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花
摘要:“以生為本,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發(fā)揮環(huán)境的教育引導功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滿足他們學習發(fā)展的心理需要,而且能夠形成更為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梢赃@么說,注重情感化教學思維模式,不僅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需要,更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化;教學;培養(yǎng)
情感化教學策略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及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情感和態(tài)度。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證明,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與學習行為直接受到其情感和態(tài)度的影響。在英語教學領域,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包括樂觀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對學習對象的興趣、強烈的學習動機、愉快的學習體驗以及在獲取相關知識和解決相關問題時所得到的自尊、自信和成就感等等;而消極的情感狀態(tài)則包括了焦慮、緊張、羞怯、沮喪、挫折感、自卑甚至厭惡等等。在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其學習效果將遠好于在消極狀態(tài)下的學習者。初中英語學習者正處于身體與心理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對于一些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往往較其他學習者更為敏感。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情感化教學策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應用于英語學習過程中,??梢云鸬绞掳牍Ρ兜男Ч?。
一、英語情感化教學策略
情感化教學策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即是使英語學習過程可以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初中英語學習者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活躍階段,因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更為活躍。有些學生由于各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各種奇思妙想的創(chuàng)造力,往往被一些教師認為是淘氣、愛出風頭、不務正業(yè)甚至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這在情感化教學中是萬萬使不得的。對于上述學生的所謂不好的表現(xiàn),教師應當積極加以引導,使學生將興趣和積極性轉(zhuǎn)移到英語學習上來,一旦這些平時的“差生”在英語學習中體驗到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通過教師的積極評價而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通過相關知識的習得以及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將會進一步推動學生更為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從而形成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在完成正常教學任務的同時,初中英語教師不應將視野僅僅局限于標準教材的范圍之內(nèi),而是應當適當引入課外讀物,用以加強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綜合體驗。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文化體驗也情感化教學策略的另一項重要的要求。雖然目前的初中英語教材對于英語文化已經(jīng)有了相對較為全面的系統(tǒng)的介紹,但是基于篇章體系結構及教學目的要求等方面原因,對于體現(xiàn)英語文化的文學作品的引入則仍然稍顯不足。初中英語學習者在英語閱讀方面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同時也已經(jīng)可以獨立進行一些相對簡單的英語讀物的閱讀?;谏鲜銮闆r,在不影響正常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引入課外讀物,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讀書會等課外活動,分配不同的學生分章節(jié)分段落閱讀,并在讀書會上與大家分享閱讀體驗,進而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整體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積極性,使情感化教學策略產(chǎn)生更為積極的效果。
二、以情感化學生,引發(fā)積極情感
動情是引發(fā)情感主體積極的情感反應。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既是形成教育效果的條件,又是一種催化。教師必須具有真摯和豐富的情感,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以情感化學生,以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多與學生談心,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需要,及時地向?qū)W生伸出溫暖的手,為學生排憂解難。如學生思想情感上出現(xiàn)障礙,輔之以深入細致的心理疏導,使之調(diào)整心態(tài)積極主動地學習;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學法指導、知識彌補,幫助其樹立信心;對經(jīng)濟上的困難生,發(fā)動全班一起想辦法獻愛心,感受集體的溫暖。學生總有犯錯時,絕不能動輒批評、訓斥,而要曉之以理,使之認識、改正錯誤,以寬容的心善待學生。只有在教育教學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真情和循循善誘的課堂教學感化學生,降低他們緊張和焦慮的程度,減輕心理壓力,滿足他們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要,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身心愉快地參與語言學習。
三、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語感的萌發(fā),并且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同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能夠運用英語的機會,增加學生的探索的欲望。學習英語的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擁有加強的英語實際交際能力,語感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更容易形成,并且能夠得到不斷的強化。學習英語不單需要學生自主的學習,還需要教師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學生能夠更自然的學習英語,培養(yǎng)語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辦英語角,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英語氛圍內(nèi)訓練自己的英語語言技能。同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教材的對話或者現(xiàn)實的場景來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擁有通過英語對話的機會,使得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和優(yōu)化。通過場景的營造,引起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的興趣,并且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一些英語固定句型。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英語影片,讓學生能夠了解一些地道的英語口音和知識,讓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強化學生的語感。
四、養(yǎng)成英語閱讀習慣
朗讀背誦是學生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方法,需要學生閱讀大量的英文資料來進行積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英語短文,并且讓學生先試著去讀一遍理解,然后再對其中一些生詞進行查閱,最后教師再進行適當?shù)闹v解。通過閱讀一些英文短文,讓學生能夠更有效的體會英語語法和詞匯之間的關系及應用,并從中強化自身的英語語感。教師還應注意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對于閱讀中遇到的一些經(jīng)典的短語、句型、句子等記錄下來,并學會體會英語,加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在閱讀中可以進行適當?shù)睦首x和記憶,豐富學生的口語詞匯,掌握詞匯音調(diào),讓學生通過聽覺體驗來加強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并且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默讀、整體讀、角色讀、朗讀等多種方式來體會語言,訓練英語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