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勉之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每名高中班主任也都希望“贏”在班級管理,盡快讓班級管理走上正軌。而要想取得一個好的開始,班級管理就要在“贏”上下功夫、做文章。“贏”這個字可以分解為5個部分,筆者借用此字,談一談自己在班級管理方面的一些心得。
一、“亡”——危機意識
高一的新生,有很多情況,比如他們進入新的校園,接觸到陌生的老師和同學,身份也由初中生變?yōu)楦咧猩?。有些同學進入高中成為了住讀生,覺得父母是山高皇帝遠;有些同學自己覺得已經成為大人了,模仿成人的一些行為;有些同學有著愿望實現(xiàn)的驕傲或是愿望未實現(xiàn)的落差……不管是外在環(huán)境的變化、生理變化還是心理變化,都容易引起他們的某些行為:抽煙、喝酒、打架等。當然這些現(xiàn)象,不僅存在于高一,高二高三也可能會出現(xiàn)。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都會有危機意識,會意識到學生極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我們只能未雨綢繆,引導在前,處理在后,重在引導與防范。在引導過程中,除了口頭教育,筆者還比較喜歡用新近發(fā)生的、有代表性的、最好近在身邊或引起大眾關注的新聞時事來說明問題。比如關于打架,我們觀看了《新聞1+1》留美學生打架被判刑的視頻,然后就此展開了討論,學生內心的觸動還是很大的。
不管怎樣,作為班主任要有危機意識,要采取一定的方式進行引導,雖然不能完全地、絕對地避免事件發(fā)生,但整體來說可以讓類似事件減少或程度減輕。
二、“口”——溝通
溝通是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是為了家校形成更大的合力。比如我們可以了解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情況,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知道家長的想法以及教育方向。我們有一些溝通方式,比如班會課上多種方式的交流,課后師生一對一的交流,家長會上的溝通,平時與家長的電話交流,建立微信群等等,這些雖是常規(guī)的交流方式,不過多數(shù)溝通交流是愉快的、有效的。
我們也要強調學生與科任老師要進行有效溝通,我們借用了我校劉老師的一句話:“你可以不聽我的,但一定要聽科任老師的?!钡拇_,班主任只有一個,可科任老師確有多個。學生與科任老師之間應該是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才有利于學生成長與學習,才能達到多方溝通的終極目標。
三、“月”——時間
時間方面,從宏觀角度來說,我們高一側重管理,高二過渡,高三側重學習。學習上的要求來說,高一進步一名,高二進步兩名,高三進步三名。我們希望的是:在時間的流逝中,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
具體來說,高一有效利用讀報時間:講自己的故事,心靈雞湯,新聞熱點,學生自己備課到講臺上給大家講題等等,只要正能量皆可。一天的時間要求,要求學生早上、中午提前五分鐘到校進班,晚自習提前十分鐘,當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提前,但還是有一部分同學可以做到,做到的同學都有獎勵。還有下午第四節(jié),有時是以課代表牽頭的學科知識競賽,有時是心理輔導。比如高一的學生不知道怎么學習生活,我們專門請了我校心理咨詢老師李老師給學生開展了一次有關價值追求的活動,李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輔導現(xiàn)場采用了有趣、多樣、有效的方法,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當時現(xiàn)場氣氛很熱烈,效果非常好。
任何一個人、一個團隊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地安排時間,充分、有效地利用時間,才能事半功倍。
四、“貝”——財富
學生在校園生活中要得到什么?我們要給予學生的財富有很多,下面兩點應該囊括其中。
承擔責任?!安灰砸?guī)矩,無以方圓?!眹袊ǎ矣屑乙?guī)。學校和班級都有自己的紀律要求。學生違紀了要主動擔責,作為班主任要因勢引導。筆者給學生講了蒙牛老總牛根生的事例。牛根生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講話“在責任面前,我們惟一的選擇就是負起完全的責任!”正由于勇于擔責才讓人更加地敬佩。德育工作中,我們也引導學生要勇于擔責。這樣,一來學生學會主動擔責,也有利于他們自身的成長。二來盡量避免以前出現(xiàn)的推卸責任的現(xiàn)象。學會承擔責任,這就是他們的財富之一。
獎勵。在高一新班級成立的時候,我們班分成了幾大部門,比如學習部、生活部、車管所等,各部門也就幾個人,部門有部長,有干事,這樣一來,學生有新鮮感,參與度很高,而且有任務的時候,直接將任務下發(fā)給各部門,完成的好的直接加分。部門之間進行綜合評比,每周班會課進行公布,沒有遲到的,提前到位的,衛(wèi)生搞得好的,得到老師表揚的等情況都加分,最后綜合得分高的小組進行獎勵。獎勵是有梯度的,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本書,自由活動時間,兩塊錢的紅包,發(fā)紅榜,和我打一次球,一次選擇座位的特權,自由選擇獎品等等。這些不同類型的獎勵對他們來說就是財富。
五、“凡”——平常心
引導學生要有平常心,平常心不等于不作為。而是既要積極主動,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從容淡定的自信心。勝不驕,敗不餒,這個方面可以給學生講很多故事。中國作家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但他自己說全世界有很多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作家,自己只是比較幸運的。錢鐘書與楊絳先生,終身致力于文學研究,取得很大成就,卻斷然拒絕國外媒體的采訪,只想平平靜靜地過自己的生活。還有我們熟悉的屠呦呦等等。這次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引導,學生同樣既需要這種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也很需要郎平的那份淡定從容。應該讓學生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淡然,失意夷然;不執(zhí)不固,不躁不厲。
有這樣一句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睂W生就是我們的哈姆雷特。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扮演讀者這一角色,用我們的愛心、細心、耐心去“解讀”學生,最終我們才會“贏”在班級管理,才會讓學生更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