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燦
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分析
李炳燦
目的 探究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蒙脫石散(思密達)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 60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思密達治療, 治療組采用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觀察分析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臨床癥狀消失及其體征消失時間、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均有改善, 治療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3.3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患兒的大便外觀恢復時間(3.12±0.42)d, 腹痛消失時間(1.71±0.29)d, 嘔吐消失時間(1.43±0.21)d, 退熱時間(25.43±6.93)h, 均短于對照組的(4.86±0.39)d、(2.69±0.27)d、(2.35±0.28)d、(33.21±9.32)h,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藥物治療后兩組患兒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藥物不良反應, 治療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3%低于對照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具有較大的意義。
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蒙脫石散;輪狀病毒性腸炎;臨床療效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導致嬰幼兒發(fā)生急性感染性腹瀉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 臨床上對該病無較為明確的治療方法, 主要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均是調整飲食、微生態(tài)制劑、支持治療、消化道黏膜保護劑以及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1-5]。為此,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照分析, 現(xiàn)將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排除標準:排除兩組患兒的藥物過敏史, 排除具有肝、腎、心腦疾病的患兒;納入標準:兩組患兒均符合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診斷標準。對照組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齡5個月~3歲, 平均年齡(2.2±0.3)歲;治療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齡4.5個月~ 3歲, 平均年齡(2.1±0.3)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首先對兩組患兒均進行進食指導、糾正酸中毒、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抗病毒和補液等治療。對照組采用思密達治療, 思密達:口服, 年齡<1歲患兒每次1/3袋, 1~3歲患兒每次1/2袋, 3次/d。治療組采用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 思密達的劑量和方法同對照組;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年齡<1歲患兒每次1/4 片, 1~2歲患兒每次1/3 片, 2~3歲患兒每次1/2片, 3次/d[2]。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觀察分析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療效評定標準[6]:治愈: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 糞便性狀和次數(shù)正常;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逐漸消失, 糞便性狀和次數(shù)具有明顯的好轉;無效:患兒的臨床癥狀未見消失, 糞便性狀和次數(shù)無明顯的好轉現(xiàn)象, 病情出現(xiàn)惡化等現(xiàn)象。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觀察分析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及其體征消失時間。③觀察分析兩組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兒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的治療效果均有改善, 其中, 對照組患兒治愈16例, 占53.33%, 有效6例, 占20.00%, 無效8例, 占26.67%, 總有效率為73.33%;治療組患兒治愈24例, 占80.00%, 有效4例,占13.33%, 無效2例, 占6.67%, 總有效率為93.33%。治療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 P<0.05 )。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及其體征消失時間比較治療組患兒的大便外觀恢復時間(3.12±0.42)d, 腹痛消失時間(1.71±0.29)d, 嘔吐消失時間(1.43±0.21)d, 退熱時間(25.43±6.93)h;對照組患兒的大便外觀恢復時間(4.86±0.39)d,腹痛消失時間(2.69±0.27)d, 嘔吐消失時間(2.35±0.28)d, 退熱時間(33.21±9.32)h;治療組患兒的大便外觀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嘔吐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63、13.55、14.40、3.67, P<0.05)。
2.3 兩組患兒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經(jīng)過藥物治療后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藥物不良反應, 其中, 對照組患兒出現(xiàn)惡心嘔吐3例, 皮疹3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6/30);治療組患兒出現(xiàn)惡心嘔吐1例, 皮疹0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1/30)。治療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4, P<0.05)。
病毒感染是引發(fā)兒童發(fā)生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 輪狀病毒的發(fā)病率最高,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會導致患兒的腸上皮細胞受到一定的損害, 壞死, 脫落以及絨毛受損等, 使腸內聚集大量的不能夠消化食物和未吸收的腸液, 影響患兒的微絨毛上皮細胞出現(xiàn)運動功能障礙, 增大患兒的腸液滲透壓力,引發(fā)患兒水樣腹瀉[3,7-10]。
臨床上采用的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可有效提高患兒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改善腸道內環(huán)境, 使得胃腸道菌群達到平衡,進一步的改善患兒的腹瀉癥狀, 促進腸細胞逐漸成熟, 修復腸黏膜生長和功能, 阻止致病菌的侵害, 改善免疫調節(jié), 加強患兒的抗感染能力[4]。思密達是一種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可提高患兒的腸黏膜的病原體抵抗能力, 改善患兒的消化道黏膜的覆蓋能力, 避免腸上皮細胞受到病原體的影響, 促進腸細胞的吸收功能, 減少患兒的分泌, 糾正腸細胞運動失調和水電解質紊亂, 有效的保障患兒的進食能力[11-15]。
結合上述研究, 采用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具有較大的意義, 可較好的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 縮短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及其體征消失時間, 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 降低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為該病患兒的治療提供較為科學的臨床價值, 值得臨床信賴。
[1] 歐陽娜, 羅勇, 林水庚.媽咪愛與思密達聯(lián)用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觀察.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6, 20(15):2045-2046.
[2] 聶磊, 孟慶云, 吳祥紅, 等.億活、思密達、葡萄糖酸鋅三聯(lián)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研究.醫(yī)學信息, 2016, 29(13):361.
[3] 王坤, 吳迪, 張丹.思密達聯(lián)合山莨菪堿保留灌腸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研究.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 10(11):164-165.
[4] 裴玉紅.思密達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66例療效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4, 24(5):2798.
[5] 李玉霞, 胡新房.更昔洛韋聯(lián)合思密達及媽咪愛對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5, 9(24):125-126.
[6] 徐風洲.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海峽藥學, 2012, 24(5):84-85.
[7] 王聯(lián)芳, 王寬鋒.應用思密達聯(lián)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3, 34(27):5605.
[8] 李學知.聯(lián)用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和更昔洛韋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效果分析.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 13(22):200-201.
[9] 李春鮮, 王亦武.更昔洛韋聯(lián)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60例療效觀察.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2, 41(9):896-897.
[10] 曹勤水.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的新進展.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2, 10(4):490.
[11] 丁淑艷.蒙脫石散在98例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中的療效觀察.北方藥學, 2012, 9(4):16-17.
[12] 何靜.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及護理干預.醫(yī)藥前沿, 2015,26(21):226-227.
[13] 劉東海, 劉小玲.媽咪愛與思密達聯(lián)用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婦幼保健, 2008, 23(20):2913-2914.
[14] 胡炳堂, 花懷珍.常樂康、蒙脫石散及補鋅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1, 9(5):747-748.
[15] 謝苛蔓.思密達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效果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 7(15):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55
2017-01-16]
526040 肇慶市端州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