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遠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
國際交流項目管理的分析和申報
陳思遠
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
國際交流項目是在紛繁復雜的背景和經濟全球化的客觀現實下應運而生的時代產物。近些年來,隨著各大高校紛紛走上國際化發(fā)展道路,國際交流項目研究成為了決定高等院校國際交流事業(yè)的關鍵,而如何定位和申報符合各高校發(fā)展大計的國際交流項目則是當前國際交流事業(yè)的重點。
國際交流;高等院校;項目管理;研究和申報
國際交流項目的興起某種程度上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結果,是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的產物,是國際間各項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體現。它包括教學資源的相互交流,師資力量的相互交流,學生層面的相互交流。在諸多國際化的背景之下,國際交流項目應運而生,并在國際交流這項重要事業(yè)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際交流的深化開展促進了人才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拓展其國際化視野、全球性思維和戰(zhàn)略性眼光。而國際交流項目作為承載了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重要使命,滿足了當前社會經濟發(fā)展全球化的需要。
當前全國各大高等院校在國際交流領域建樹頗豐,中國院校的身影遍布在世界的很多角落。而項目類型的存在和衍生也出現了可喜的面貌。其中就包括國際化素質拓展、文化交流活動、交換生、學位學歷進修生,甚至夏令營這些多姿多彩的形式及門類。在交流項目所需時間的長短、參與群體范圍的廣度、受益者的范圍寬度及文化交互的程度這些角度上加以比較和區(qū)分。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高等職業(yè)類院校在國際交流領域的發(fā)展可以簡要地劃分為三個方面:從生搬硬套到參考學習,從西學東漸到本土化衍生,再經歷醞釀和改造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內核傳遞到世界各地。但是,在我國諸多高等院校中,國際交流項目的發(fā)展呈現出戰(zhàn)略目標不明確,國際化眼光不長遠,國際化管理不到位,國際化標準不完善等特點。很多院校甚至放棄進行國際化轉身和蛻變,心甘情愿做陪襯和配角,不愿融入時代發(fā)展的大潮之中,進而錯失了眾多發(fā)展機遇。并形成了許多發(fā)展難題和瓶頸。具體表現在這樣的幾個方面:
(1)宣傳方面
宣傳是項目推進中最初始也是最為重要的前期環(huán)節(jié)。項目的宣傳和講解是學生們走近國際交流項目的第一動力和關鍵因素。然而眾多院校在開展宣傳工作之時,并不能很好地挖掘并剖析出項目的深刻內涵和豐富意義,使得宣傳變得索然無味,不能達到預想的目的,宣傳成為形式上的過場。這是很多國際交流項目無法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很多高校發(fā)展國際交流事業(yè)上的一個誤區(qū)所在。
(2)費用過高的因素制約了國際交流項目的發(fā)展
由于國際交流項目的參與形式多樣,諸多留學項目的中介存在較為廣泛,中介機構為國際交流項目的多樣化發(fā)展和信息的深入廣泛交互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和推動,但是也使得費用成本的提升變成了眾多院校和學生群體難以逾越的障礙。
(3)交流過程和形式方面
眾多國際交流項目是以留學生作為最廣泛的載體,而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環(huán)境給學生們的交流學習帶去了眾多困擾和制約,很多不必要的因素成為了制約學生實現留學目標的關鍵因素。在很多國際交流項目中,高校不能很好地保障好學生們的基本生活配套服務、管理服務等,因而嚴重制約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文化交流效果的損傷和國際交流項目的發(fā)展。
(4)國際交流項目牽涉范圍的廣度方面
開展國際交流項目不光要考慮自身的優(yōu)勢特點,更要深入了解合作對象的專業(yè)、優(yōu)勢、資源、發(fā)展前景等諸多方面內容。盡可能地在合理的范圍內擴大國際交流項目的衍射范圍,以最小的投入輻射出最廣泛的角度。實現立體式。全方位的發(fā)展。
(5)師資力量方面
很多高等院校在發(fā)展國際交流項目的過程中,不注意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不能很好地認識到師資力量在發(fā)展國際交流事業(yè)上的重要作用,忽視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進而放松甚至放棄了對師資隊伍業(yè)務能力、職業(yè)素質方面的提升。
高等院校國際交流項目的勾畫應與學院自身的特點有機結合,以實現學院的快速發(fā)展為目標。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發(fā)展教學科研以及為社會大眾服務。以高職類院校為例,在開展國際交流項目的選擇定位上要適時地成立起相關的研究中心,將現有的本校的專業(yè)和研究力量結合起來,參與國際合作,鼓勵人才進行科研創(chuàng)新和成果轉化。其次,高職類院校要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社會實踐的參與中來,借助國際交流項目的開展打開視野,尋求新的發(fā)展著力點和出發(fā)點。再次,國際交流項目的確立和定位要本著“引進來,走出去”原則,不能孤立地拿來,還要適當地引用本土化元素和師資進行有效轉化,只有結合內外優(yōu)勢才能更好地開展起成果顯著的國際交流活動。
(2)向國際上的有關機構進行申請
國內的一些高等院校在與其合作的外方機構或院校達成合作協(xié)議之后,會報請我國政府部門進行申請立項,然后由外方向其所在國的相關機構和單位進行申請,而雙方會在此合作項目上投入相應的資金,并在資金的來源上尋求一定的外界支持和解決途徑。
2.國際交流項目的申請過程
國際交流項目在發(fā)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國家對于申請一些基金會贊助的國際交流項目的資格有明確的要求和規(guī)定:
(1)申請人需要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充當主要的研究人員
(2)對國家重點項目的人員以及交流研究的內容和方向都需要由國家相應部門進行統(tǒng)一的評估
(3)研究的內容對外不得屬于保密的范疇
還有一些特殊情形的申請和受理都是有一定的受理和資助領域的限定。而一般項目的申請則是由項目的依托單位進行有效地審核之后,確立項目投入的時長和范圍,方可進行雙方的合作交流實質的推進。
1.發(fā)揮學院管理部門在國際交流項目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等院校當中,國際交流常常被看做一個孤立的個體而存在,單單就合作的內容來看,也往往取決于合作人員的興趣和意志來決定。這種思維影響下的國際交流項目往往落于范圍小、低水平、簡單重復和低效率的狀態(tài)。對于學院對國際交流項目的長遠規(guī)劃和整體安排具有相當大的制約作用。因此,就要求我們在開展國際交流項目時要極大地遵循學院管理部門的宏觀指導,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全面統(tǒng)籌發(fā)展。
2.引導課題研究是保障國際交流項目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國際交流項目是在雙方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基礎之上開展的,學院在開展項目之前,要對項目的核心要義進行有效地宣傳,努力擴大影響。而專家也應當充分利用這樣一個良好的機遇,了解和掌握國內外最為先進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理論,運用各種先進的手段進行思維和技術上的改造,不斷提高我們在相關領域內的聲譽和學術地位。
3.在確立國際交流項目時要明確一定的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顯著提高,一些原有的來自國際上的援助性項目變得越來越少,因此,研究項目就更傾向于朝著更有實際意義的層面上發(fā)展。而本著對合作雙方有利的、感興趣的合作選題就成為了當前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確立的重要依據和導向。
當然,針對國際交流項目的研究和探討是一個不斷深入不斷漸進的過程,任何事物皆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時代日新月異不斷發(fā)展的今日。我們要深入分析并總結國際交流項目的發(fā)展和存在特點,找出申報國際交流項目的要義和捷徑才可以不斷地將國際交流項目的重要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1.申請的途徑與經費的來源
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于國內外的政府及其附屬機構,各種基金會、企業(yè)以及一些民間組織。其中,很大一部分比重的國際交流項目依賴于我國的政府部門的認可。而國外的交流合作項目的運行主要都是依賴于一些民間的基金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傮w而言,國際項目的申請主要有這樣的兩種方式:
(1)向中國政府及政府附屬機構進行申請
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如教育部、科技部、農業(yè)部等確立的整體項目和研究領域會對一些項目的立項進行審批,我方的院校在進行申請時必須具有外方的合作單位和機構,并且已達成相應的合作協(xié)議。一般而言,所有項目的申請書都需要有中英文的版本。國家的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會對其中一些國際交流合作及科研項目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近年來,隨著國內各大高校紛紛走
陳思遠(1987-),男,漢族,黑龍江人,本科,職務職稱:國際交流處干事,研究方向:國際交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