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上海,200032)
王秀薇 袁燦興△(整理)
·名醫(yī)遺著·
程氏《藏心方歌訣括選粹》選
——治腫、脹歌訣*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上海,200032)
王秀薇 袁燦興△(整理)
摘錄整理了中醫(yī)名家程門雪《藏心方歌括》中所編撰的關于中醫(yī)論述臨床各類腫脹病病因病機和治法、方藥的歌訣。
程門雪 藏心方 腹脹病 病因病機 治法 方藥 歌訣
程門雪(1902- 1972年),現(xiàn)代著名的中醫(yī)學家、教育家,畢業(yè)于舊上海中醫(yī)專門學校,解放前協(xié)助丁甘仁、丁濟萬致力于中醫(yī)??茖W校的教務、教學以及臨床,新中國成立后,擔任上海中醫(yī)學院首任院長,為新中國培養(yǎng)中醫(yī)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程氏不僅在中醫(yī)教育方面成績斐然,其在中醫(yī)學理論和臨床方面亦是造詣非凡。他博覽群書,記憶超群,喜將所讀之書,以癥狀為目,予以歸類并比對,更可貴之處,其將疾病之病機,所用之方劑自編成歌訣,利于誦讀和記憶,為后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中醫(yī)學資料。以下是我們在整理余氏小鴻所手抄之程氏《藏心方歌括選粹》時,輯錄關于治療腹脹證時程氏所編之歌訣,以饗各位讀者。
培養(yǎng)一法,補益元氣是也。招納一法,升舉陽氣是也。解散一法,開鬼門潔凈府是也。三法俱不言瀉,而瀉在其中矣。此癥虛居二三,實居六七,實邪為本,一攻劫自可獲效(編者按:此段選自喻昌《寓意草》)。
設遇脾失健運,腎虛水泛,與夫風寒相乘,肺氣不利而成者,鮮不為攻劫所誤也。肺氣虛便衰其營衛(wèi),失其治節(jié),護衛(wèi)衰,風寒得以外郁,治節(jié)失,濕熱藉以內傷,由是閉而不得,肺宗通調,下輸之道,其權已廢,無田榆泄,只得散越皮膚,再加瀉肺利藥以致陽愈下陷,陰愈上沖,故見腹脹氣急也。診其脈來弦數(shù)者,乃陰火上沖之明征也。其癥脈弦數(shù)鼓指,唇綿紅,舌灰白,寒熱咳嗽,氣急尿短,膚脹,散不散清,反甚,消導利水無效者,升陽益胃湯加黃柏主之。連服十余劑,逾后遍身發(fā)瘡癢,可見里蘊之熱,久被表寒外束,乃至內外交郁成毒,緣得開鬼門之藥,藉以宣散,不致內陷之明驗也。
唇黑傷肝;缺盆平傷心;臍出傷脾;背平傷肺;足底平傷腎。
唇黑傷肝臍出脾,背平傷肺總難醫(yī),缺盆平是傷心證,足底平為傷腎期。
遍身腫者五臟六腑各有見癥,故瀉肝瀉脾瀉肺瀉膀胱瀉大小腸之藥,間有取效之時。
鼓脹方治(《瘦吟醫(yī)贅》(編者按:薛褔撰述,見《冷廬醫(yī)話》卷二)
歌訣:鼓證濕邪入絡多,蜣螂延胡猩絳紗,川通米仁絲瓜絡,路路通同淡木瓜,陳香櫞皮干佛手,郁金遠志用相和。
注釋:消滯利水無益徒傷氣分,蜣螂二錢、延胡五錢、猩絳紗一錢,通草一錢、生米仁八錢、絲瓜絡一枚、路路通十枚、木瓜五錢、香櫞半只、佛手三片、郁金一錢、遠志八分,即此數(shù)味,出入加減,自能奏效。
見《杏軒醫(yī)按》詳手札所記。
歌訣:木瓜菊餅各三錢,一舒一斂用酒煎。梅占先春泡茶服,單腹重脹竟安全。
注釋:肝以斂為瀉,木瓜酸柔能于土中瀉木,更得酒力所以效也,梅占先春生發(fā)之氣,能舒肝醒脾,以花蕊數(shù)十朵泡茶,此杏軒自治其子單脹案也。經(jīng)數(shù)日,百藥無功至腹大如鼓堅硬如石,筋綻臍突,形銷骨立,行步氣喘,可云至重,乃以此法守服三日見動,旬余見效,匝月全消,何其神妙乃爾耶!程案言:其勢甚,時腹大如甕,及其消退,并無穢濁下,可見不是有形積滯,此點至堪注意。程謂是本身元氣,與此身為難,則意是而語病也。西醫(yī)謂單脹之筋綻臍突者,是肝作脹,與杏軒此治殊,合拍也。
若單腹脹,則中州之地久空,其四運之軸清者不升,濁者不降,互相結聚牢不可破,實因脾胃之衰微所致。而瀉脾之藥尚敢漫用乎?又腫病之可瀉者,但可施之西北及田野農夫之流,膏粱老少非所能受,凡用劫奪之藥,其始非遂消,其后攻之不消,再攻之如鐵石矣。不知者,以為何物,邪氣若此之盛,實則為猛藥所攻,即以此身之元氣,轉與此身為難,有如赤子盜兵、潢池驅良為寇之比也。
按:喻氏論單脹,不主攻瀉,與杏軒所言同也。又按,此癥極難見效,記此二者以備用待證。
歌訣:天仙藤散香附陳,木香烏木瓜草臻。紫蘇五葉姜三片,氣得通調脹自馴。
注釋:此本治子氣方,然膚脹屬氣者,不獨胎前有之,平人亦多,故此方之效亦廣也,又此方與治腳氣之雞鳴散相近,可資互證。
(益氣疏肺升陽降陰法《得心集》驗案)
歌訣:升陽益胃用六君,羌獨柴防芪芍均;酒連澤瀉同姜棗,疏郁舉陽而降陰(注釋一)。
滲泄過甚傷胃陽,中焦升降失其常。重渴其陽陽不化,小溲愈短腫愈張。疏肺必佐以益氣,降陰必主以升陽。四者缺一不為功,益胃湯中加柏良(注釋二)。
注釋一:加川柏酒炒一味,據(jù)得心所解,未及半夏一味也。小便不利用滲利更甚,腫脹用常法腫益甚,甚至氣愈促,腎囊腫亮如魚泡。此藥味滲泄過甚,胃陽下降至極,脾胃失健運之權,中焦無升降之機,降之又降,復益其陰,重渴其陽,陽愈不化,故愈利小便,溲愈短少,腫脹益甚也。疏肺不益氣,肺氣重虛,益氣不疏肺,抑郁不開,舉陽不降陰,陰火不伏降,陰不舉陽,陽愈下陷,四者兼一,備缺不可,以本方加黃柏一味,屢得大效,因著論已明其理云。節(jié)案語大意。
按:映廬闡東垣此法及本方之旨,極能深入顯出,唯未經(jīng)用過。記以待機。
注釋二:喻氏所謂招納一法,升舉陽氣是也,即是此方所本?!秲冉?jīng)》塞因塞用法,下焦虛乏,中焦氣壅,脅滿盛,散滿則益虛其下,補下則滿盛于中,不救其虛,且攻其滿,藥入則減,藥退已然,故中滿下虛,其病益甚不知疏。其中峻補其下,少腹則資壅,多用則宣通,下焦既實,中滿自除,此塞因塞用也。謝注謂,升陽益胃諸方即疏啟其中,以為峻補,其下張,本似未盡然,唯云少腹力微不克勝,病反張其勢,多服力長足以克制,則中焦健運,氣自宣通,則有合喻氏脾胃為本之論,其方為是理中一類耳。
歌訣:肝木拂郁脾土困,脹勢成于清濁混。名家治脹務通陽,內傷虛癥斯為本。腑陽不運臟真漓,通陽剛補四字穩(wěn)。劫奪都為有形設,無形氣陽不可用。禹余糧丸本局方,煖其水臟攻穢重。
注釋:若于滋陰藥中,少加桂附凝陰冱濁,非良法也。其意蓋為腎氣丸耳。此癥脈右澀左弦,始由脘痛貫脅,繼則腹大高凸,納少不運,二便難澀不爽,乃椂持縈慮太甚所致。先用禹余糧丸煖其水臟,攻其穢濁,候有小效,兼進通陽剛補。
附禹余糧丸。
歌訣:禹余糧丸主針砂,余糧蛇含石亦多。姜附青茴木香蔻,歸芎桂膝三棱莪。茯苓羌活白蒺藜。主治十水功無過。為丸食前溫酒下,淡食三月填勿差。
注釋:詳制分兩及方解見日記本中。每服三錢,不能酒者以白開水下之?!侗臼路健访f金方,多白術一味,極言其神驗,惟需淡食三月,不能淡食不如不服也。
歌訣:腹大蠱鼓瘀血壅,有形無形氣血觀。溫通正法大黃桃。肉桂椒目香櫞丸,腎氣湯治陰水濫。
注釋:治腫分有形無形,無形氣分,有形血分,此則血分有形之治也。桃仁、肉桂、制大黃、椒目、陳香櫞二兩,煎湯泛丸。又血蠱,面色痿黃,有蟹爪紋路,而胸腹不舒,時有口燥、胸緊脅脹、腹疼多怒、善忘諸象也。
按:余謂此與腎氣丸正堪作對,與禹余糧丸證方亦正堪作對也,必研究其異點,得其一,則獲其二矣。
海派中醫(yī)流派(丁氏內科)傳承研究基地建設項目——程門雪學術思想研究室(編號:ZY3-CCCX- 1- 1001);RBD的臨床辨證分型(編號:2014LP083B)
R249
A
1006- 4737(2017)04- 0060- 03
2017- 02- 28)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