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剪紙是中國美術形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之一,維系著整個民間藝術最本源的文化根基,也是我們現(xiàn)代平面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本文通過剪紙藝術元素與圖形藝術在外在形式上和內在文化涵養(yǎng)上的聯(lián)系研究剪紙藝術元素與圖形藝術的聯(lián)系,探討中國剪紙藝術元素在圖形藝術中的意味。剪紙通過自身獨特的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本文通過對剪紙三大藝術元素-圖形、構圖、造型元素進行剖析,并將其與設計圖形結合,從大自然中吸取靈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經過藝術處理運用于設計之中,在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都反復尋找剪紙藝術元素與圖形藝術之間的關系,探索剪紙藝術元素在圖形藝術中的運用。
【關鍵詞】:剪紙;圖形;形式;造型;構圖
具有濃郁東方藝術特色的中國剪紙藝術,是人類精神生活的真實再現(xiàn),通常用于裝飾生活等方面,它能夠表達想象時空、夸張變化、意向造型以及表達創(chuàng)造者的喜樂感情和生活感受。剪紙表現(xiàn)形式十分豐富,所有內容都是以平面結構以及點、線、面的方式呈現(xiàn),構成內容豐富的藝術作品?,F(xiàn)代設計很多方面從民間剪紙中獲得創(chuàng)意設計靈感,將剪紙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剪紙元素結合運用到圖形藝術當中,豐富了現(xiàn)代圖形藝術的構成元素,并與大眾產生情感共鳴,提升設計的人文色彩,體現(xiàn)深厚的文化內涵。面對這一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其進行再認識和在挖掘,對剪紙圖形設計及表現(xiàn)方式進行剖析,將其與現(xiàn)代圖形藝術結合,無論是從意義上還是形式上都是很好的取材內容。
一、剪紙的起源及演進
關于剪紙藝術的歷史,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要從紙的出現(xiàn)開始。漢代紙的發(fā)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xiàn)、發(fā)展與普及。唐代剪紙——唐代剪紙已處于大發(fā)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F(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均可看出當時剪紙手工藝術水平已極高,畫面構圖完整,表達一種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宋代造紙業(yè)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燈彩、茶盞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從宋代開始,剪紙的范圍就逐步擴大了,剪紙的元素就已經融入到生活各個地方。除此之外,剪紙的形式還被人們運用到皮影戲當中,人們將動物的皮刻成人物造型。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
二、中國傳統(tǒng)剪紙藝術元素——圖形、造型、構圖
中國傳統(tǒng)剪紙大多來源于生活,剪紙的創(chuàng)造者把剪紙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遠古圖騰的崇拜,是傳統(tǒng)剪紙表達的主要內容。在中國傳統(tǒng)剪紙藝術當中存在著諸多的圖形元素以及造型、構圖元素。
剪紙的圖形元素主要來源于形態(tài)各異的物像、人像以及動植物像,并將其形象化,融入創(chuàng)造者的情感,通過獨特的工藝,將其加工為創(chuàng)造者想要的圖案。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征意義,剪紙圖形通常被賦予特殊的含義。
剪紙藝術的造型元素主要運用圖形的夸張。剪紙造型的夸張,是對繁雜內容條理化,規(guī)范化的過程,不是對自然客觀的描摹。剪紙中的形象比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同時,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刪繁就簡的處理,也是民間剪紙造型的基礎。剔除非本質的東西,突出有特征,有性格的部分,化復雜為單純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即是民間剪紙的夸張??鋸埵窃谑÷缘幕A上強調對象的特征,對物象最特殊的部分作擴大、縮小、伸長、加粗等的處理,使形象更具特征性和藝術魅力。在很多民間剪紙作品中,人物的面部造型幾乎只能看到眼睛,因為在人們的觀念中,眼睛最能傳神,所以創(chuàng)造者對人的眼睛進行了夸張的處理。
剪紙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紙張,基本單元是線條和塊面,基本語言符號是裝飾化的點、線、面,加上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紙不善于表現(xiàn)多層次復雜的畫面內容和光影效果及物象的體積、深度和起伏,因此只有揚長避短,在構圖上采用平視構圖,即將物體和景象由三維空間立體形象變?yōu)槎S空間平面形象,通過對表現(xiàn)素材進行大膽取舍,刪繁就簡,用簡練的線條進行概括,使畫面重點突出、黑白關系虛實相襯,以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用平面的眼光表現(xiàn)世界的物象,決定了剪紙表現(xiàn)的平面化特征,即任何形象的塑造都共存于一個特定形制的可視平面內。
三、剪紙三大藝術元素與圖形設計
剪紙圖形元素主要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當中的一些事物元素的提煉,比如在剪紙圖形當中經常會出現(xiàn)“渦狀紋”。這種渦狀紋主要是用來表現(xiàn)動物皮毛上的漩渦,具有一定的裝飾性。渦狀紋以抽象的漩渦形式表現(xiàn),非常形象的表現(xiàn)了動物身上的皮毛并帶給人一種不一樣的視覺感。如圖1所示:
剪紙圖形元素在圖形藝術中是一種非常好的圖形元素,類似于這樣的剪紙基本紋飾還有月牙紋、鋸齒紋、云紋、魚鱗紋等。創(chuàng)造者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紋飾圖形,對圖形藝術的發(fā)展帶來重要的意義。筆者利用了剪紙的基本紋樣來做一些圖形實驗,通過剪紙的元素來豐富圖形,促進圖形藝術的發(fā)展。如圖2所示:
此圖在圖形元素方面選取剪紙的基本紋樣-月牙紋,在造型方面利用剪紙元素的夸張并將其抽象化,將大小不同的月牙紋組合成一組,并在一組月牙紋中挑選一個為主體再在其周圍纏繞幾個粗細、大小不同的月牙紋,使其產生一種簇擁的感覺,然后再將其排列起來;月牙紋本身的曲線感再加上幾個粗細不同的月牙紋組合起來給人帶來一種流動的感覺,像是賦予了它情感,使其具有生命力。
在剪紙當中創(chuàng)造者具有展開式思維,極度的隨心所欲,在他們的刀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圖形沒有體積,沒有空間,大膽的創(chuàng)造。正因為如此,使得剪紙具有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在圖形藝術當中,我們可以借助剪紙構圖元素中的方式,展開想象,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圖形。筆者在做圖形實驗時,從剪紙的圖形構圖這個點出發(fā),利用剪紙獨特的空間和視角,并將其紋飾變形、組合、拼接。如圖3所示:
此圖將剪紙的幾個基本紋樣-月牙紋、云紋,結合在一起,先是將其變形、夸張?zhí)幚恚賹⑵洳灰?guī)則的組合排列在一起;此圖利用剪紙基本紋樣自身的曲線感和剪紙的平視構圖形成新的圖形,打破傳統(tǒng)剪紙的構圖,將其四周打通,給人一種流暢的感覺。在前文提到剪紙的基本語言符號是點、線、面;在繪制圖形過程中,我從剪紙的基本語言符號這個點出發(fā),將其運用到畫面構圖上,將剪紙的基本紋樣變形為一些具有點化、線化、面化的圖形,再將其組合。
傳統(tǒng)的剪紙由于材料和工藝的限制,在圖形的邊框表現(xiàn)方面總是顯得有些局限。在本次圖形實驗當中,我從此點出發(fā)考慮,在圖形繪制當中,打破傳統(tǒng)剪紙邊框限制,打通圖形四周,使整個圖形通常,具有流動感。
在前文中說到剪紙藝術的造型元素主要運用圖形的夸張,是對繁雜內容條理化,規(guī)范化的過程,是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刪繁就簡的處理。比如鋸齒式剪紙、月牙式剪紙。剪紙在體現(xiàn)物像特征的同時為達到裝飾美的目的并在其中添加創(chuàng)造者對生活的理想。在本次設計當中也運用到這點,并在圖形實驗中將其大膽改變,突破傳統(tǒng)剪紙的局限,使其畫面具有想象力,引人深思。如圖4所示:
此圖設計思路主要源于對水紋和水流動形式的觀察,在觀察中我意識到水的這種流動感正是我的圖形所缺的東西,因此在圖形繪制當中,我將剪紙元造型素中的圖形夸張和水的流動感結合,將其變形,抽象化處理,用平面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使其圖形帶有活躍的色彩。整個圖形采用單色-棗紅色設計,意為突出圖形的形式,從形式方面讓人若有所思,體會生命的流動。
參考文獻
[1]張小藝,歐陽超英.平面廣告設計和民間美術的審美連線——尋找廣告設計中國風的突破 [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9)
[2]呂勝中.造型原本 [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
[3]于瓊,劉莉萍.現(xiàn)代禮品包裝中民族風格的探討 [J].包裝工程,2007(2)
[4]王飚.論中國民族民間色彩與現(xiàn)代藝術 [J].探索與爭鳴理論月刊,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