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鞭打我吧》,莫扎特,女高音詠嘆調,選自歌劇《唐璜》。《鞭打我吧》是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對象,本人會從作者、作品內容、演唱分析、本人演唱體會著手,對這篇文章對一個簡單的分析,以便于我們更好地從多方面了解這首歌曲。
【關鍵詞】:莫扎特;歌劇《唐璜》;分析;演唱心得
一、《唐璜》的衍生
《唐璜》是一部兩幕歌劇,于1787年出演。由蓬特下筆腳本,作曲家莫扎特創(chuàng)作。唐璜是劇中主人公的名字,中世紀西班牙的風流瀟灑的公子爺。他英俊瀟灑,自命不凡,但是勇敢堅定,對鬼神之說嗤之以鼻,以玩弄美麗的姑娘們?yōu)闃啡?,可最終由于作惡多端又不知悔改,被鬼神拉入了地獄。
唐璜這個人物雖設定的是一個反面形象,但是他身上其實也有些正面的形象特點。莫扎特塑造的人物唐璜從一個角度來講他是一個玩弄女性愛情的情感騙子,另一個角度又可以看出來在他欺騙女性情感的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一些人格魅力,敢于追求自己的真理,無畏鬼神,敢作敢為。采琳娜,單純可愛但又愛慕虛榮、心性不定。當然,采琳娜終于看清了唐璜的真面目,最終以演唱《鞭打我吧》來求得未婚夫的諒解,兩人重歸于好。
在《唐璜》中,莫扎特巧妙地將正歌劇與喜劇的因素加以有機的綜合,既有喜劇場渲染,又有音樂悲劇的深刻內容。使得他的歌劇始終經久不衰,保持著自己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的魅力。而《鞭打我吧》則成為了經典的演唱曲目。
二、詠嘆調《鞭打我吧》的演唱與曲式分析
本章通過采琳娜演唱的詠嘆調《鞭打我吧》來簡單的分析歌曲的核心內容以及曲式。
歌曲詠嘆調《鞭打我吧》是選自歌劇《唐璜》的第四幕。劇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一個流連花叢的花花公子,他欺騙了本已有未婚夫的農村姑娘采琳娜心儀于他。就在采琳娜芳心托付的時候,曾受唐璜欺騙的另一位女子及時將他的惡性抖落出來。差點上當的采琳娜迷途知返,采琳娜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以及求的馬賽多的諒解,于是在唐璜的別墅里向其未婚夫馬賽多唱出了這首《鞭打我吧》。
這首詠嘆調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行板,是1—61節(jié)。前面的61小節(jié)都是2/4拍,而這61小節(jié)的結構是:A—B—A’。A段是F大調——1小節(jié)至16前半拍(16小節(jié)是F大調轉至C大調)。B段是C大調——16小節(jié)后半拍至35小節(jié)。A’段是F大調——36小節(jié)至61小節(jié)。這部分內容先是A段采琳娜唱“鞭打我吧,好馬賽多,你可憐的小采琳娜在你的面前像只羔羊,任你鞭打,任你懲罰”把自己比喻成一只溫順的小綿陽,暗示情人馬賽多原諒自己的話她愿意無條件臣服與他;然后B段唱“任你扯亂我的頭發(fā),任你將我苦苦折磨.......”表示自己決不放棄他的決心;A’段旋律和歌詞都跟A段相差無幾,但是求和的心情更加迫切。
第二部分小快板,是62—98節(jié)。節(jié)奏也從之前的2/4拍變成了6/8拍,圓舞曲結構。
三、《鞭打我吧》演唱技巧分析
1.速度方面
每首樂曲表達的情感不一樣,在速度方面也有所不同,同樣的歌詞、旋律,要演繹出來的效果也有區(qū)別。
第一部分1—60小節(jié),2/4拍。在這一部分的處理作曲家莫扎特用得上Andante grezioso,通譯為“行板”,意思就是速度緩慢而又含有優(yōu)雅的情緒,屬于中慢板。
A段:《鞭打我吧》一開頭就是采琳娜在向未婚夫馬賽多表達自己的懺悔、請求獲得諒解,“鞭打我吧,好馬賽多,你可憐的小采琳娜......”在這里采琳娜內心忐忑不安,馬賽多因為自己移情別戀對自己不理不睬的,采琳娜不知道馬賽多到底是會不會原諒自己,就把自己姿態(tài)放的很低,所以這里要用抒情的中速。
B段:“任憑你苦苦的折磨我,請答允我吻你的手......”這里的速度要比A段速度稍微快一點,在這里采琳娜的心情很是急切,苦肉計足以看出來馬琳娜的機敏。
A’段:這段跟A段歌詞是一樣的,但是情感有稍微有些不同。所以在速度上也有區(qū)分,采琳娜前面的表現(xiàn)并沒有打動馬賽多,于是更加積極、勢必讓馬賽多原諒自己,所以這里的速度比起前面兩段稍微快一點,同時又要帶點兒撒嬌的情緒讓馬賽多心軟
第二部分61—98小節(jié),6/8。莫扎特在這部分是輕快、歡樂的。這樣就更能表現(xiàn)出馬琳娜的活潑、可愛的形象。
2.語言方面
在演繹歌曲方面,語言是占有很大比重的。著名歌唱家卡魯索說:“在歌唱中扎實的讀字是正確發(fā)聲的重要基礎。”[1]唱歌很忌諱將歌詞唱的含糊不清,我們學習中文歌曲的時候老師每次都強調“字正腔圓”。理所當然地,我們學習意大利歌曲的時候也要很講究元音的發(fā)音方法。良好的吐字方式對于聲音的音色是很有幫助的,并且能提高聲音的質感。
3.氣息的控制
我覺得氣息的運用在學習歌唱技巧中占有的地位很重要。想要有盡善盡美的表演,美妙的嗓音并不是最重要的,正確的呼吸方式更能幫助我們在歌唱中贏得成功。我國唐代段安杰曾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2]。我們在唱歌的時候良好的呼吸方法是能支撐自己繼續(xù)唱下去的原因,如果在歌唱中氣息不夠了,那么這無疑是一場失敗的演唱。而唱歌時的站姿很緊要,首先兩腳自然的分開,腰桿挺直,然后頭平視前方,肩膀處于放松狀態(tài),舌尖要放平。我老師曾在上課時教過“聞花香呼吸法”,想象自己站在花叢中,陣陣花香撲鼻而來,緩緩嗅之......
四、個人演唱體會
在演唱歌曲中,我們一般都會對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音樂要素有所了解。一般來說,想要演繹莫扎特的作品是很難的。但是作為一個聲樂學生,接觸越多風格的作品對自己的演唱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我相信很多剛開始學習聲樂的同學來說都有過直接拿起譜子跟著視頻學唱的過程。剛開始接觸作品,我也是直接找出網上的視頻跟著學,后來發(fā)現(xiàn)在上課時被老師指出來了很多的毛病。例如自己會不自覺地在某些譜子上沒有標注的地方加唱下滑音等,這對學習聲樂的我們來說是很忌諱的。因為網上的歌唱家水平都很高,她們在演唱歌曲時為了更好的展現(xiàn)作品會加上自己的一些處理技巧??墒俏覀儾艅側腴T,基本功都沒學好,就只能嚴格的按照譜面來處理 。想要系統(tǒng)的學習一首新的曲目,得從旋律——節(jié)奏——歌詞方面一步步入手。
在學習《鞭打我吧》真心覺得莫扎特的作品很難把握。需要弄清楚人物在歌曲里的心境有怎樣的轉換,采琳娜在《鞭打我吧》中,情緒的變換是從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到看到一線希望、小心試探到撒嬌、嗔怪再到重歸于好、充滿著對未來的向往。角色的轉變不可謂不大,所以把握住劇中人物性格是重中之重。
總的來說,在我們學習聲樂的過程中,純熟、高超的聲音技巧是我們的追求,但是它不是我們終極目標。清楚地讓觀眾知曉我們通過演唱來表達作曲者的思想、靈魂才是我們的最高追求。我們在學習聲樂的很多時候都會忘卻作品的靈魂,肆意展示自己高超的專業(yè)技巧,這并不是很可取的。老師常常對我們說:優(yōu)秀的歌唱家并不是在單純的展示別人的作品,而是把自己變成作品中的人物,融入作品中,去滲透它,最終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一個好的演員能讓觀眾每當看過她的作品,都能把她代入進作品里。同理,優(yōu)秀的歌手也是這樣,如果你的演唱能打動人心,能讓聽眾覺得這首作品簡直是為你量身制作,這樣才是我們這些藝術人的成功!
注釋:
[1]卡魯索,《卡魯索論歌唱藝術》,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2年第1期。
[2]段安杰,《樂府雜錄》,別稱《琵琶錄》,成書于唐末。
參考文獻:
[1]張筠青,歌劇音樂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7~89頁。
[2]黃煒,《西方音樂史摘要》,敦煌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第70~71頁。
[3]黃騰鵬,《西方音樂史》,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108頁。
[4]卡魯索,《卡魯索論歌唱藝術》,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2年第1期。
[5]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又稱《琵琶錄》,成書于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