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朔
【摘 要】本文論述了《問題系統(tǒng)引導教學法》的效果及操作,是實際教學中的總結。
【關鍵詞】問題系統(tǒng)引導學習法;高中數學;實驗
基于問題系統(tǒng)引導學習法是近幾年來受到廣泛重視的一種學習方式,它突出強調學生是自己知識的建構者,通過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主動進行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并依托“學習共同體”的合力,不斷構建自己的寬厚而靈活的知識基礎,發(fā)展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包括問題解決、創(chuàng)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自我反思等),成為自主的學習者和有效的合作者。這種學習方式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與當前新課程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一、實驗介紹
中學數學《問題系統(tǒng)引導教學法實驗》是一項關于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及課堂結構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實驗,其基本理論是全面落實數學問題系統(tǒng)、目標與檢測、自學、情感等四個因素,以擴展數學習題的功能,充分發(fā)揮教與學的內在功能,其指導思想是把統(tǒng)編教材轉化為一個科學的、生動的、富有啟發(fā)性和導向性的問題系統(tǒng)組成的、符合該年齡段中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水平、直接為教與學服務的實驗教材,并由此去轉變規(guī)范教與學的方法,優(yōu)化數學教學的基本因素,把數學教學變成數學活動的教學,而不僅僅是活動結果(知識)的教學,實現(xiàn)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負擔輕,速度快,容量大,效果好”的教學目標。
二、教案本與問題系統(tǒng)引導教學 現(xiàn)行高考的知識點取于教材,但題型及解題方法在教材中是難見的,就是說對教材全部熟練,高考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績,問題系統(tǒng)引導教學法就是針對這個脫節(jié)而進行的。實驗所編教案本的使用離不開教材,因為教材的解題方法和定義是絕對權威的,以學生為主體,個個問題讓學生動筆動腦,教師只對學生作引導,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且對學生的負擔和教師的工作量大大減輕和減少。如:《基礎知識復習》,這課前問題是以填空題出現(xiàn)最好;大題和難題要加一些解答過程;選題量可多而易;在教材編寫中,第五章——不等式就當今數學熱點問題加入了不等式證明的放縮法和換元法,還加入了柯西不等式的應用,并列舉了一些應用題。在數列這章教材中,相應側重了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混合求和運算,增加了簡單的遞推數列。
三、實驗操作情況
高中數學問題系統(tǒng)引導教學法的實驗主要是如何用好教案本,它不同于復習資料,也不同于教材(課本),我們是這樣使用它的:
(一)課前把它當預習本,要求每個學生閱讀教材后,能正確填寫教案本中的復習和概念的填空,并適當抽查學生的進度,如遇難題可暫停等到上課時再做。有了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就非常順利且效果良好,并使課堂氣氛活躍。
(二)課堂中把它當作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課堂練習,教師課前熟悉這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教學內容,并要有節(jié)制地穿插一些相關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其味無窮;但又不超過教案本的內容,否則會造成誤為數學深奧無比。以問題系統(tǒng)引導為主,圍繞教育實驗目的,使教學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三)課后把它當作練習本,因為課堂中不一定把每節(jié)課處理完,有些題型在進行系統(tǒng)訓練時,插入的各種題型可能較多,也可能是本節(jié)課內容多,總之,教案本后有一些習題是留給學生課后去作的;所以,它是課后的練習本。
四、實驗總結
實驗進行過程中,取得了相當滿意的效果,這當然也取奪于我校學生有良好的素質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效果在以下兩方面:
(一)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問題系統(tǒng)引導教學法的實驗,主要引導了學生的自覺學習習慣,因為每節(jié)課都要學生預習,學生只有預先閱讀教材后,才能正確填寫教案本,填寫完教案本后,等于做完課本中的容易練習,這樣,一節(jié)課后,有許多練習可以不必作了,對教材中的習題讓學生自己去做,如果學生已經會了,就可以不必去做了,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就必須多加強教材習題訓練,否則,他的考試成績就差。這樣,有了教案本,我的備課工作量減少了,作業(yè)批改量也減少了許多。
(二)成績提高幅度大
在單元測驗中,競有許多人次能得高分,這是我這幾年教學中,少有遇見。
五、實驗的發(fā)展
有人說,高三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弄不好會搞砸的,別前功盡棄了;現(xiàn)在已進入高三年級,高三年級雖不同高一、高二年級有那么多新課程,但我們已作好了繼續(xù)實驗的準備,相應編好了高三教學用的數學專題講座。只要實驗對我們有利,對教學有利,受廣大師生的歡迎,我們就把它堅持下去,毛主席說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對問題系統(tǒng)引導教學法實驗,我校領導和教師大力支持,只要我們有恒心,有信心,我們的實驗就會成功的。
在基于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中,問題提出后不能放任自流,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貫穿始終,但更要突出學生主體與操作,學生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現(xiàn)”過程,其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錯誤?;趩栴}式學習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復雜的、實際的問題,使學習者建構起寬厚而靈活的知識基礎,發(fā)展有效的問題解決技能,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梁瑞儀.基于問題系統(tǒng)引導學習法學習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1(6)
[2]梁貫成.認知科學、建構主義與數學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貫忠喜.“問題解決”—數學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中小學教材教學,2001(18)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