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是社會財富創(chuàng)造的源泉,人類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出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物質生產生活資料,創(chuàng)造出人類的精神文明,可見勞動對人類的重要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如何提高勞動者積極性這一命題越來越重要。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布實施,其中就有許多條款能促進勞動者積極性的提高。還有2008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配合《勞動法》使用,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
【關鍵詞】:勞動者;積極性;限制
我國《勞動法》第1條規(guī)定:“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根據這條規(guī)定,我國《勞動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確立、維護和發(fā)展穩(wěn)定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三個方面。
提高勞動者積極性,是符合《勞動法》的立法宗旨,提高勞動者積極性對于社會來說,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是單位時間內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有利于科學技術生產技術的革新進步,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對于勞動者自身來說,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勞動技能的提高。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筆者認為從《勞動法》中可以看出下列條款是采取限制性條款,促進勞動者積極性的提高,首先限訂立勞動合同,其次試用期制度,再次規(guī)定工作時間,最后工資分配遵循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
首先訂立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并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guī)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約定其他內容。
在勞動合同中公司可以規(guī)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和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考核標準??梢栽趧趧雍贤幸?guī)定具體要求來限制。
其次試用期制度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一條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公司可以通過約定試用期的方式在員工入職前,進行對員工的考察,可以提前了解員工是否懶惰。
規(guī)定工作時間或者計件標準,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這兩條規(guī)定了工作時間和工作標準,通過在時間和效率上限制懶惰的勞動者。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這兩條規(guī)定給予了企業(yè)調動勞動者積極性的權利,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以按勞分配為主體。
《勞動法》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因此在用限制性條款提高勞動者積極性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勞動法》在許多的條款中體現(xiàn)了這一點。
第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有關規(guī)定,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zhí)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xù)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第二,防止勞動者懶惰也要保證勞動者的最低生活標準,不能一味績效。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報國務院備案。
第三,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不能為了懲罰勞動者而故意克扣工資。
第四,不能過分使用試用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 和第四十條 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勞動法》雖然做出了許多限制性因素來提高勞動者積極性,但這并不是治本之策,治本在于健全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以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勞動者收入與回報成比。
正如馬克思所言,我們之所以要堅持勞動價值論,是因為它強調了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任何人對社會的真正貢獻是勞動。它首先要求我們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應當突出的是勞動、勞動者。“勞動是生產的真正靈魂。我們既要激發(fā)勞動者生產積極性,也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我們必須尊重價值規(guī)律的要求,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價值規(guī)律是通過市場競爭實現(xiàn)的,競爭又包括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因此,要遵循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必須要求保證市場的規(guī)范性。讓一切資源在勞動中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