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慧
(蘭州城市學院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世界文化融合交匯,民族民間舞蹈的發(fā)展,不僅要繼承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要兼顧現代的藝術特色,使整個舞蹈的表現形式達到既有古典文化特色又兼顧現代藝術,使民族舞符合大眾審美,迸發(fā)出全新的生命力。
從民族民間舞蹈的表現特點來看,大部分的民間民族舞蹈創(chuàng)作來源于我國各個民族的生活習俗。不同的民族舞蹈體現了不同民族獨有的民族文化,這些富有生活氣息和獨特文化象征的舞蹈形式最終組成了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民族民間舞蹈是由各民族經由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淀而來,其主要用于民族的重大節(jié)日慶祝或主持儀式,故而很多民族民間舞蹈都著重突出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從總體來看,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具有十分明顯的地域性特點。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理形態(tài)復雜,不同地域文化特色不同,體現在舞蹈形式上表現多樣,區(qū)分明顯。
現代舞蹈自近代隨西方文化傳入中國,是西方文化的縮影。經過幾百年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現代舞不僅代表著西方藝術思想的不斷提升,在人類的藝術舞蹈發(fā)展史上也占據著重要地位。現代舞蹈的表達范圍超出想象的界限,具有豐富、變化多端的調度階段。以身體為表達語言,傳達著豐富的情感。更多時候現代舞表達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塑造出了一個精神世界。如果說舞蹈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反映,那么現代舞無疑代表了現代社會的生活反映,它用人類的肢體最好地表現了舞者所展示的精神世界。
作為兩種迥異的舞蹈表現形式,在發(fā)展和傳承民族民間舞蹈的同時,我們應明確現代舞對其的影響,確保民族民間舞蹈的良好發(fā)展。
以舞蹈動作來看,傳統(tǒng)民族民間舞蹈相比現代舞,舞蹈動作內斂含蓄。在具有古典美感的同時很多舞蹈動作并不進行延展,大多點到即止。而從現代舞傳入以來,受現代舞蹈的大氣、奔放的影響,很多民族民間舞蹈的動作演繹上開始加入現代舞的動作元素,以增強舞蹈的可看性。很多民族舞蹈因具有其獨特的標識性舞蹈動作和民族特色的形式而聞名。但同時為了表現其動作會導致整個表演動作的不流暢,舞蹈的整體性受到破壞。而現代舞蹈的引入使得問題迎刃而解,很多復雜、不連貫的動作得以改良,使民族民間舞蹈在體現民族特色的同時不失其流暢性和美感。
從整體來看,現代舞對民族舞的主要影響表現在音樂方面。首先就在于我國傳統(tǒng)的音樂形式和西方音樂有著很大差距,體現在舞蹈的配樂方面尤為突出?,F代舞的配樂選擇更著重于節(jié)奏感和個性化,整個樂曲更傾向于通俗化,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時會注重為樂曲留白。目前的民族民間舞蹈的音樂也開始借鑒現代舞的因素,不斷創(chuàng)新,增強民族民間舞的競爭活力。且目前我國民族民間舞的藝術表達風格也逐漸擺脫過去的單一化,不斷趨向多樣就發(fā)展。從很多民族舞的配樂上能夠看出,其增強段落間音樂的伴奏效果,提升樂曲動感的配樂結果來看,充分高效成功地完成了對現代舞元素的運用。
現代舞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服飾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傳統(tǒng)的民族民間舞蹈很多時候因更多反映的是本民族文化特色,故此演出服飾也固定單調,在舞臺上的重復率很高。而現代舞更多講究舞臺效果,視聽效果、舞臺上的色彩感、對人視覺的沖擊感都是現代舞會考慮的問題。故此,民族民間舞蹈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借鑒現代舞的這一優(yōu)點也變得很重要。為了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引起觀眾興趣,可以對現有的演出服裝進行重新設計,要求重新規(guī)劃,在保留民族服飾特色的情況下與現代舞優(yōu)秀服裝理念結合最后保證整體演出服飾的色調鮮明且富有中國特色。要讓民族民間舞蹈的舞蹈服飾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視覺要求,才能提高表演受眾,不斷推廣民族民間舞蹈,使民族民間舞蹈不斷勃發(fā)出嶄新的生命力。我們要積極學習現代舞的本質,將民族民間舞蹈發(fā)展成為獨特風格、不容替代的民間舞蹈。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全新的民族民間舞蹈的創(chuàng)作,使其以獨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藝術文化之林。
綜上所述,現代舞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影響不可避免,要在現代舞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當前謀求民族民間舞蹈的長遠發(fā)展,應當積極學習現代舞中的長處,在保留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增添舞蹈藝術的觀賞性和可看性,努力將民族民間舞蹈打造成符合主流觀眾審美的舞種,促進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
[1]羅晶.現代舞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發(fā)展的影響[D].西北民族大學, 2015.
[2]陳琪.現代舞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發(fā)展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6 (08):67.
[3]李斌.現代舞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發(fā)展的影響[J].大眾文藝, 2017(14).
[4]陳煜芳.現代舞對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影響[J].新西部月刊, 2007(11):221.
[5]王紅亮.淺談現代舞對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滲透[J].當代音樂, 2016(19):66-67.
[6]徐晨.淺談現代舞對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滲透[J].戲劇之家, 2013(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