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麗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01)
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門旁腫瘤的手術配合
匡 麗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01)
總結了48例后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治療腎門處腫瘤的護理配合。主要包括周密的術前準備,掌握各種腔鏡器械的性能及使用;合適的手術體位,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和無瘤技術,關注手術進程,密切配合。認為良好的手術護理配合能有效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
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腎門旁腫瘤
近年伴隨著電外科產品的飛速發(fā)展,腹腔鏡技術逐漸熟練和經驗不斷積累,微創(chuàng)技術開展較為成熟,具有手術視野清楚、損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已經被外科醫(yī)生廣泛使用,但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手術技術難度大,過程復雜,對護士的手術配合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切除靠近腎門的腫瘤,靠近腎蒂,容易損傷周圍血管,對手術配合要求更高。本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因腎門處腫瘤行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手術共48例,現將手術配合體會做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共行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門處腫瘤48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齡31~64歲,平均47.2歲。左腎28例,右腎20例。術前準備同常規(guī)手術,所有患者均需做中腹部+盆腔CT平掃+增強,CTA,CTV,CTU了解腎門血管走形及腫瘤侵犯范圍,判斷腫瘤切除可能性。48例術畢均行腹膜后引流,恢復良好。
建立操作通道,腋前線12肋緣下1 cm處作1.5 cm橫切口,鈍性分離進入腹膜后腔間隙手指向腹側推開腹膜,游離部分腹膜后脂肪置入自制氣囊,向其內沖入500 mL氣體,保持5分鐘,置入12 mm撬卡,髂嵴上3 cm作橫行1 cm橫切口,穿刺入10 mm撬卡,置入鏡頭,腋前線平12肋下1 cm穿刺入12 mm撬卡,平髂前上嵴腋后線取0.5 cm切口,置入5 mm撬卡,置入腔鏡器械。
游離腎臟,用電鉤打開腎周筋膜及腎周脂肪囊,游離出腎動脈及腫瘤組織,阻斷腎動脈,距腫瘤邊緣0.5 cm剪開腎被膜,向下切除腫瘤及部分腎組織,靠近腎門處緊貼血管壁將腫瘤完整切除,用3-0可吸收線縫合腎盂,用1-0可吸收線縫合腎實質,開放腎動脈。將切除部分置入取物袋,由腋后線切口取出。
48例手術均成功,無中轉開放,平均手術時(100.2±47)min,平均術中失血量(138±74.2)mL,平均熱缺血時間在(25.1±3.8)min,其中2例雙支動脈者術中放置2個阻斷鉗分別予以阻斷,未出現腎門血管損傷,平均留置引流管天數為(6.1±1.5)d,平均住院時間為(12.2±5.2)d。術后無出血、尿漏等并發(fā)癥。
患者評估,術前一日查閱電子病歷,了解患者相關資料,做到心中有數,術前訪視,與其溝通,告知手術室相關環(huán)境、手術大概步驟等做好心理護理,確保患者情緒平穩(wěn),積極面對手術。
環(huán)境準備,安排層流手術間,室溫保持在22~25℃,濕度40~60%。
儀器及無菌物品準備,腔鏡系統一套、氣腹機、電刀、超聲刀機器、泌尿科腹腔鏡器械1套(內含三葉檔、直角鉗)、敷料、血管阻斷夾兩個,超聲刀頭,取物袋,1-0、3-0可吸收縫線。
2.2.1 巡回護士配合
(1)體位管理,患者入室后,三方核查后,于健側上肢建立靜脈靜脈。麻醉插管后,頸內靜脈置管,留置導尿管。安置健側臥位,對準腰橋,腰下墊一對折聚氨酯墊,腋下一拳距離墊長條聚氨酯墊,固定患側上肢在托手架上,上肢外展不超過90度,搖起腰橋,抬高約10 cm,綁手帶固定肩部及髖部,上腿伸直,下腿屈曲,兩腿之間置軟枕。導尿管及尿袋置于腹側,便于術中觀察尿色及尿量。皮膚避免與金屬接觸,以防術中使用電刀引起灼傷[1]。
(2)儀器設備管理,腹腔鏡攝像系統置患者腹側偏頭側,位于主刀者視線正前方。超聲刀、電刀主機及吸引裝置置于患者背側偏頭側,電刀負極片貼于患者肌肉豐滿處,垂直于身體的縱軸,調整電切功率為45 W/s,電凝功率為45 W/s,噴凝時電凝功率調至60 W/s,連接各種管道,術中CO2氣腹壓力小于12 mmHg,開始進氣時流量要小。
2.2.2 器械護士配合
(1)器械護士備齊手術器械。提前30 min洗手上臺,清點物品,安裝腔鏡器械,檢查性能,協助鋪單,連接各種管線并妥善固定,以備用。
(2)建立操作通道,遞刀切皮,18號橡膠尿管和6號半手套自制擴張器,50 mL注射器,注氣500 mL,保持5分鐘后抽出。逐步遞12 mm撬卡兩枚,遞5 mm,10 mm撬卡各一枚,置入鏡頭、吸引器、操作鉗、電鉤。
(3)游離腎和切除部分,遞分離鉗、超聲刀、電鉤。分離好腫瘤和腎動脈后遞阻斷夾。開始阻斷計時,為縮短腎臟熱缺血時間,須在30 min內切除腫瘤,因切除腎門處腫瘤時,容易損傷腎門血管,因此器械護士須集中精力配合手術。腫瘤切除后,吸引器吸盡血液,電棒噴凝止血,用3-0可吸收線縫合腎盂,用1-0可吸收縫線縫合腎實質。松開阻斷夾,查看創(chuàng)面出血情況,取出標本,放置引流管。檢查有無出血,清點手術器械無誤后,關閉傷口。
(4)無菌和無瘤技術應用,腔鏡器械放置及傳遞過程中,注意保持無菌。標本取出時,注意準備無菌標本袋,確保無破損,防止腫瘤種植轉移。
腹腔鏡以及電外科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術成為治療腎門旁腫瘤的新術式,微創(chuàng)手術所帶來的優(yōu)點,及治療疾病的效果已經廣泛被患者及家屬認可,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后腹腔鏡下部分腎切除術治療腎門部腫瘤的手術操作難度大,過程精細,分秒必爭,對于手術配合的護士要求高。器械護士應該熟悉手術步驟,練的掌握操作器械的性能,有對電刀、超聲刀及縫合止血材料的適用情況進行準確的預判能力。巡回護士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準確了解手術醫(yī)生習慣、熟練掌握體位放置技巧,保障體位安全,對儀器設備系統出現常見故障時應能夠及時處理,確保手術成功。
[1]陳慶琳.淺談手術室護理風險的規(guī)避與防范[J].現代醫(yī)學,2010,38(2):185-186.
R699.2
A
ISSN.2095-6681.2017.27.28.02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