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晉中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近幾年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社會形式逐漸發(fā)生變化,人們對于音樂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小提琴教育不僅要求鍛煉學生的音樂技能,而且注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小提琴教學質量。從當前各大高校小提琴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學效果不甚樂觀,課程教學質量偏低,所以必須加強教學方法改革,逐漸探索出全新的教學模式,才能滿足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需求,在小提琴教學中運用“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傳統(tǒng)的小提琴課程教學中,主要采用口傳心授式、機械式以及填鴨式等多種教學方式,但是在時代高速發(fā)展的過程中,當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學生的小提琴音樂素質受到影響,無法達到人性化教學要求。
在我國戲曲的傳承過程中,主要采用口傳心授式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學者利用口口相傳的方式來傳授戲曲聲樂技能,受教者只能耳聽戲曲,從中領悟戲曲的內涵意蘊。在戲曲傳授中通過口傳心授式的教學方式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無法滿足當前時代的發(fā)展需求,逐漸被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取代。
在傳統(tǒng)的高校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最普遍的教學方法就是填鴨式教學方法,其主要把課堂教學知識強硬地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快速接受知識,所以學習的周期比較短。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完全以教師作為主導中心,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而且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考和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機械式教學方法,主要讓學生單純地依賴記憶來學習相關資料,這種教學方法過于機械化,而且通過重復思考,只能夠讓學生記憶知識點,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要點,而且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記憶知識較快,理解知識的速度比較慢,缺乏人性化,不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后期缺少成長和提升的空間。
在小提琴教學中采用的“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主要通過總結奧爾夫、柯達伊以及鈴木等多種教學方法,才重新精簡得出的教學方法,其應用在小提琴教學中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鈴木教學法最早由日本小提琴家鈴木鎮(zhèn)一研發(fā)推出,其主要通過模仿來提高教學效果。在小提琴教學中通過應用鈴木教學法,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讓學生經常聽小提琴演奏音樂,然后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小提琴音樂演奏,逐漸掌握小提琴音樂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教師的要求比較高,音樂教師必須對學生循循善誘,不斷引導學生學琴模仿,才能快速達到教學目的。
對于當前各個階段的小提琴學習者而言,必須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讓學生學會運用中國式思維來正確看待小提琴樂曲,并且學會運用小提琴樂曲來進行演奏,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目的,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啟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才能激勵學生自主進入學習環(huán)境,逐漸鍛煉自身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通過全面的學習和思考,熟練掌握小提琴演奏技能。
小提琴教學中的“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習興趣,具有良好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要不斷探索小提琴演奏方面的問題,學會運用各種學習工具和手段。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工具,組織和引導學生練習小提琴技巧,深入探討小提琴學習中的問題,形成正確的思維。此外,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通過語言、肢體以及氛圍來啟發(fā)學生,帶給學生強烈的精神觸動,轉化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引起學生感官情緒上的共鳴,才能讓學生深入探究西洋樂器——小提琴。
在小提琴教學中應用“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小提琴演奏能力,讓學生對小提琴音樂產生強烈的感悟,所以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其思考問題,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思考、表達以及觀察等感官的運用。此外,在小提琴“啟發(fā)——探究式”教學中必須以藝術教育作為審美本質,深入探究學生的學習心理,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小提琴音樂教育,具備基礎的小提琴音樂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小提琴音樂專業(yè)技能,才能更好地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提琴音樂教育中,教師必須注重采用人性化的“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獨立學習,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思想和感悟。
[1]劉樂嬋.小提琴教學中左手手型常見問題和解決方式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7(02):14-15.
[2]郭凱.皮亞杰圖式理論對小提琴、中提琴教學的啟發(fā)[J].藝術教育,2017(01):116-117.
[3]王福云.高校小提琴教學中音樂理論的重要性研究[J].時代教育,2016(1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