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工作多年以來,我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做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讓學生動手操作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獲得知識總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講解越形象,學生記得越牢固,理解就深刻。如果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將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平均分”時,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小棒,了解分東西和平均分的區(qū)別,并知道平均分有多種分法。又如教學認識人民幣時,讓學生用學具試一試,進行元、角的換算,看誰找到的方法多。例如:認識幾何圖形三角形時,讓學生用準備好的一定長度的小棒搭三角形,學生發(fā)現(xiàn)有的不能搭成三角形,感到很奇怪?這時教師加以引導,學生互相討論,換了小棒后,結果搭成各種三角形。讓學生自己動手,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興趣很濃厚,學習效果自然很好。
二、通過比較歸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讓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可以通過比較歸納的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出示一組應用題:(1)學校種2行樹,一行種5棵,一行種6棵,一共有多少棵?(2)學校種5行樹,每行種6棵,一共種多少棵?學生仔細比較,懂得這兩道題的問題相同,但每題條件不同,因此解答方法不相同。如教學直線和線段時,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直線是沒有端點的一條拉直的線,而線段是直線上的一段,有兩個端點。通過比較,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
三、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向與位置時,讓學生走出教室,到教學樓或操場上走一走,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對性,以及方位存于空間的真正含義。在學生認識1厘米的長度后,讓學生用1厘米的長度測量文具盒、課桌、黑板、教室等物體的長度。這樣安排學生感到很為難,十分想知道比1厘米長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在這種學習情緒下學習“米”,學生主動性較高,很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并加以應用。
四、通過做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又符合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復習鞏固10的組成時,老師通過和學生做“猜一猜”的游戲進行練習。老師手里拿著10個物體,讓學生猜老師左手、右手各有幾個?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搶著回答,對于10的組成自然記得很牢固。如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時,安排學生做買賣小游戲。在課桌上放一些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定好標價,讓學生輪換當營業(yè)員,其余學生做顧客,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五、通過比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喜歡爭強好勝,通過比賽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學習7的乘法口訣后,將全班同學分成小組比賽,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很好地鞏固了所學知識。平時經常以“開火車”、“搶紅旗”、“奪冠軍”等形式進行比賽練習,給予答對或做對的同學表揚和獎勵。學生學得輕松,在歡聲笑語中掌握所學知識。
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其他方式,我們在教學中要多思考、多創(chuàng)新,采用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