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志 剛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頁。從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來看,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在當前,必須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對保證我們黨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政治意義。
現(xiàn)代政黨是政治斗爭的產物,它是代表一定階級利益的,為了一定政治目標而結成的政治組織。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追求和政治目標,政黨都必須樹立其領袖的權威,堅持嚴格的政治紀律。否則,沒有嚴肅的權威,沒有嚴格的紀律,各行其是,這樣的政黨就不是政治組織,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政黨,而只能是松散的俱樂部或者說社會組織,這樣的政黨也不可能凝聚統(tǒng)一意志、實現(xiàn)其政治目標。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jīng)對巴枯寧所主張的“支部自治、各自治小組的自由聯(lián)合、反權威主義、無政府狀態(tài)”等觀點提出嚴厲的批判,認為這些口號不過是“動聽的詞句”,所有這些娓娓動聽的極端激進和革命的詞句無非是掩蓋著思想的極其貧乏和對社會日常生活所處條件的根本無知。他們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凝聚自己的所有力量,集中攻擊一個點,如果每一個支部、每一個人都各行其是,毫無紀律,黨就只能陷入瓦解,就不能成為堅強統(tǒng)一的組織。馬克思還批評拉薩爾隨便以黨的名義發(fā)表講話,認為“我們現(xiàn)在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3頁。。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教訓時,恩格斯就明確指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5、372頁。恩格斯還指出,無論在無產階級革命時期,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權威都是需要的。無論是工廠的生產,還是鐵路管理、輪船航行,甚至日常出行,都需要服從規(guī)章制度的權威?!皼]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而沒有這種統(tǒng)一的和指導性的意志,要進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5、372頁。
列寧也高度重視維護和發(fā)揮黨的領袖權威的作用。1920年,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列寧指出,“群眾是劃分為階級的”,“在通常情況下,在多數(shù)場合,至少在現(xiàn)代的文明國家內,階級是由政黨來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jīng)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集團來主持的”。④《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頁。在1921年8月14日給德國共產黨員的一封信中,列寧又指出:“培養(yǎng)一批有經(jīng)驗、有極高威望的黨的領袖是一件長期的艱苦的事情。但是做不到這一點,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的‘意志統(tǒng)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話?!雹荨读袑幦罚ǖ谒氖恚本喝嗣癯霭嫔?,1987年版,第100頁。正是因為列寧領導的俄國共產黨通過15年的時間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領導者,才在后來取得了同孟什維主義斗爭的勝利、十月革命的勝利,粉碎了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和包圍封鎖。然而,也正是這個曾經(jīng)讓世界上眾多馬克思主義政黨仰慕和學習的老黨、大黨,在執(zhí)政74年后,卻喪失了執(zhí)政地位并分崩離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戈爾巴喬夫在蘇共十九大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口號,并以此作為指導思想,他還認為民主集中制原則是造成黨本身以及整個政治體制的非民主性質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蘇共借此對國家權力形成了壟斷,因此他企圖通過民主化來推動經(jīng)濟改革。在他的推動下,蘇聯(lián)實行了黨政分開,權力重心從各級黨組織轉移到各級蘇維埃,此后,又修改憲法,把蘇共在法律上變成了一個與其他政黨一樣的社會組織。在民主化的幌子下,政治紀律被動搖了,蘇聯(lián)共產黨的政治權威喪失了,政治信仰偏離了,于是黨內思想混亂、紀律松弛,轟然倒塌解體就難以避免了。
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重要的在于維護黨的領袖的權威,確立黨的領導核心,這是總結中國共產黨96年歷史經(jīng)驗而得出的深刻結論,對保證黨的團結和統(tǒng)一至關重要。黨的領導核心不僅是黨在組織上的領路人,而且是黨在思想和政治上的主心骨。
我們黨在成立初期,對權威問題有不同的認識,甚至沒有建立黨內的權威。根據(jù)張申府的回憶,正式建黨前的各級黨組織,“是一個松散不嚴謹?shù)慕M織,只是互相認識的朋友的組合而已”⑥[美]舒衡哲:《張申府訪談錄》,李紹明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頁。。古田會議在批判黨內軍內極端民主化思想的基礎上,開始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但是,由于共產國際的干預,我們黨并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權威和核心,民主集中制沒得到真正的落實。從建黨到遵義會議召開的14年間,我們黨一直處于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的搖擺之中,中國革命也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在遵義會議之后,由于我們黨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正確路線才得到推行,黨的革命事業(yè)才轉危為安,并不斷開創(chuàng)出新局面。從遵義會議之前瀕臨滅亡的險境到取得抗戰(zhàn)勝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最終取得革命勝利也只用了14年。此后,我們黨因為有了毛澤東這個領導核心,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用20多年的時間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頂住了美國和蘇聯(lián)對中國的重重壓力,維護了國家的主權,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開除球籍的危險,在豺狼環(huán)視的國際社會中實現(xiàn)了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后來,在總結革命、建設和改革經(jīng)驗的基礎上,鄧小平對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制作出了兩個重大的政治判斷。首先,鄧小平指出,“中國問題的關鍵在于共產黨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好的政治局常委會。只要這個環(huán)節(jié)不發(fā)生問題,中國就穩(wěn)如泰山”①《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310頁。。政治局常委會作為最高決策機構,是一個領導集體,這無疑更能體現(xiàn)民主。其次,鄧小平還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毛主席。因為有毛主席作領導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沒有把共產黨打倒。第二代實際上我是核心。因為有這個核心,即使發(fā)生了兩個領導人的變動,都沒有影響我們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始終是穩(wěn)定的”②《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310頁。。領導核心的存在,保證了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實踐證明,這種制度安排對于黨應付重大風險和挑戰(zhàn)具有重大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成立了一系列領導小組,從最高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做到內政外交一盤棋,經(jīng)濟社會各項改革舉措統(tǒng)籌考慮、協(xié)調配套,避免了顧此失彼,打破了部門利益,對于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領導小組的設立,有力地促進了決策民主,也切實保障了決策的效率。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習近平同志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這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而作出的戰(zhàn)略抉擇,也是對領導小組體制的進一步深化?!包h的歷史、新中國發(fā)展的歷史都告訴我們: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治理好我們這個大國,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至關重要,維護黨中央權威至關重要?!雹邸读暯秸勚螄碚罚ǖ诙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88頁。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是我們黨最大的制度優(yōu)勢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的統(tǒng)一。既發(fā)揚黨內民主,充分調動全黨同志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又實行正確集中,保證全黨的團結統(tǒng)一和行動一致。把民主和集中,割裂開來,對立起來,都是錯誤的。
鄧小平曾經(jīng)指出:“黨是一個戰(zhàn)斗的組織,沒有集中統(tǒng)一的指揮,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戰(zhàn)斗勝利的,一切發(fā)展黨內民主的措施都不是為了削弱黨的必需的集中,而是為了給它以強大的生氣勃勃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組織中,不僅需要分工負責,而且需要有人負總責。沒有小組長,一個小組也不能行動,難道這不是人所共知的常識嗎?”①《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234頁。沒有一個權威、核心來負總責,制衡就會成為自治、分立,就沒有任何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只講民主,否定黨的集中統(tǒng)一的領導,否定權威,把一切政治紀律當成擺設,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就會導致政治紀律松弛、組織軟弱渙散,甚至會在黨內出現(xiàn)被某些野心家、陰謀家控制的“獨立王國”。
確立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的核心地位、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的內在要求。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同堅持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確立核心,并不是不要黨內民主,而是必須以大力發(fā)揚黨內民主為前提。不能一談核心、權威,就談虎色變,把它們等同于封建社會的集權、獨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為基礎的,這和封建帝王的“家天下”具有本質的區(qū)別。1873年恩格斯在《論權威》一文中指出,權威和服從不是由人的主觀愿望確定的,而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耙环矫媸且欢ǖ臋嗤?,不管它是怎樣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從,這兩者都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而不管社會組織以及生產和產品流通賴以進行的物質條件是怎樣的”,“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權威與自治是相對的東西,它們的應用范圍是隨著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的。”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頁。因此,不能對領導核心持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偏見,不能一提核心就把它當作壞的東西而簡單地加以拒斥,關鍵是要健全民主集中制,真正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在管黨治黨上失之于寬松軟,以致出現(xiàn)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從嚴治黨不力的嚴峻形勢,組織紀律松弛成為黨的一大憂患,中央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難以落實。新時代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皥猿贮h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確立和維護黨的領導核心,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方向的根本保證?!雹邸读暯秸勚螄碚罚ǖ诙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頁。
另外,從世界歷史來看,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在崛起的過程中都有一個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那就是政治慢慢地權威化并形成治理或領導的核心,這是崛起的前提條件。現(xiàn)代西方國家,無論是總統(tǒng)制,還是總理、首相負責制,實際上都有一個權力核心,沒有絕對的平衡,即使是實行三權分立制度的典型國家美國也是如此,總統(tǒng)的行政權力也比立法權、司法權更大一些。而改變這種狀況則往往會帶來社會治理的危機。福山等西方學者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面臨著一種權力衰敗的危機,利益集團和游說團體的影響力在增加,既扭曲了民主進程,也侵蝕了政府有效運作的能力,“美國的制衡制度——其設計初衷是防止出現(xiàn)過于強大的行政部門——也就變成了否決制”④[美]佛朗西斯·福山:《美國政治制度的衰敗》,《參考消息》2014年4月8日。,使得政府難以應對國際國內嚴峻的挑戰(zhàn),人們需要進行新的權力重構。
維護黨中央權威,在當前就是要堅決維護、竭力愛護、衷心擁護習近平同志的領導核心地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核心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干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做了許多過去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不僅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中央政治局抓起,從自己做起,為全黨全軍全國樹立起了標桿和示范作用,展示了共產黨人高尚的人格魅力。確立習近平同志的領導核心地位,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里黨的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變革的重要原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作風建設,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懲治腐敗,揪出了一批影響惡劣的腐敗分子,挫敗了黨和軍隊中一些野心家的政治陰謀,從根本上扭轉了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從嚴治黨不力的狀況,促進了政治生態(tài)的根本好轉,可以說是在歷史的又一個重要關頭挽救了黨和軍隊,校正了黨和國家前進的航向。沒有習近平同志的政治魄力,我們黨可能就會重蹈蘇共的覆轍,我們的軍隊可能就會喪失黨性和血性。作為英明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戰(zhàn)略家,習近平同志成為黨的總書記,作為新時代的領路人,成為黨的領導核心,這是黨、國家和軍隊之幸,是人民之福。維護、愛護、擁護習近平同志的領導核心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黨心軍心民心所向,也是保證黨和國家健康發(fā)展的政治需要。
當前,我國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關鍵時期,面對著國際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形勢,面對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面對著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我們黨必須時刻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新時代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對于中國共產黨這樣一個擁有8944萬名黨員、在13億多人口大國長期執(zhí)政的大黨來說,只有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黨才能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行動,迎接各種挑戰(zhàn)?!叭绻h中央沒有權威,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可以隨意不執(zhí)行,大家各自為政、自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就會成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黨的領導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雹佟读暯秸勚螄碚罚ǖ诙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習近平同志這個領導核心,這是黨和國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勝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需要。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在研究部署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時,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若干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將為全黨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提供基本遵循。會議明確強調,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從根本上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根本利益。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首先是中央領導層的政治責任。中央政治局帶頭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格遵守黨章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各項要求,自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履行職責、開展工作,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的地位。中央政治局帶頭踐行規(guī)定,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維護習近平同志的核心領導地位,既體現(xiàn)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也體現(xiàn)了中央領導自上而下率先垂范的作風,確保了黨中央強大的領導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總之,“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我們當前主要的挑戰(zhàn)還是黨的領導弱化和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不改變這種局面,就會削弱黨的執(zhí)政能力,動搖黨的執(zhí)政基礎,甚至會斷送我們黨和人民的美好未來?!雹佟读暯疥P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10頁。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這從根本上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根本利益。為此,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在當前必須把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