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真人秀這種節(jié)目形態(tài)在中國電視熒幕上大行其道。真人秀節(jié)目作為反應真實生活的平臺,不僅豐富了電視的節(jié)目類型,也滿足了受眾對于“真實電視”的渴望?!冻T的世界》作為一部反映真人秀節(jié)目的電影,對真人秀的“真實”作出了不同的詮釋。本文擬從制作者、參演者、受眾三方面來探究真人秀節(jié)目的真實性,通過剖析它的存在意義,來引導制作人員與觀眾以更加合理的心態(tài)來對待真人秀。
【關鍵詞】:楚門的世界;真人秀;觀眾;
“我們看戲,厭倦了虛偽的表情,看咽了花哨的特技。楚門的世界……可以說是假的,楚門本人卻半點不假?!?這是《楚門的世界》開始時節(jié)目導演所說的一段話。真人秀節(jié)目能夠受到如此矚目,正是因為它滿足了電視觀眾的好奇感與窺視欲?!冻T的世界》這部電影,故意夸大了真人秀節(jié)目關于“真實”的范疇,其中涉及的道德討論暫時不表,但我們的確可以直觀的看出真人秀節(jié)目這種電視形態(tài)的優(yōu)點與存在的缺陷。
一、制作者設置的“客觀真實”
真人秀之所以受到如此歡迎,是因為在真人秀節(jié)目中,無論是主角還是情景設置,都與觀眾的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這種客觀的真實帶給受眾親切感與代入感??梢哉f,客觀的真實是真人秀存在的基礎。首先,在電影《楚門的世界》中,導演為楚門提供了一個看似真實的世界:這里有縱橫交錯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建筑、熱情友好的居民……這些具體的人與事物都是真實存在著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楚門的生活被24小時展示在觀眾的面前,這個由攝影棚造就的世界是如此的接近現實,楚門的一言一行與你我別無二樣,以至于觀眾誤以為那是存在于身邊的世界,不再有電視與現實交錯的距離感。其次,人們通過觀看電視節(jié)目,培養(yǎng)了自己的價值理念,同時又將這種價值觀投射到電視節(jié)目中去。所以受眾會喜歡楚門,因為他開朗幽默,就像存在于身邊的一個朋友。
不同于《楚門的世界》,現實中的真人秀節(jié)目的客觀真實要更勝一籌,因為他們不是在攝影棚,而是在真實的世界中拍攝的。謝滌葵將真人秀節(jié)目制作的經驗歸為八個字:“設計任務,真實記錄?!蹦谩秲商煲灰埂穪砼e例,這個窮游節(jié)目給明星們設置了挑戰(zhàn)性極強的游戲,而這些游戲的勝負將決定明星們的吃穿住行。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光鮮的明星們攀登著不可能的高山、大口啃著饅頭、住在漏水的帳篷里,無論幕后是如何,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中,觀眾們看到的這些畫面都是真實的。這種真實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代入感,所以,客觀真實是真人秀節(jié)目的基礎。
二、參演者的“真假參半”
(一)參演者的真情流露
在《楚門的世界》中,雖然一切都是“假”的,但楚門本人是真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一檔節(jié)目。楚門從出生就被暴露在鎂光燈下,他的第一次邁步、第一次說話都被觀眾見證,好像是我們身邊的一位親切的朋友。楚門是一個大明星,但卻也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他會為工作業(yè)績擔憂,會害怕狗,會因為父親的離去而留下陰影……雖然導演給楚門設計了很多劇本,但楚門對于這些意外事件的反應是完全出于本能去應對的,他所有的表現都是真情流露。
在現實的真人秀節(jié)目中,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他們的情感狀態(tài)都是無法被控制的,真人秀可以有劇本,但它無法控制人的一言一行。在真人秀節(jié)目《真正男子漢》中,節(jié)目給杜海濤的定位是制造笑點并實現逆襲,他作為一名最不像軍人的參與者,給觀眾帶來了很多驚喜。在多次的任務中,體型略胖的杜海濤都處于劣勢,但他從未放棄,在教官和觀眾驚訝的眼神中一次次的完成訓練目標。這種精神與意志力是制作者無法掌控的,杜海濤憑著自己永不言棄的精神一次次感動了觀眾。
(二)參演者的表演
雖然大部分參與者是真情流露的,但他們的表現也不是完全真實。導演給楚門的世界設定了很多劇情,限制了楚門的真情流露。比如父親的意外身亡就是為了遏制楚門想做探險家的愿望,當他想去斐濟時,身邊旁人不斷的勸說,阻止他離開桃源島。其次,在《楚門的世界》中,除了楚門,所有的參與人員都是演員,包括他的父母、妻子、與從小到大最親密的玩伴,在這些人物中楚門的妻子尤為明顯:她并不愛楚門,舉手投足間都是矯揉造作,笑容與深情都只是假象,每次出鏡都不忘推銷那投資不霏的廣告商品。另一方面,這些演員并不具備扮演人物所具備的技能,因此追捕楚門的時候船長無法開船,因為這些職業(yè)根本都是不真實的,所有人都只是在演戲。楚門在這個假想的世界中受人操縱,一生都身不由己。
拋開電影,真人秀節(jié)目中的也是有劇本的,每個人物的出現都是通過了一定塑造。以《奔跑吧兄弟》為例,與韓國版本類似,七名常駐嘉賓分工明確,鄧超作為隊長起統(tǒng)率作用,李晨作為能力者展示力量,鄭凱與楊穎組成情侶增加曖昧,王祖藍與負責制造笑點,陳赫作為弱者受人欺負,鹿晗則以帥氣的面孔吸引觀眾。一方面,這種人物的設置給明星添上了一枚標簽,讓或許并不出彩的人物有了表現特色,從而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劇本的設置使節(jié)目更加豐富多彩,避免了絕對真實中可能出現的冗長與無聊,有助于制造話題,提高收視率。
三、受眾心理的“主觀真實”
電影中不乏很多觀眾的鏡頭,他們隨著楚門的遭遇或喜或悲,完全沉浸在其中。劇中有幾次重要的轉折都是從觀眾反應這一側面突顯的:當楚門從雜志上一次次撕下紙張時,一個觀眾問“他在干什么?”,另一個觀眾回答“她雖然被帶走,但他還是念念不忘”,由此引出楚門初戀的故事;楚門與父親的再次相遇,在制作人員的精心設置的煽情氛圍中,觀眾在電視機前哭成了淚人;楚門最終打開出口的那扇門,觀眾們終于歡呼起來,激動的潸然淚下。觀眾們之所以與楚門同感受共呼吸,是因為這個節(jié)目消除了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差異,極大的表現了真實性。觀眾可以一邊看節(jié)目一邊吃飯,或者一邊洗澡甚至一邊做生意,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這只是消遣娛樂。節(jié)目結束之后觀眾可以馬上恢復正常,仿佛剛才經歷情感波動的不是自己。楚門去了斐濟嗎?他見到施維婭了嗎?這些問題與節(jié)目的結束一起消失了?,F實中的真人秀更有魅力,節(jié)目結束之后它仍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觀眾們從節(jié)目中總結出正確或錯誤的價值觀,以此來豐富自己,然后帶著這些觀念投入到下一個電視節(jié)目中去。
電影的最后,導演用慈愛的眼神注視著如同他的孩子一般的楚門說:“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一樣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里,你什么都不用怕?!钡覀儾粦摶钤诩傧笾?,無論是電影還是真人秀,最終還是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里。真人秀節(jié)目不必提供完全的真實,但節(jié)目中所推崇的價值觀與人性光輝必須是正面的。同時,觀眾在觀看節(jié)目的時,也要時刻保持理智,不要混淆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從而影響自己的生活。
參考文獻:
[1]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3.
[2]卜利丹,常婧.從楚門的世界看真人秀節(jié)目的真實性[M]. 傳媒觀察 2012.5
[3]陳力丹.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65.
[4] 王青亦.真實電視:電視儀式與審美幻覺[M].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
[5] 歐陽宏生.中國電視批評史[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 張琪.“真人秀”節(jié)目形態(tài)研究[D]. 鄭州大學,2005
[7] 曾鴻,戴巧玲.泛真人秀時代的中國電視娛樂節(jié)目[J]. 當代電視,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