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行雨
(沈陽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3)
聲樂專業(yè)在高等藝術院校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該專業(yè)的學生數(shù)量非常多,導致聲樂專業(yè)學生們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針對這個現(xiàn)狀,聲樂教師就應該制定全面的聲樂教學法,以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藝術高校中獲得最為專業(yè)的聲樂知識和技能。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內(nèi)容和方面非常廣泛,不僅僅具有藝術性,還有著知識性﹑技能性以及實踐性等等,是一門非常復雜和繁瑣的專業(yè)性學科。在實際聲樂教學的過程中,盡管教師已經(jīng)使用非常專業(yè)的技巧進行教學,但是由于每名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對于聲樂的理解程度不同等等,造成每名學生學習到的聲樂知識和技能程度不同,所以,聲樂教師應在聲樂教學方法確定的基礎上,進行靈活運用,最大程度上保證每名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同,確保聲樂教學效果。
第一,語音教學法,該方法是聲樂教學使用最早的方法之一,在運用語音教學法的時候應注重的是語言和韻律之間的聯(lián)系;第二,示范性教學法,該方法對于聲樂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這種方法的教學模式主要就是教師對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演示,學生對教師的發(fā)聲及韻律等進行分析和判斷,并與自身的聲樂技能進行比對[1]。這種教學方法在實際運用的時候是與學生們的心理有著聯(lián)系的,教師在演示時,學生會對教師的發(fā)生﹑韻律等進行細致分析,從而做出最為科學合理地判斷;第三,機理教學法,在教學的過程中,聲樂教育人員一定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理機能,并通過訓練要點的教授以及反復的素督促練習,促使學生能夠自覺操縱與控制自己的發(fā)聲肌肉。與其它的教學方式相比,機理教學法具有更加明顯的科學性,聲樂教育者認為,當各發(fā)音的器官及肌肉群的反應通過訓練由不能到下意識的自然的程度時就可以形成適合于歌唱的總體反應[2]。因此加強機理練習對于學生整體聲樂水平的進步十分必要;第四,心理教學法。在這種訓練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觀察學生是否樂意接受聲樂教育以及其在聲樂訓練過程中的天賦和自然的才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首先會讓學生去傾聽聲音,在傾聽之后教師會主動詢問學生的主觀思想感受。學生如果回答的并不準確,教師需要對其予以必要的鼓勵和引導。如果學生的表述準確,教師需要充分的予以肯定[3]。
在運用聲樂教學法的過程中,聲樂教師必須要將聲樂教學的主要特點良好的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們能夠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們的聲樂歌唱展現(xiàn)能力進行提高,這就需要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們的審美能力進行有效的加強,充分發(fā)掘?qū)W生們心中的聲樂美感和藝術感情,從而使他們的聲樂表演能夠更加飽和﹑完美。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時候,應明白一點,那就是使用不同的聲樂教學方法會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因此,教師應對聲樂教學方法進行科學﹑靈活的運用,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以及帶來更好的教學感受。從美學的角度對聲樂表演進行分析的話,聲樂表演是非常獨特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是演唱者通過聲音和音樂對歌曲的內(nèi)涵情感等進行全面的表達,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們必須具備非常好的音樂理解能力,教師通過教學應使學生們具備非常端正的音樂態(tài)度,從而對聲樂中蘊含的藝術和情況進行發(fā)掘和展現(xiàn)[4]。而且,這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只有對聲樂教學方法進行靈活的運用,才能夠逐漸完成這個教學任務。
伴隨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進步速度逐漸加快,人們對于聲樂專業(yè)教學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深,也是人們對于藝術追求逐漸增高的重要體現(xiàn),這樣一來,我國社會人群對于聲樂教學的整體效果的關注程度正在逐漸增加。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課程教學的時候,都會提前制定教學方法,而這個方法在進行制定的時候,應盡量保證科學性和全面性,這就需要聲樂教師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并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行分析和研究,結合梳理之后再對聲樂教學法進行制定。聲樂教學法制定完成后,教師在實際運用的時候還應該保證其靈活性,不能夠按部就班,因為學生們的學習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所以教師必須要對聲樂教學法進行不斷完善,靈活運用在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們的聲樂專業(yè)技能得到穩(wěn)定的提高。
[1]孫小帆.聲樂教學體系的科學建構——評《聲樂教學法導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
[2]劉伊涵,吳雨琦.關于聲樂教學法的探究——延邊大學藝術學院課堂為例[J].北方文學,2017.
[3]趙曉娜.案例教學在“聲樂教學法”課程中的有效運用[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
[4]付莉.淺析可視性聲樂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