場前可以細心觀察演奏的環(huán)境,盡量調整心態(tài)適應演奏環(huán)境。
3.提高臨場演奏應變能力
因為現場演奏只有一次,如果發(fā)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或者臨時吹奏錯誤無法重頭再來,這需要我們能夠弱化出現的意外和錯誤,盡快再次進入良好的演奏狀態(tài),從而不要影響整體舞臺演奏發(fā)揮。因此,對于提高臨場演奏應變能力可以通過平常的學習和積累、吸取和總結舞臺經驗等。
(二)從專業(yè)演奏角度提高心理問題
在薩克斯演奏中,由于演奏者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非常在意演奏效果,期待自己能夠超常發(fā)揮,這就無形之中給自己增加了很大壓力。導致這種現象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薩克斯演奏者對自己認識不足。因此,在平時訓練時,演奏者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把基本功打扎實,以便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把自己最擅長的曲目表現出來。
另外,我們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要高標準、嚴要求,時刻以專業(yè)演奏的技術標準來要求自己,善于發(fā)現自己的疏漏和錯誤,多多的向老師和同學請教,要發(fā)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從演奏者的角色進行心理暗示的訓練
根據《心理學》雜志2014年的統(tǒng)計調查,心理暗示可以提升人20%至80%的表現水平,這就是說,薩克斯演奏者如果能夠運用好心理暗示,那么將會大大提高自己的演奏效果。
結合以上心理暗示的一般理論,筆者從環(huán)境暗示、語言暗示、行為暗示三方面對薩克斯演奏者進行心理暗示的訓練。
1.環(huán)境暗示
環(huán)境暗示是演奏者在演奏時一眼就能夠看到的,并且直接能夠感受到的,現實當中,演奏環(huán)境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因此薩克斯演奏者無論到了什么樣的演奏環(huán)境下都要暗示自己,進而投入、專注的演奏。
2.語言暗示
“心理學研究表明,贊賞與信任的言語能對人的心理產生積極的暗示效應,在薩克斯演奏實踐中,”[1]演奏者可以自我進行心理暗示,對自己的演奏技術水平肯定、贊揚,自我激勵,從而提高演奏的臨場發(fā)揮。演奏者可以對著鏡子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等語言,這種語言暗示可以大大緩解演奏登臺前的心理緊張。
3.行為暗示
行為暗示是自己利用自己的眼神、動作等來激勵自己,在不影響氣息和音準的情況下,可以肆意的律動身體,漸漸進入一種越吹越投入的狀態(tài)。行為暗示不是作秀,而是建立在自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上,這些都會大大提高薩克斯演奏的張力,繼而感染觀眾。
總之,不管是環(huán)境暗示、語言暗示還是行為暗示都是對演奏者心理暗示的訓練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和演奏的效果。■
[1] 王松.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談心理暗示在聲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J].大學教育科學,2007,04.
2015年凱里學院學生課題《論薩克斯演奏過程的心理特征》研究成果(X1553)
王海平(1993-),男,貴州丹寨人,凱里學院本科在讀;張玉蘭(1980-),女,河北定州人,凱里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管樂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