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靖 李曉艷 倪志海
(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肛腸四科,遼寧 大連 116021)
負壓吸引套扎治療內痔患者并發(fā)癥的護理
高 靖 李曉艷 倪志海*
(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肛腸四科,遼寧 大連 116021)
目的 對內痔患者行負壓吸引套扎治療過程中,相關并發(fā)癥的護理方法及效果展開觀察與分析。方法 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接受負壓吸引套扎治療的110例內痔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以及膠圈脫落、暈厥、肛門疼痛等并發(fā)癥的護理方法及效果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110例患者中,1次治愈的有98例(占89.1%);術后出現(xiàn)外痔的有7例(占6.4%),在手術結束后的第2~3周切除外痔;另有5例(占4.5%)術后殘留內痔(其中2例內痔輕微殘留,經(jīng)保守治療后痊愈;3例痔核較大患者注射消痔靈)。本組患者未有一例發(fā)生術后感染及出血,其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為:3例術后肛門嚴重疼痛、墜脹,2例暈厥,膠圈過早脫落以及術中痔核存在少量出血各1例。結論 在對內痔患者展開負壓吸引套扎治療過程中,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及預后質量的改善,就需做好患者并發(fā)癥的護理工作。
負壓吸引套扎;內痔;并發(fā)癥護理
作為臨床一項常見的良性直腸肛管疾病,痔瘡主要是肛門直腸底部靜脈叢及肛門黏膜出現(xiàn)曲張,并逐漸形成一個或者多個柔軟的靜脈團,其在肛門直腸疾病中的發(fā)病率高達80%以上。其中,內痔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肛周不適且存在異物感,痔核脫出、瘙癢,以及解血便等,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了不利影響[1]。臨床以往在治療內痔,尤其是Ⅲ度內痔患者時,主要采取注射硬化劑或保守的治療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復發(fā)率高。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臨床也加大了對內痔患者施行負壓吸引套扎的治療力度,并且獲得了較為理想的療效[2]。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膠圈脫落、肛門疼痛等并發(fā)癥,進而影響到手術的順利進行?;诖耍疚囊詠砦以航邮茇搲何自委煹?10例內痔患者為例,就其并發(fā)癥護理方法及效果展開探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接受負壓吸引套扎治療的110例內痔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6例,女34例;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83歲,平均46.8歲;疾病類型:38例為單純內痔(25例為Ⅱ度,13例為Ⅲ度),72例為混合痔(29例為Ⅱ度,43例為Ⅲ度);痔核個數(shù):32例有1個或2個痔核,78例存在3個及以上痔核,另有5例患者并發(fā)乳頭肥大。所有患者經(jīng)臨床檢查得到確診。
1.2 治療方法:當患者入院后,讓其采取屈膝側臥的體位,將消毒鋪巾鋪好,并將肛窺器從患者肛門插入,將痔核暴露出來后,對直腸下端的痔核部位進行消毒,并向痔核表面伸入與套扎槍連接好的外源負壓吸引器,將壓強設置在0.06~0.07 MPa的范圍,當套扎管吸入痔核時,即可扣動套扎器的膠圈扣板,并緊靠痔核根部放置膠圈,隨后通過放負壓控制閥來將負壓消除,即可完成一次套扎,隨后依次開展下一次套扎工作直至結束。通常情況下,1次套扎的痔核數(shù)最好為2個或3個。手術結束后,對患者展開為期2~3 d的抗生素治療。
2.1 手術治療效果:本組110例患者中,其手術時間為5~20 min,平均9.6 min。1次治愈的有98例(占89.1%);術后出現(xiàn)外痔的有7例(占6.4%),在手術結束后的第2~3周切除外痔;另有5例(占4.5%)術后殘留內痔(其中2例內痔輕微殘留,經(jīng)保守治療后痊愈;3例痔核較大患者注射消痔靈,均獲得痊愈)。本組患者未有1例發(fā)生術后感染及出血。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3例(占2.7%)術后肛門嚴重疼痛、墜脹,通過服用止痛劑后,得到有效緩解;2例(占1.8%)暈厥,發(fā)生在手術結束后的1至3h內,主要由于患者年齡過大耐受不了疼痛再加之過早離床活動而引起的,在口服熱飲料以及臥床休息后,得到好轉;1例(占0.9%)膠圈過早脫落,由患者術后過早排便而引起;1例(占0.9%)術中痔核存在少量出血,通過對負壓進行及時調整并重扎后,有效止血。
3.1 肛門疼痛及墜脹護理:為防止患者肛門周圍出現(xiàn)持續(xù)性疼痛的情況,醫(yī)護人員就應當在齒狀線2 cm以上設置套扎點。本組患者中,3例術后肛門嚴重疼痛、墜脹,同時伴發(fā)肛乳頭肥大,并且齒狀線與套扎點非常接近。當發(fā)生上述癥狀后,護理人員應消除患者緊張、不安等不良心理,并通過讓患者聽音樂、看電視等分散注意力,并安排他們臥床休息。此外,還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大對患者的巡視力度,讓其服用氨酚羥考酮等止痛劑;②展開微波照射治療。借助微波的熱效應以及穿透性好、均勻加熱、殺菌速度快等優(yōu)勢,使局部組織的溫度快速上升,加快血管的擴張,在促進淋巴及血液循環(huán)的基礎上,將具備組織缺氧及淤血進行有效改善,從而緩解括約肌痙攣,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③藥物坐浴治療。為達到止痛消腫的目的,可讓患者在復方苦參湯中熏洗坐浴。待患者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后,方可辦理出院手續(xù)。
3.2 防止膠圈脫落的護理:大部分內痔患者在手術結束后,會感覺到肛門有墜脹感,且便意感強烈。為防止患者因過早排便而引起膠圈脫落,護理人員在手術的前1 d就需要給予患者半流質的食物,對于存在便秘的患者,還應讓其服用輕瀉劑將腸道排空,并在手術的前1 d晚上及手術當天清晨禁食,囑咐患者在手術結束后的24 h內盡可能不排便,同時將排便過早可能導致水腫、局部出血,情況嚴重時引發(fā)膠圈脫落等問題詳細講解給患者聽,并告知他們癥狀在2~3 h后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從而促進患者配合度的提高[3]。在本實驗中,有1例患者術后過早排便引起了膠圈脫落,導致手術失敗。
3.3 做好術中配合及負壓調節(jié)工作:考慮到負壓吸引器屬于一種外源性連接,因此,護理人員在手術過程中應認真配合手術醫(yī)師,對負壓進行適當調節(jié),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通常情況下,最適宜的負壓為0.06~0.07 MPa[4]。如果負壓過高,就會使得套扎組織過多,導致痔核出血等。本組患者中,1例負壓過高導致術中痔核存在少量出血,經(jīng)過調節(jié)負壓并重扎后得到緩解;而如果負壓過低,那么就會因為套扎組織過少而無法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
3.4 暈厥護理:患者施行負壓吸引套扎手術后,出現(xiàn)暈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患者由于不夠了解手術的具體過程及預后,會出現(xiàn)緊張不安、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②手術部位主要是由內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行支配,當神經(jīng)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就會引起內臟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從而引起休克及暈厥;③患者的疼痛耐受力不強,在手術過程中會受到機械刺激疼痛,進而導致暈厥[5]。在本實驗中,于術后1~2 h內發(fā)生暈厥的2例患者,其年齡均超過70歲,疼痛耐受力比較差。對于出現(xiàn)暈厥的患者,本院護理人員通過讓其采取平臥的休息方式,給予熱飲料及靜脈輸液操作,并按壓患者的人中穴,有效緩解了患者的暈厥癥狀。因此,為減少內痔患者暈厥出現(xiàn),護理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在手術前對患者展開密切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其出現(xiàn)面色蒼白、精神恍惚、頭暈及心悸等癥狀,應及時采取措施,先使其平臥,癥狀即可緩解。并耐心疏導,解釋手術的具體過程,消除其緊張狀態(tài),并盡量安排進行臥位手術。②對于老年患者,詳細詢問其病史,根據(jù)其一般情況和手術類別先準備好急救藥品,盡可能消除誘發(fā)因素,并對可疑患者進行心電監(jiān)護。③叮囑患者在術后必須臥床休息1~2 h,并以患者需臥床休息為依據(jù),合理分配手術時的床位。
對于內痔患者而言,負壓吸引套扎術是一項操作簡便、無需麻醉、費用低、療效顯著、術后無需換藥、造成的痛苦少的治療手段。而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及預后質量的改善,就需做好膠圈脫落、暈厥、肛門疼痛等并發(fā)癥的護理工作。
[1] 李仙麗,張鳴青.116例經(jīng)腸鏡負壓吸引套扎法治療內痔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7(9):2379-2380.
[2] 賈瑩.門診痔病人行自動痔瘡套扎術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4, 28(3):1124-1125.
[3] 何翠玲.內鏡下內痔套扎術的護理體會[J].內科,2010,5(4):441 -442.
[4] 姜志勇,劉福建,關航.內鏡下負壓套扎治療痔的探討[J].右江醫(yī)學,2012,40(6):811-814.
[5] 李少華,關健儀,陳凱嘉.負壓吸引套扎治療內痔病人并發(fā)癥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5):1163-1164.
R473.6
B
1671-8194(2017)14-0262-02
*通訊作者:E-mail: nzh2006742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