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來君
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作為數學教師,不應割裂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要讓數學貼近生活,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并充分理解學習數學并不是單純地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那么,實施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具體有哪些措施呢?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帶給學生潛移默化
的影響
與其灌輸學生數學知識將在生活中發(fā)揮多么重大的作用,不如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置身其中,以此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環(huán)境帶給人的影響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但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如果教師不能改變一成不變的傳統(tǒng)模式,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空洞乏味地講述,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教師要選取一個學生所熟悉的切入點融入教學中,使兩者合二為一,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并且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與教學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并且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例如,在講“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我一改往日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索性以教室中心為原點,按照學生的座位排列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坐標.在訓練提問時,我也按照坐標的方式來點名,進行反復的訓練.這樣,學生覺得很新奇,拉近了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
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生活
化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生本”理念,即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體驗,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最好的詮釋.初中學生人生閱歷有限,他們接觸到的最好素材就是生活,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在生活的基礎之上進行數學教學呢?生活與數學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數學課堂教學也應該更加“接地氣”.如何將系統(tǒng)的知識點轉變?yōu)閷W生所熟悉的事物,以便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是需要教師多費一番功夫的.
例如,在講“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時,我沒有直接選取教材中的實例,而是將生活中的數據搬到課堂中.恰逢一次考試剛剛結束,我請學生幫助老師整理另一個班級的成績,減輕老師的負擔.學生聽了,一方面出于對老師工作的好奇,另一方面也把它當作一個重任來完成,紛紛團結協(xié)作,在我的指導下完成得十分出色.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我了解了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也成功地“偷懶”了一次,欠了學生一次人情,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去看待生活
自實施素質教育以來,不以成績論成敗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意識到比成績、考試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數學眼光,明確學習數學真正的意義所在.初中教師并不是等到學生初中畢業(yè)就萬事大吉,重要的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負責,成為他們數學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要想領悟數學的神奇與魅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眼光和思維,要求他們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生活.在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最初階段,需要教師尋求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來引導學生.學生具備了數學眼光后,自然可以自行將數學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四、學以致用,為我所用
簡單地說,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正確認知數學,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在講“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時,我沒有單純地告訴學生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而是準備了很多種形狀的木架,其中包括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告訴學生老師家想要蓋一間房子,但房梁部分還沒有設計完,這里提供了幾個方案,你們能嘗試一下,哪種形狀更適合做房梁嗎?學生躍躍欲試地進行嘗試與比較,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三角形最具有穩(wěn)定性,最適合應用于房梁的設計.我相信,通過學生親自思考與探索得出來的結論要遠遠比他們從老師、從先人那里得到的既有經驗更加刻骨銘心,更加具有說服力.
總之,數學與生活緊密關聯(lián).事實證明,生活化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哪一種具體措施,還需要結合課堂實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必要的話,將幾種措施綜合在一起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