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縣婦幼保健院,四川 資陽 642350)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是小兒易發(fā)疾病,筆者采用寶咳寧顆粒治療患兒60例,取得了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120例急性支氣管炎患兒,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齡最小8個月,最大12歲;臨床癥狀均為發(fā)熱、咳嗽、咳痰、氣喘、食欲減退,睡眠欠佳,其中發(fā)熱86例,氣喘20例,惡心、嘔吐14例;體格檢查均有咽充血明顯,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痰鳴音和(或)喘鳴音;29例胸片示雙肺紋理增粗;均符合急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1]。隨機均分為寶咳寧顆粒組(治療組)和雙黃連口服液組(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情程度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均予患兒頭孢噻肟鈉50~100 mg/(kg·d)靜脈滴注,并以靜脈滴注賴氨匹林或物理降溫。治療組加用寶咳寧顆粒(四川琦云藥業(yè)有限公司),1歲以下者1次1/2包,每日2次;1~3歲者1次1包,每日1次;3~7歲者1次1包,每3次;7歲以上者1次1.5包,每日3次。對照組加用雙黃連口服液,以下 1歲者1次1/2支,每日2次;1~3歲者1次1支,每日 2次;3歲以上者1次1支,每日3次。兩組均以7 d為一療程,在療程中均不使用其他止咳、平喘、化痰藥,觀察用藥后的療效及不良反應。
痊愈:治療7 d后,體溫正常,咳嗽癥狀消失,雙肺痰鳴音、喘鳴音消失,食欲恢復;顯效:體溫正常,咳嗽癥狀明顯減輕,雙肺痰鳴音、喘鳴音明顯減少、食欲較前恢復;有效:體溫下降,咳嗽癥狀減輕,雙肺音減少,但食欲仍差;無效:發(fā)熱、咳嗽等主要癥狀,療程超過3 d而無明顯改善,體溫下降小于1℃,病情加重或兼有其他全身癥狀。以前3者合計為總有效。
治療組 60 例中,痊愈 31 例(51.67%),顯效 17 例(28.33%),有效 8 例(13.33%),無效 4 例(6.67%),總有效 56 例(93.33%);對照組 60 例中,痊愈 25 例(41.67%),顯效 15 例(25.00%),有效12 例(20.00%),無效 8 例(13.33%),總有效 52 例(86.67%)。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且患兒易于接受。
急性支氣管炎是兒科臨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年齡越小,發(fā)病率越高,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尤以冬春為多。外界氣候冷熱的變化,常能直接影響肺氣宣肅,造成咳嗽。小兒臟腑脆嫩,衛(wèi)外不固,更易發(fā)生??人圆煌夂跬飧锌人?、內傷咳嗽兩大類。就小兒而言,以外感咳嗽居多,且又以外感風寒所致最常見?!鹅`樞·邪氣藏腑病形第四》云:“形寒寒飲則傷肺。”張景岳更明確指出,“外感之嗽,無論四時,必皆因于寒邪”,不論風寒或風熱咳嗽,多以風為先導。風為陽邪,化熱最速。故小兒風寒咳嗽大多為時短暫,易化熱傳里,出現(xiàn)痰熱壅盛之象。
寶咳寧顆粒由紫蘇葉、桑葉、前胡、浙貝母、桔梗、天南星(制)、陳皮、苦杏仁(炒)、黃芩、青黛、天花粉、山楂(炒)、枳殼(麩炒)、甘草、牛黃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功效,是治療小兒咳嗽的有效藥物。方中紫蘇葉散寒解表,理氣和胃,行氣寬中;前胡散風清熱,降氣化痰;浙貝母清肺止咳,化痰散結;桑葉外能疏散風熱,內能清肺潤燥、清肝明目;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甘草既可抑制麻黃過于辛開,又可止咳利咽,調和諸藥;天花粉清熱生津;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桔梗配杏仁,桔梗有舉肺氣之功,杏仁有降肺氣之力,二藥合用,具有一升一降,使肺氣通暢,痰除咳喘自平;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止痙;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青黛清熱涼血解毒;山楂消食化積;牛黃清熱解毒。因此,寶咳寧顆粒具有抗病毒、解熱鎮(zhèn)咳、抗菌消炎等藥理作用,用于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效果良好,患兒易于接受且未見不良反應。
[1]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