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榕建
龍巖市高級中學
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景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
黃榕建
龍巖市高級中學
近些年教育事業(yè)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社會各界對于教育也開始越來越重視,特別是高中教育,這個時期的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課程標準中對于歷史教學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情景教學和情感教育進行結合,這樣才能夠展現(xiàn)出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歷史;教學;情景教學;情感教育
歷史課程是高中生的一門必修額課程,其中理論知識更多一點,過去的那種教學模式太過單一,讓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采取的一直是死記硬背的方式,這樣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應當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在結合歷史學科這門特點的基礎上去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模式,讓情景教學能夠和情感教育進行很好的結合,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1.1 將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進行結合的意義
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將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進行結合的意義主要有下面幾個:(1)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情感角度作為切入點對課程進行情感上的設置還有安排,能夠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代入感,對學生的情緒起到感染作用,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進而能夠和老師產生共鳴,讓教學效果得到提升。(2)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將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卡進行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老師的知識講解轉變成為主動的創(chuàng)新探索知識,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fā)揮。(3)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以人為本”教學目標的貫徹落實,在歷史教學中應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老師在溝通交流中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法,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不斷的解決問題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自然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提升。[1]
1.2 將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進行結合的必要性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這樣的教學模式首要目的就是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新課程標準在設置課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將課程目標進行分解,主要有三個部分,也就是能力和知識、方法和過程以及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將這三者進行有機的結合,給學生營造合理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歷史的熱情。所以說,出于教學改革的各方面需求,把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進行結合是非常有必要的。[2]
2.1 不合理的教學情境設計
在現(xiàn)在的高中歷史教學中經常會將多媒體等一些先進技術應用其中,給高中的歷史教學帶來了更為新鮮的活力,可是有些老師在應用多媒體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需求還有教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對別人的東西生搬硬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了但是沒有給學生的思考給予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3]
2.2 歷史情感教育缺乏
因為受到傳統(tǒng)的那種教學觀念的影響,老師在進行歷史的教學和過程中對于知識的講授考查更加的注重,忽略了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一味的對課本知識進行記憶,缺乏培養(yǎng)自身的歷史意識,長此以往就會讓學生的歷史情感淡薄,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感。
3.1 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感教育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給學生和老師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進行情感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幾個:
3.1.1 實物情境
比如通過展示藝術品、文字、遺骨等這些實物,然給學生能夠對歷史進行一個比較形象的感知,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欲望。在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投影儀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教學背景,比如在進行原始社會講述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對學生展示早期人類的生產工具和遺骨等,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從而讓他們對原始社會能夠形成一個初步認識。
3.1.2 借助音樂渲染
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音樂來對教學情境產生渲染的作用,可以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一些公民。在講授課本知識的時候,老師應該要結合課本當中的內容,選擇適合的音樂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教學氛圍得到渲染。比如在教學“九一八”事變這一部分的歷史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比方《在松花江上》這首歌曲,激發(fā)學生對同胞的同情以及對當時的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進而增強他們的愛國意識。[4]
3.2 以情動情,讓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情感是可以讓學生感情受到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形象,用聲調、語言去對學生情感起到一個激發(fā)的作用。
首先,老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的時候要想用形象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歷史老師就需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只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對民族英雄有著崇高的敬意,才能夠影響學生的情感,喚起他們心中的愛與恨。其次,老師需要對語言藝術進行把握從而渲染學生的情感,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聲調,在講那些群眾運動的時候,可以讓語速較快,音調高昂;在進行講述那些百姓受苦、戰(zhàn)爭失敗等時候可以放緩語速,聲調凝重,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增強他們的愛國意識。[5]
總而言之,高中進行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增強他們的愛國意識,而在教學中將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就進行結合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老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時候應當要重視對這個模式的應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楊建華.芻議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6,(44).
[2]李小妹.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教育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
[3]鄭芳,隋良南.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與學習動機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4).
[4]郭建勛.淺析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現(xiàn)狀及方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1).
[5]施純潔.高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嘗試[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