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禮富
摘要:英語課程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之一,英語作為一門初中的必修課程,不但需要學生深刻理解英語的重要性,同時,也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要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教師要通過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更加重視英語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針對現階段農村許多中學生學習英語剛開始信心十足,可學不了多久就沒興趣了,一方面有學生本身不去記單詞,導致學習困難,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授課的教師在課堂上的人格魅力、課堂氣氛、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以人為本、意志培養(yǎng)等多方面原因有關。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主體;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78-01
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主戰(zhàn)場,因為無論是先進的教育理念,還是優(yōu)秀的教材,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上,體現在老師的觀念、方法的改變,推進教學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一堂課是否上得成功,教學效果如何,和學生對這堂課的感覺很有關系。培養(yǎng)興趣、樹立自信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1.利用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對身邊的人、事、物等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有喜歡和討厭。我們喜歡的、欣賞的我們就很自愿的去接觸、模仿和學習。學生討厭的,教師再有水平講得再好,學生也不愿聽。所以才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也。
1.1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一直以來中國的傳統(tǒng)就是尊師重道,奠定了教師這一角色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發(fā)展,所以課堂主體逐漸向學生轉變。通過確立學生與老師的平等地位,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
1.2運用新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一個老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所有的知識都從老師的傳授和課本的描述中得到。這樣的課堂氛圍漸漸地不能滿足學生對于趣味性課堂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時候,可以通過視頻的播放,聲音與圖像的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學習的神秘氣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1.3科學運用提問法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提問法是一種傳統(tǒng)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在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可以很好地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在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情況下進行學習[1]。例如,我們剛才所說的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將問題布置下去,讓學生去查找相關的party的內容,在課前對問題進行提問。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學會了獨立學習又鍛煉了表達能力,并且使課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2.課堂輕松的氣氛,引起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單元才會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才會敏捷,只有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加快學習的進程,所學知識才能得以鞏固并快速轉化為能力。;而在壓抑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就會受抑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營造一種相對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有時安安靜靜也許未必就是好事,因為它很可能是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壓抑的標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一點兒輕松感,其手段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因課而異。我的基本做到有以下幾種:(1)表情導向:運用手勢、眼神、面部表情,傳情達意,引發(fā)興趣。(2)目標導向:根據每個教材的要求,點撥關鍵語。(3)幽默話語:在課堂中運用師生互動關系,同學在交談時喜歡聽幽默的話語,促進快樂,溝通思想。(4)走動指點:在考慮個別學生差異,面向全體、實行正確指導答疑解惑。(5)游戲和表演??傊?,根據不同的教學實際靈活采用,都可以使課堂充滿生機。
3.課堂教學要盡量給學生以成就感
學生學習的最大樂趣,莫過于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有錯時有時也視而不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欣賞,當學生每取得一點兒成績、每取得一點兒進步時,教師都要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說聲Good!表情驚喜,一句Listen, he is showing us how wonderful he is.都能使他們在努力的同時產生一種成就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進而鼓起自信和進取的風帆。人在受到激勵和贊許的時候,往往精神振奮、信心倍增,學生的學習亦然。但是有時反面的話語也有激勵的作用,如,學生錯時,我會說,你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怎會犯這樣的錯,下次可不要讓老師失望喔。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老師心目中是優(yōu)秀的,進而加倍努力來保持這好的形象。
4.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參與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真正學到手的東西是在運用中學到,也是在運用中得到提升的,所以學的內容多了,就要多運用,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老師可以設計或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短劇、對話讓學生有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認識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添學習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保持其對英語的興趣,如:兩個朋友相遇時互相問候This is my friend, Jim. Hello,Jim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或是一個學生當老師問What is this/that? ,由另外一個學生來回答It's a…… ;或是全班組織開個生日party和節(jié)日party等。學生感興趣了就會很積極的去參與,這樣既得到樂趣,又鞏固了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5.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可小視的,當一個學生真正下意識去努力做一件事情時,一件本很難的事情也很容易辦好,所以我們應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說,多講,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中開展競賽就是一種不錯的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式。競爭,會有進步,學生學習了知識,就要檢驗他們掌握的情況,這時你可以展開競賽,如小組賽、班級賽等,比一比誰說的英語更棒、更標準;比一比誰唱的英文歌最好聽;比一比哪一個小組排的對話最好。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又能激發(fā)學生上進、競爭的精神。
6.意志培養(yǎng),學習終需要堅持
作為一門語言,要學習它,學好它,少不了很多必須記憶的東西,這時就要讓學生學會堅持,用教師人格魅力、學生平時所體驗到的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主觀能動性去戰(zhàn)勝學習中的一道道難關。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讓學生明白英語這門語言的重要性和其中蘊含的巨大樂趣,讓學生想學英語愿學英語。
總之,要想上好每一節(jié)英語課,教師就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及積極性,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趣味性。老師要靈活多變,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課堂英語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及其同伴之間的共同學習、交往、課堂活動的場所,教師應創(chuàng)建優(yōu)良的教學環(huán)境,提供人際間相互學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加以指導,使自己真正轉變角色,成為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與學生一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