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以審判為中心改革下的檢察運行機制轉型

        2017-01-12 14:48:13盧樂云曾亞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3期
        關鍵詞:庭審審判檢察機關

        盧樂云,曾亞

        ?

        以審判為中心改革下的檢察運行機制轉型

        盧樂云1,2,曾亞1

        (1. 湖南大學法學院,湖南長沙,410082;2. 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湖南長沙,410001)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關鍵在實現庭審實質化。檢察機關作為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重要的參與者、推進者,應發(fā)揮訴前主導作用,加強審前過濾,強化庭審指控,完善訴訟監(jiān)督,推動案件繁簡分流,推進檢察運行機制從捕訴分立向捕訴合一、從三級審批向扁平化運行、從出庭宣讀式指控向當庭指證質證、從單純庭上對抗向庭前訴辯溝通、從單一式審判監(jiān)督向類型化審判監(jiān)督等方面轉型。

        以審判為中心;檢察工作;庭審實質化;認罪認罰從寬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一項重大司法改革決策,對促進嚴格司法,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實現司法人權保障具有重要意義。檢察機關作為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重要參與者、推進者,應科學把握“以審判為中心”的改革定位,明確符合改革意旨的工作要求,積極探索檢察運行機制轉型,穩(wěn)妥有序推進改革目標落實。

        一、“以審判為中心”的改革定位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確保偵查、審查起訴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的檢驗。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guī)則,嚴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審查、運用證據,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边@一重要論述是對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明確了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強調以審判為中心的核心是發(fā)揮庭審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庭審實質化。

        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相關工作,“兩高三部”于2016年10月聯合出臺《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2月出臺《關于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目的是通過改革,實現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控辯意見發(fā)表在法庭和裁判結果形成在法庭,確保庭審在刑事訴訟中的決定性作用。

        (一)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

        證據在法庭上出示、接受質證,是審判機關審查核實證據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但司法實踐中卻長期表現為“庭審調查時未貫徹直接審理原則,證據審查趨于形式化,庭審舉證質證趨于簡化”[1]。具體體現為證人一般不出庭而以偵查階段的書面證言代替原始人證,庭審舉證、質證以宣讀案卷材料為主要方式。推進庭審實質化,強調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剞q雙方證明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證據,都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對影響定罪量刑的關鍵證據和控辯雙方存在爭議的證據,應當進行單獨質證。控辯雙方只有在法庭上完整展示證據,對證據進行充分質證,才能確保法院對證據進行全面審查核實,保證證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證據在法庭的出示尤其強調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由法院直接審查原始人證、辨析書面陳述,以可視化、可質證確保證據審查的實質化。控辯審三方要積極推動落實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提高出庭作證率。同時,司法機關應為出庭作證人員提供相應制度保障,如對出庭作證的證人、鑒定人等給予專項經費補助,為證人提供必要的人身保護等。

        (二)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

        案件事實的查明依賴于庭審中對證據的采信,法官經過對證據的判斷進而形成對事實的認定。司法人員以往主要通過案卷材料來查明案件事實,“案卷筆錄不僅可以暢通無阻地成為法庭調查的對象,而且還可以直接成為法院裁判的根據”[2]。庭審淪為對偵查階段形成的卷宗和證據的確認過程,在查明事實、糾錯案件上的功能難以彰顯。以審判為中心,強調證據裁判原則,案件事實應通過法庭上控辯雙方對證據的質證、辯論得以查明和認定,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時不得認定犯罪事實。法院不能再直接將起訴指控的事實認定為案件事實,而應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調查程序以及控辯雙方相互質疑、反駁的辯論程序對證據進行親歷性審查,剔除與事實無關的證據,排除非法取得的言詞證據及不能補正的物證和書證,以經過法定程序審查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為確保證據經得起法庭審查,法院在庭前會議中聽取控辯雙方對案件事實證據的意見后,對明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可以建議檢察機關補充偵查或者撤回起訴,將“帶病”案件阻擋在法庭之外,使案件事實的認定符合客觀實際。

        (三)控辯意見發(fā)表在法庭

        控方辯方的充分對抗和相互抗衡是實現公正審判的基礎。傳統(tǒng)辦案實踐中,因刑事案件律師辯護率較低,大部分案件因缺乏辯護律師而尚未實現形式上的控辯對抗。加之庭審流于形式,案卷筆錄對法院裁決具有決定性影響,檢察機關移送的案卷材料不僅被推定為天然可采,而且具有較辯方證據更高的證明力,即使在有辯護人的案件中,辯護意見也難被法庭重視和接納。辯護是刑事訴訟構造的重要支點,缺乏辯護制度的有效支撐,等腰三角的訴訟構造無法建立,審判的中心地位自然無從談起[3]。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強調控辯雙方平等對抗,要求法庭充分聽取控辯雙方意見,依法保障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權。為此,一方面法院要保障辯方的辯護權。保障辯方在庭審中有和控方同等的發(fā)問、質證、辯論等訴訟權利,尤其保障辯護律師提出的申請證人出庭、申請調取新證據、必要時申請重新鑒定等權利。庭審中充分聽取控辯雙方的定罪量刑建議和意見,并在裁判中對建議和意見采納與否說明理由。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提高律師辯護率。擴大法律援助范圍,確保更多被告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落實擴展值班律師制度,維護更多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四)裁判結果形成在法庭

        對抗化、民主化的庭審程序使法官能夠根據經驗法則、邏輯規(guī)則和理性良心當庭形成內心判斷,作出對案件的正確裁判。以往庭審的走過場和形式化使法官難以在法庭上形成內心確信,裁判結果或通過事前閱卷作出,出現“先定后審”現象,或通過事后閱卷形成,導致法庭外各種干擾因素趁機介入。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下,實質化庭審可以基本保證法官心證在庭審中形成,因此應推進依法裁判的實質化,提高當庭宣判率。一方面,嚴格依法裁判。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綜合全案證據排除合理懷疑的案件,作出有罪判決;依據法律規(guī)定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案件,作出無罪判決;定罪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案件,應當按照疑罪從無原則,作出無罪判決;定罪證據確實充分,量刑證據存疑的,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認定。另一方面,逐步提高當庭宣判率,但應有所區(qū)分,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當庭宣判率而不加區(qū)分地對所有案件一律當庭宣判。對于控辯雙方爭議不大,案件事實、法律適用均較為清楚的案件,應當庭宣判;對于案情復雜、爭議較大、犯罪性質惡劣的案件,從案件實際以及確保判決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出發(fā),原則上無需當庭宣判。

        二、檢察工作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基本要求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措施對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在刑事訴訟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均提出了具體要求。檢察機關作為國家專門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在刑事訴訟中肩負多方面的法定職能,職能涉及訴訟全過程,改革對檢察工作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為適應改革要求,完成改革任務,檢察機關應在履職中突出把握好以下基本要求。

        (一)樹立現代司法理念

        原則和理念是制度的基礎。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不僅是制度機制上的變革,更是要求司法人員樹立與之相適應的現代訴訟原則和理念。檢察人員應通過現代訴訟理念的培育,不斷強化自身的職業(yè)信仰。其主要司法理念包括:(1) 證據裁判理念。證據裁判是刑事訴訟的基石,是偵訴審三環(huán)節(jié)統(tǒng)一適用的要求。檢察人員應牢固樹立證據裁判理念,按照裁判的標準和要求嚴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審查、運用證據。關注有罪、罪重證據同時兼顧無罪、罪輕證據,既審查證據的證明力也審查證據是否具有證據能力,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把證據裁判的要求貫穿辦案始終,確保每一起案件經得起法律檢驗。(2) 直接言詞原則。直接言詞原則要求裁判者在親自聽取控辯雙方、證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當庭口頭陳述和法庭辯論基礎上作出裁決[4]。檢察人員應推動證人、鑒定人乃至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在法庭上充分提出證據、發(fā)表意見,與辯方就事實、證據、程序、法律適用問題展開激烈爭論與交鋒,促進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3) 疑罪從無原則。檢察人員應堅持法定證明標準,當證據在數量上不足,質量上存在疑問或瑕疵,證據之間及證據與事實之間存在矛盾,不能排除合理懷疑,達不到證明標準時,作出疑罪從無決定,依法不予批準逮捕、不予提起公訴。在審判階段,因達不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證明標準,法院依照疑罪從無原則作出無罪判決時,尊重法院判決,不得以撤回起訴消解法院的無罪判決。

        (二)發(fā)揮訴前主導作用

        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要求偵查和起訴皆應面向審判、服從審判,接受法庭程序與客觀公正的檢驗。為了保證提起公訴的效果和質量,檢察機關應加強對偵查的引導和規(guī)制,發(fā)揮檢察在訴前的主導作用,將庭審對案件的證據要求、證明標準通過檢察中間環(huán)節(jié)傳導到對偵查機關移送起訴案件的要求上,促使偵查機關依法、及時、全面收集證據,引導偵查機關完善證據鏈條和證據體系。發(fā)揮訴前主導作用主要包括:(1)提示法律要點。每一刑事案件均存在實體和程序適用上的特點,檢察機關應細化不同類型案件審查的重點,提示偵查機關案件實體和程序要點之所在,使其圍繞要點有針對性地收集證據,準確適用程序。(2)構建證據收集指引。檢察機關應建立符合裁判要求、適應各類案件特點的證據收集指引,主動引導偵查機關在具體案件中按照庭審要求收集證據、構建證據體系,促使偵查人員逐步樹立庭審意識、確立證據裁判觀念。(3)必要時直接介入偵查。對重大復雜案件、爭議較大的疑難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堅持介入范圍適當、時機適時、程度適度原則。以參加偵查機關的現場勘查、檢查等活動、參加偵查機關組織的案件討論等方式介入案件;以提起公訴的證據標準,對偵查證據的收集、固定及保存提出意見;就法律適用問題與偵查機關進行溝通,確保法律適用的準確性。

        (三)加強審前過濾功能

        檢察環(huán)節(jié)是把守案件質量的重要閘門。檢察機關要在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下實現庭審上的精準指控,應充分發(fā)揮審前階段的過濾案件功能,將不符合法庭裁判標準的案件排除在審判程序之外,同時抓住審前有利時機,為出庭指控做好準備。加強審前過濾功能主要包括:(1)嚴把證據質量關。既要審查證據的證明力,更要審查證據的證明能力,以審判的要求對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予以全面審查。剔除與待證事實不相干證據,排除非法證據,補充證據內容,證據在質和量上達到確實充分的標準時才對案件進行起訴。(2)篩選刑事案件。對達不到法定起訴標準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防止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進入審判程序。對符合條件、沒有必要進入審判程序的案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有效調控進入審判階段的案件流量。(3)做好庭審指控準備。審前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出庭公訴時準確運用證據證明犯罪事實的前提條件。檢察官在對證人證言的印證性、鑒定意見科學性、偵查人員取證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時,要同時做好安排其出庭作證、接受質證的準備;對偵查卷內證據進行審查時,應運用前瞻思維,從偵查卷內證據如何向法庭舉證、質證和論辯來檢視證據,對主要證據、關鍵證據進行復核和固定,對易變、薄弱、瑕疵證據予以補強和固定。

        (四)強化庭審指控功能

        庭審的實質化使當庭指控的場域從以往的“風平浪靜”到現在的“瞬息萬變”,檢察機關成功指控的風險增大,當庭指控證實犯罪工作的水平也應隨之提高。檢察機關必須從以下方面進一步發(fā)揮在庭審中指控犯罪的主體作用:(1)庭前做好準備,保證庭審指控質效。對重大、復雜、敏感案件,做好庭前預測,擬定庭前預案,提前應對風險。利用庭前會議,加強與辯護人、法院的溝通,明確訴辯爭議焦點,解決有關程序性問題,確保法庭集中、高效審理。(2)推動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等出庭作證??剞q雙方對證人證言有異議,或者證人證言對案件有重大影響的,安排證人出庭作證;控辯雙方對鑒定意見有異議,必要時安排鑒定人出庭作證;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安排有關偵查人員出庭說明情況。(3)提高當庭示證質證、發(fā)表公訴意見和辯論能力。根據案件特點和庭審實際,圍繞構成要件、案件爭議焦點合理安排示證順序;質證目的明確、邏輯清晰,圍繞案件事實和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進行;圍繞控辯分歧焦點,運用事實證據、法律規(guī)定和刑事政策,客觀公正地發(fā)表公訴意見;對辯護意見進行針對性答辯,做到有條不紊,有理有據。

        (五)完善訴訟監(jiān)督職能

        檢察機關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jiān)督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基本原則。首先,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要求將偵查監(jiān)督融入引導偵查之中。通過提前介入偵查發(fā)現違法行為,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剖析原因、解決問題,促進偵查工作圍繞庭審、按照審判的標準進行。其次,“以審判為中心”與檢察機關對審判活動的監(jiān)督不僅不矛盾,還對檢察機關的訴訟監(jiān)督提出了更高要求[5]。審判中心下應防止“已經開始呈現出來并在實踐中將逐漸膨脹的法院中心主義、法官中心主義傾向”[6],尤其隨著法官辦案責任制改革的推行,法官獨立性增強,法院內部的監(jiān)督約束減少,因此審判監(jiān)督仍有存在必要。檢察機關既要發(fā)揮審判監(jiān)督對維護國家法律統(tǒng)一正確實施方面的保障性作用,又要尊重維護審判權威,科學把握監(jiān)督時機,調整監(jiān)督權行使方式,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監(jiān)督。第三,通過保障訴訟權利實現對訴訟活動的反向監(jiān)督。檢察機關應當暢通救濟渠道,對訴訟參與人提出的申訴、控告及時審查,認真核實。對情況屬實的采取發(fā)出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或意見書等措施,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對違法行為嚴重、涉嫌職務犯罪者,移送相關部門立案偵查。

        (六)推進案件繁簡分流

        “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的核心是庭審實質化,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刑事案件都需要或都應當實行庭審實質化的審判”[7]。在每年數百萬案件的刑事訴訟中,每一起案件均要經過證人出庭、控辯雙方在法庭上辯論交鋒,既不現實也無必要。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必須完善案件繁簡分流機制,實現“簡案快辦”“繁案精辦”,保證更多辦案力量和精力投入到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中。檢察環(huán)節(jié)處于刑事訴訟中“承前啟后”的階段,在推進案件分流、調控案件流量上能發(fā)揮重要價值。一方面檢察機關應推進速裁程序改革,對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輕微刑事案件實現快速審理,建立起速裁程序、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有序銜接的多層次刑事訴訟體系。另一方面應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的,審前達成控辯協(xié)商后,可以簡化審查報告、減少審批程序,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簡易審審理。實行認罪與不認罪相區(qū)別的出庭公訴模式,對被告人認罪的案件,可以簡化或不再進行法庭調查和辯論程序;對于被告人不認罪案件,則強化庭前準備和當庭訊問、舉證、質證和辯論。

        三、審判中心下的檢察運行機制轉型

        面對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檢察機關應結合正在進行的司法責任制改革,從機構設置、內部運行、庭審指控等方面,改革完善檢察權運行機制,不斷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促進改革目標的實現。

        (一)從捕訴分立轉向捕訴合一

        現行捕訴分設模式使檢察機關沒有形成一體工作機制,審前追訴程序常處于整體斷裂狀態(tài),偵查監(jiān)督效果大打折扣。在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與司法責任制改革并行推進背景下,為增強指控力量,有效監(jiān)督偵查,提高司法效率,落實司法責任,應實行“誰批捕,誰起訴”的捕訴合一模式。

        捕訴合一能有效形成偵訴追訴合力,促進以公訴為主導的大控方格局形成。公訴與偵查之間存在天然的親和性,偵查的根本目的就是為起訴作準備,但捕訴分設割裂了檢察機關的全程引導和監(jiān)督,公訴部門難以及時有效引導、監(jiān)督偵查。實行捕訴合一后,案件進入批捕環(huán)節(jié),檢察人員就能及時對存在的問題做出反應,通過動態(tài)監(jiān)控、全程引導、以批捕權和公訴權的雙重制約,促使偵查機關及時、合法、全面收集證據,既能提高偵查監(jiān)督效果,又有利于大控方刑事追訴格局的形成。

        以捕訴合一提升辦案效率,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捕訴分立導致人員分流,加劇案多人少矛盾,且對同一案件重復閱卷、審查、取證、制作審查報告等,造成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同時,實踐中批捕和起訴之間對接不到位致使偵查監(jiān)督脫節(jié),審查起訴階段退回補充偵查率居高不下,產生對犯罪嫌疑人的超期羈押期問題。捕訴合一后,在受理提請批準逮捕時,負責審查起訴的人員就進入偵查監(jiān)督的角色,對在批捕時已經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案件,做出批捕的同時便可提起公訴。這樣不僅提高了辦案效率,還能壓縮犯罪嫌疑人被羈押時間,保障其合法權益。而對證據不足案件,則可及時要求偵查部門進行補充偵查,抓住最佳補證取證時機,從源頭提高案件質量。

        以捕訴合一促進司法責任制的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的關鍵是將司法權真正放給檢察官,確?!罢l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目標的落實。在捕訴分立機制下,由于審查批捕和提起公訴有著不同證明標準,雙方可能因行為標準的不同出現相互推責情形,導致責任認定存在變數。實行捕訴合一后,由于審查批準逮捕和審查起訴由同一檢察人員承擔,無推卸責任對象,必然促使檢察官謹慎行使職權,認真履行職責,促進司法責任的落實。

        (二)從三級審批轉向扁平化運行

        傳統(tǒng)檢察管理模式為三級審批制,即“檢察人員承辦,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金字塔似的科層式管理模式具有典型行政化特征,使檢察工作一直面臨著司法屬性和辦案方式行政化的矛盾,出現難以明確辦案責任主體、難以追究辦案責任等問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對案件質量提出了高要求,檢察機關傳統(tǒng)優(yōu)勢減弱,辦案任務增多,指控風險增大。因此應當明確辦案責任,強化檢察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辦案質量。檢察機關應以員額制司法責任制改革為契機,積極推行司法扁平化管理,落實辦案責任,實現權責統(tǒng)一。

        在案件辦理上,采取分案辦理模式。即采用員額檢察官和主任檢察官辦案組的方式,將一部分案件直接交由員額檢察官辦理,一些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交由主任檢察官辦案組辦理。員額檢察官獨立辦案、獨立負責,在授予的權限內自主決定對案件的處理。主任檢察官辦案組是由多名員額檢察官組成,其中一人擔任主任檢察官,辦案組的員額檢察官對自身審查事項負責,且必須有自己的意見;主任檢察官對辦案組的指導著重于法律適用的統(tǒng)一,如果主任檢察官不同意辦案組員額檢察官的意見,可以行使審批權來進行更改,辦案組員額檢察官應當予以遵從。

        在審批權限上,適當放權于員額檢察官。將傳統(tǒng)三級審批制進行改造,對部分案件取消審批權,由員額檢察官自行決定;對部分敏感特殊案件取消中間審批環(huán)節(jié),直接報檢察長決定,或者采取備案制形式。適當放權于檢察官,既能解決大量案件因審批而積壓的現實問題,提高訴訟效率,也理順了權責認定,確保案件質量的提升。

        在素能培養(yǎng)上,造就一批專家型、專門型人才。檢察機關應當高度重視員額檢察官的教育培訓工作,拓寬員額檢察官的知識結構和專業(yè)化水平,注重因材施教,培養(yǎng)一批有深厚法學理論功底、豐富工作經驗,在系統(tǒng)內外有較高聲望、較大影響的專家型人才,培養(yǎng)一批擅長辦理某類案件的專門型人才,打造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精英化的檢察隊伍。

        (三)從出庭宣讀式指控轉向當庭指證質證

        在庭審上通過宣讀證人證言和出示相關物證、書證等來指控犯罪是檢察機關的慣常使用方式。而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下,證人鑒定人出庭率、律師辯護率逐步提高,庭審的對抗交鋒更為激烈,公訴人在庭審過程中必須緊緊圍繞起訴書的指控,全面履行舉證責任。為此,檢察機關應由過去的宣讀式出庭指控模式,轉向由公訴人統(tǒng)領偵查人員、技術人員、鑒定人員、專家輔助人員以及證人等出庭指控犯罪,進行法庭質證。

        從宣讀案卷筆錄中的言詞證據指控犯罪,轉向安排證人、鑒定人等出庭作證。公訴人應提前做好證人等出庭準備工作,落實對證人的保護,庭上通過運用精湛的詢問技巧,輔之實物型和科學型證據,促使出庭的證人、鑒定人只能客觀地提供證言,確保庭審中言詞證據的客觀性、真實性。

        從以書面證言輔助實物證據的出示,轉向安排關系人當庭對實物證據進行辨認和陳述。實物證據的舉證應優(yōu)先出示證據原件,對實物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存在異議時,公訴人應當安排實物證據的持有者、目擊者、提取者、保管者等人出庭作證,當庭對該證據的真實性和同一性做出辨認,對該證據的收集、提取、保存等過程的合法性提供證言。

        從在庭審上宣讀證據的合法性,轉向安排偵查人員出庭對取證情況進行說明。當辯方提出排除非法證據的請求,而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時,安排證據的收集、制作或保全的偵查人員直接出庭,接受法庭的調查。實踐證明,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在規(guī)范偵查活動、查明案件事實真相和保障程序公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從公訴方為主導的舉證模式,轉向控辯雙方對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等進行交叉詢問、質證?!霸憜柋挥鳛榘l(fā)現真實的利器,檢辯雙方可以透過直接問答過程來確保證言的真實性,并且呈顯對己造有利而對他造不利的事實”[8]。公訴人應當改進舉證質證方式,提升交叉詢問能力,精心制定詢問和答辯提綱,發(fā)問時抓住重點、直擊要害、直揭真?zhèn)危霈F庭審突發(fā)情況時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靈活應對。

        (四)從單純庭上對抗轉向庭前訴辯溝通

        由于控辯雙方在訴訟中是相互對抗的角色,加之控方為國家權力機關而辯方為“當事人”的不同訴訟地位,在傳統(tǒng)訴辯關系中,檢察官常視辯護律師為對立者,對其保持戒備或輕視心態(tài),在辦案過程中不愿或不重視與辯護律師的溝通交流。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下,檢察機關應以完善訴辯協(xié)商、溝通模式為突破點,推進新型訴辯關系的建立。

        探索控辯協(xié)商機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能實現案件繁簡分流,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為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實現創(chuàng)造條件?!翱剞q協(xié)商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一個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只有經過控辯協(xié)商,控辯雙方才能對量刑從寬和程序從簡的建議達成合意”[9]。對于犯罪嫌疑人自愿認罪、同意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檢察官可以提出具體量刑建議及程序適用建議,并就此與辯護律師及犯罪嫌疑人進行協(xié)商,向犯罪嫌疑人釋明法律政策、相關法律后果??剞q雙方通過協(xié)商合作,充分交流,促使犯罪嫌疑人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協(xié)商結果,實現認罪案件快速、正確地 辦理。

        完善聽取律師意見制度。辯護律師能敏銳發(fā)現案件疑點和漏洞,認真聽取律師意見,能促進檢察機關把好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及法律適用關。檢察機關對律師提出的無罪、罪輕或者減免刑事處罰、無羈押必要等意見,應及時進行審查,充分尊重律師的合理意見;對律師提出的偵查行為違法、證據真實合法性存疑的意見,應認真核實及時回饋,必要時以書面形式進行回饋。

        通過庭前會議加強與辯護律師的溝通協(xié)商。庭前會議承載著公正與效率兩大價值,發(fā)揮著資訊交流、確保庭審實質化、程序分流等基本的制度功能[10]。檢察機關及公訴人應緊緊抓住庭前會議交流機會,聽取辯護人意見,全面了解和分析辯護意見和辯護策略,明確雙方爭議焦點。尤其是要重視辯護人提出的非法證據排除意見,正確區(qū)分非法證據與瑕疵證據,力爭在庭前解決非法證據排除問題。在庭前會議后,更要注意根據辯護方提供的新情況,查漏補缺,做好證據補強和庭審預案的調整完善等工作。

        (五)從單一式審判監(jiān)督轉向類型化審判監(jiān)督

        檢察機關的監(jiān)督審判既是法律監(jiān)督機關的職責之所在,也有審判中心下防止“法院中心主義”“法官中心主義”的現實需要。隨著刑事案件繁簡分流體系不斷完善,未來刑事案件將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及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構成認罪與不認罪案件的雙重處理機制。檢察機關應改變不加區(qū)分案件類型的監(jiān)督模式,探索與之相適應的類型化審判監(jiān)督方式,區(qū)分不同案件的監(jiān)督時機、監(jiān)督重點、監(jiān)督方式,實現審判權與審判監(jiān)督權的自洽運行,在維護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統(tǒng)一正確實施的同時,又不影響法院獨立審判和正常審判秩序。

        對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審前控辯雙方達成協(xié)商合意后,庭審時可不再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院僅對被告人自愿性、認罪認罰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在控辯合意達成的具結書基礎上作出裁判。此類案件以效率為價值取向,一定程度上是“法院讓渡部分司法權以實現司法效率的提升”[11],刑事定罪活動的重心由審判轉移至審判“前”,法院更多為對審前結論的審查、采納及改變。因此,檢察官應把主要精力放在量刑建議是否被法院改變的監(jiān)督上,在法院突破原有量刑建議給予被告人大幅度量刑優(yōu)惠或加重被告人刑罰時,及時了解原因,依法進行監(jiān)督,保障控辯協(xié)商成果的有效性。

        對于被告人不認罪、按照普通程序進行庭審實質化審理的案件,對審判活動的監(jiān)督應更加關注庭審,圍繞是否遵循庭審中心原則展開監(jiān)督。檢察官應通過當庭訊問詢問、舉證、質證和辯論,從認定事實、采信證據、適用法律、程序運行等方面對裁判決定的程序和實體是否合法進行全面監(jiān)督審查。對確有錯誤的刑事判決和裁定依法提起抗訴,保證抗訴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同時,通過糾正審理違法、情況通報或聯席會議等方式,從多種途徑開展審判監(jiān)督。

        [1] 龍宗智. 庭審實質化的路徑和方法[J]. 法學研究, 2015(5): 139?156.

        [2] 陳瑞華. 案卷筆錄中心主義——對中國刑事審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 法學研究, 2006(4): 63?79.

        [3] 謝登科. 論“審判中心主義”下辯護制度改革[J]. 知與行, 2016(1): 104?108.

        [4] 汪海燕. 論刑事庭審實質化[J]. 中國社會科學, 2015(2): 103?122.

        [5] 葉青.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之若干思考[J]. 法學, 2015(7): 3?10.

        [6] 苗生明. 構建以公訴為主導的刑事指控體系[J]. 國家檢察院學院學報, 2016, 24(1): 15?19.

        [7] 顧永忠. 關于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建議[N]. 法制日報, 2016?1?20(3).

        [8] 林鈺雄. 刑事訴訟法(下)[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165.

        [9] 朱孝清.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幾個問題[J]. 法治研究, 2016(1): 35?44.

        [10] 陳衛(wèi)東, 杜磊. 庭前會議制度的規(guī)范建構與制度適用——兼評《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2款之規(guī)定[J]. 浙江社會科學, 2012(11): 33?45.

        [11] 李本森. 我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研究——與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審理程序之比較[J]. 環(huán)球法律評論, 2015(2): 111?124.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secutorial operating mechanism under the trial-centered reform

        LU Leyun1, 2, ZENG Ya1

        (1. Law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2.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Procuratorate, Changsha 410001, China)

        The key to the trial-centered reformation of litigation system is to realize the substantiation of court hearing. As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and facilitator of the reform, the procuratorate should update judicial principles, play the key role in the pre-trial procedure, examine the cases actively, make the charges effectively, supervise the judg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streamline legal proceedings by sorting between complex and simple legal cases. The procuratorate should transform operating mechanism from dividing the Departments of Reviewing & Approving Arrest and the Department of Reviewing Charges to combining the two of Departments, from three-layer examination system to putting flat management, from charging by presentation to testifying in court, from confronting in court to communicating in the pre-trial procedure between the accuser and the defender, from single trail supervising mode to classifying the trail supervising mode.

        trial-centered doctrine; procuratorate; the substantiation of court hearing; plea bargain

        [編輯: 譚曉萍]

        D915.3

        A

        1672-3104(2017)03?0049?06

        2017?01?24;

        2017?03?29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反腐敗立法與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研究”(14AZD013);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理論研究課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與檢察工作模式的轉型”(GJ2015A03)

        盧樂云(1962?),男,湖南桃江人,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刑事訴訟法,檢察制度;曾亞(1990?),女,湖南望城人,湖南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刑法

        猜你喜歡
        庭審審判檢察機關
        民事庭審優(yōu)質化的標準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jiān)督權的法理闡釋
        七十年前那場文明的審判
        消失中的審判
        政法論叢(2015年5期)2015-12-04 08:46:28
        未來審判
        小說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45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自動到案后僅在庭審時如實供述能否認定自首
        行政公益訴訟庭審應對的探索
        言語主體與庭審轉述行為主體的多元同現
        中國修辭(2015年0期)2015-02-01 07:07:17
        色窝窝在线无码中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无码 人妻 在线 视频|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久久综合成人网| 亚洲最大日夜无码中文字幕| 依依成人影视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乱码熟女人妻水蜜桃| 97色在线视频| 丝袜美女美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点|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性色av| 森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四虎欧美国产精品| 日本岛国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18禁黄久久久aaa片|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日韩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50岁熟妇的呻吟声对白| 久草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不卡|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色爱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亚洲天堂一二三四区在线|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天干天干啦夜天干天2017| 911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日韩久久一级毛片| 日韩av中文字幕少妇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