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平+邱茂青
摘要:師生角色互換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很值得采取的一種教學嘗試,對于課堂教學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將結合實例談談師生角色互換——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有益嘗試。讓教師成為學生首先能夠讓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理解與體會他們的真實想法與感受,尤其是能夠更好地體會他們看問題的角度。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師生互換,高效課堂
師生角色互換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很值得采取的一種教學嘗試,對于課堂教學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讓教師成為學生首先能夠讓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理解與體會他們的真實想法與感受,尤其是能夠更好地體會他們看問題的角度。
一、讓教師成為學生
教師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與知識層面來衡量學生,那是非常不合適的。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知識層面還是思維體系上都非常有限,需要教師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指導。當教師成為學生后自然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與看待問題,能夠感受到學生在思維上產生障礙的原因。這能夠讓教師在今后的課堂上更有針對性地教學,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很有幫助?!皶r鐘問題”是研究鐘面上時針與分針關系的問題,如兩針重合、兩針垂直、兩針成一線、兩針夾角為60度等。在展開這個知識點的教學時我讓學生來做我的老師,跟我說說他們思考這類問題時的角度。在學生的“講解”下我首先知道,這類問題中時針和分鐘的數(shù)量關系可歸結如下:分針的速度是時針的12倍,二者的速度差為11/12。這個歸納非常準確,說明學生在這個知識點的掌握上是很準確的。隨后我列舉了一個思考問題,讓學生來幫助我解答。
例題1:從時針指向4點開始,再經過多少分鐘時針正好與分針重合?
分析:這個問題思維量很大,相對來說是具有較大難度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指導”我,我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對于這個問題的探究。隨后,不同小組的組長來給我講一下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思路。一個小組的思路如下:
解:鐘面的一周分為60格,分針每分鐘走一格,每小時走60格;時針每小時走5格,每分鐘走5/60=1/12格。每分鐘分針比時針多走(1-1/12)=11/12格。4點整時針在前分針在后,兩針相距20格。
所以:分針追上時針的時間為20÷(1-1/12)≈22(分)
這個小組得出的結論是非常準確的,然而,其他小組的“小老師”們卻沒有給我講明白。我看出來是他們對于這類問題的解題思路理解的不夠透徹,尤其是這類問題應當以哪個角度為切入點,學生還沒有弄清楚。這個換位過程非常有意義,不僅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也讓我看到了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漏洞,給我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二、讓學生成為老師
讓學生成為老師看上去似乎和讓教師成為學生是一樣的,其實不然,兩者的側重點不一樣。讓教師成為學生重在教師的個人體驗,旨在讓教師對于學生的思維過程與思維模式有更好的認知?!白钪祮栴}”一般是求最大值或最小值,課堂上我列舉了如下例題:
例題2:在火爐上烤餅,餅的兩面都要烤,每烤一面需要3分鐘,爐上只能同時放兩塊餅,現(xiàn)在需要烤三塊餅,最少需要多少分鐘?
分析:這個求最值問題并不難,生活化的題設也給學生的思考過程提供了好的基礎。我讓學生們獨立思考這個問題,然而讓準備好的同學作為老師給其他同學展開對于這個問題的講授。
學生講解:先將兩塊餅同時放上烤,3分鐘后都熟了一面,這時將第一塊餅取出,放入第三塊餅,翻過第二塊餅。再過3分鐘取出熟了的第二塊餅,翻過第三塊餅,又放入第一塊餅烤另一面,再烤3分鐘即可。這樣做,用的時間最少,為9分鐘。
這個學生的思路非常清晰,對于問題的邏輯思維也非常嚴密。學生和學生間的交流往往更容易,通過這位“小老師”的講授很好地給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這個角色互換過程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增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師生間的角色互換還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是很有意義的,這不僅有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構建,也能夠借助大家的智慧更好地展開對于問題的探究,是課堂上很值得采取的一種教學模式。“方陣問題”是指將若干人或物依一定條件排成正方形(簡稱方陣),根據(jù)已知條件求總人數(shù)或總物數(shù)。課堂上我和學生就兩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我首先引導學生一同對于“方陣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作出了梳理,可以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1、方陣每邊人數(shù)與四周人數(shù)的關系:四周人數(shù)=(每邊人數(shù)-1)×4;每邊人數(shù)=四周人數(shù)÷4+1。2、方陣總人數(shù)的求法:實心方陣:總人數(shù)=每邊人數(shù)×每邊人數(shù)
空心方陣:總人數(shù)=(外邊人數(shù))-(內邊人數(shù)) 內邊人數(shù)=外邊人數(shù)-層數(shù)×2
3、若將空心方陣分成四個相等的矩形計算,則:總人數(shù)=(每邊人數(shù)-層數(shù))×層數(shù)×4。這幾組關系的歸納總結是非常有意義的,不僅通過師生交流互動的模式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梳理,也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理清思路。
師生角色互換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很值得采納的一種有益的教學嘗試。它不僅能夠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與思維上存在的障礙,也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的解題技能與表達能力都得到良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