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艷
(朝陽市第二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切開引流術治療急性乳腺炎的術后護理要點分析
張孝艷
(朝陽市第二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探究切開引流術治療急性乳腺炎的術后護理要點及成效。方法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節(jié)后切開引流術進行治療,參照組患者按照一般護理規(guī)程開展護理,研究組患者結合手術特點給予全方位的術后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與SD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此外,研究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對比差異結果同樣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切開引流術治療急性乳腺炎術后給予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是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滿意度的關鍵。
切開引流術;急性乳腺炎;術后護理要點
急性乳腺炎所指的是乳腺組織發(fā)生急性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常見疾病之一,主要原因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沿著淋巴管進入乳腺組織進而造成感染[1],在初產婦中具有很高的發(fā)生率。此外,青春期女孩也有可能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異常而發(fā)生急性乳腺炎。該病發(fā)生之后大多數情況下會采用切開引流術進行治療,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產生影響。本文通過跟蹤研究探討切開引流術治療急性乳腺炎術后的護理干預方法和成效,現將方法和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所以患者均表現為發(fā)熱、乳房脹痛、食欲下降,乳房產生腫塊、壓痛、發(fā)紅現象,采用隨機的方式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48例,研究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為21歲、最大為34歲,平均為(27.5±3.5)歲;其中有初產婦29例、經產婦19例。參照組中年齡最小的為20歲、最大為35歲,平均為(27.7±3.1)歲;其中有初產婦31例、經產婦1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節(jié)后切開引流術進行治療,參照組患者按照一般護理規(guī)程開展護理,主要是各項基礎護理與病用藥觀察;研究組患者結合手術特點給予全方位的術后護理,具體措施有:①病情觀察: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了解各項實驗室指標變化,進行血培養(yǎng)了解感染的程度[2]。針對發(fā)熱較為嚴重的患者采用冰袋、冷毛巾等濕敷,在全身大血管位置采取物理降溫的措施,高熱持續(xù)不退的患者口服或注射用藥。②切開引流護理:密切觀察切口的狀態(tài),仔細檢查是否有異?,F象;做好引流管的固定和護理[3],避免引流管脫出、彎曲,確保引流通暢;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分析拔管指征;及時更換切口敷料,尤其是切開引流術后切口被乳汁污染的可能性較高,應密切觀察,防止感染。③回乳護理:切開引流之后持續(xù)的乳汁分泌不利于切口的愈合,因此哺乳期女性應當停止工作。在餐后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使用溴隱亭口服,每次2.5 mg[4],促進回乳,針對有嚴重不良反應現象的患者則停止回乳。④心理護理:哺乳期女性心理本來就較為脆弱,在發(fā)生急性乳腺炎之后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現象,不利于乳腺的通常和病情的康復。針對這樣的現象護理人員應當積極進行支持治療,做好情緒的宣泄與疏導,認真傾聽患者內心的想法,主動解決患者日常生活上的問題。同時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共同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信心。
1.3 評價指標: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觀察和統(tǒng)計。②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了解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結果。
1.4 數據處理:相關數據均錄入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tǒng)計學分析時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提示研究組與參照組之間的差異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對比:研究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得分分別為(22.1±3.5)分和(10.5±2.6)分、護理前后的SDS得分為(22.5 ±3.8)分和(15.8±3.1)分;參照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得分分別為(20.5±3.2)分和(9.6±2.4)分、護理前后的SDS得分為(21.0± 3.1)分和(13.9±3.2)分。研究組患者護理之后的SAS與SDS得分明顯低于參照組,對比組間差異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對比:研究組48例患者對此次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29例、17例和2例,總的滿意度為95.83%;參照組中分別有23例、16例以及9例,總滿意度為81.25%。研究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結果顯著(P<0.05)。
急性乳腺炎在臨床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對女性的身心健康構成較大的威脅,但是通過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較好地控制。本組針對研究組患者給予全方位的術后護理干預,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和體征,采取物理或者藥物的方式降低體溫;加強引流管的護理、確保通暢并預防感染的發(fā)生;做好回乳回乳護理,避免由于乳汁分泌過多影響到切口衛(wèi)生,減少繼發(fā)性感染的發(fā)生率[5];最后還要做好心理護理干預,通過健康教育和支持治療等措施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對于疾病的認知水平、促進康復。
盡管急性乳腺炎發(fā)生之后通過手術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但是其仍然對產婦的身心健康構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臨床中應當盡可能采取預防措施減少畸形乳腺炎的發(fā)生率[6]。乳汁淤積是造成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產婦生產之后盡早開奶吮吸,每次哺乳都應當盡量促進乳汁排空,如果新生兒無法將乳汁吸盡應當借助手法或者器具將其排空,避免乳房過度充盈、以免發(fā)生淤積。此外還要做好乳頭的護理,防止皴裂和細菌的入侵,妊娠后期每天應當對乳頭進行清潔,增強皮膚的耐受度,預防哺乳時被新生兒吸破,發(fā)生破損之后盡可能停止哺乳[7],使用吸乳器將乳汁吸出進行喂養(yǎng),等到傷口愈合之后再進行哺乳。嬰兒發(fā)生口腔炎等疾病的情況下應當禁止吮吸。
總而言之,急性乳腺炎對女性健康構成的危害較大,容易造成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應用切開引流術治療的過程中還應當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狀態(tài)。本組中對研究組患者予以全方位的護理配合,最終結果提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改善、護理滿意度也更高,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林英.73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護理及預防[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217-218.
[2] 劉香云.急性乳腺炎切開引流術后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 (36):458-459.
[3] 劉迎紅,孫靜,呂躍,等.置管沖洗引流治療注射式隆乳術后哺乳期乳腺膿腫的護理體會[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z1):156-157.
[4] 肖道梅,王俊玲,曹健,等.針灸為主配合護理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35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1):48-49.
[5] 牛興茹,魏彩菊,張瑞紅,等.穴位按摩聯(lián)合藥物治療哺乳期婦女乳腺炎膿腫形成的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 (11):1888-1888.
[6] 高晉紅.漿細胞性乳腺炎切開引流術后心理護理的應用體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677-1678.
[7] 林小燕,茍菊香,馮曉娟,等.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術后傷口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0):1191-1192.
R473.73
B
1671-8194(2017)08-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