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默
(特種作戰(zhàn)學院 科學文化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500)
功能性音樂在體能訓練中的運用
冷默
(特種作戰(zhàn)學院 科學文化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500)
功能性音樂不僅能夠增加體能訓練的美感和表現(xiàn)力,更能夠激發(fā)訓練者的斗志和激情,從而提升訓練效果,提高訓練成績。通過在軍人體能訓練中引入功能性音樂,將兩種學科“邊緣化”結合,達到激發(fā)學員的積極性,提升體能訓練的效果。
功能性音樂;體能訓練;運動性疲勞
實現(xiàn)“能打戰(zhàn),打勝仗”,我們不僅需要堅強的戰(zhàn)斗意志,更需要充滿戰(zhàn)斗力的強健體魄。強軍必先強體,體能訓練是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的重要基礎。新世紀軍事變革指引下的軍事訓練,對軍人體能的要求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耙笸ㄟ^體能訓練,使軍人從力量、速度(動作、奔跑和反應判斷速度)、耐力(一般運動耐力和抗疲勞能力)素質到靈敏、協(xié)調素質,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1]。我軍非常重視體能訓練,但是也存在著體能訓練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參訓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等問題。如何增加體能訓練的趣味性?如何提高部隊官兵的參與度呢?我們認為可以嘗試將功能性音樂運用于體能訓練中。
功能性音樂又稱“實用音樂”,是由德國音樂家新德米特提出,他主張音樂應該以實際使用為目的,要為社會、政治、生活服務。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功能性音樂擴展到音樂減壓、音樂治療、環(huán)境音樂等領域。從功能性音樂的實用性來看,“最重要的心理效應是對人類基本情緒的影響,通常是對被使用者情緒的控制、調節(jié)和影響來發(fā)揮作用的”[2]。功能性音樂在體育運動中能發(fā)揮明顯的作用,但在部隊軍事體育訓練實踐中應用還不多,大多數(shù)官兵只是自發(fā)應用于單獨的長跑鍛煉。所以,對功能性音樂與軍人體能訓練相結合進行分析研究有著積極意義。
1.1 調節(jié)訓練心態(tài)
“體育鍛煉尤其是耐力訓練不僅可使人體獲得節(jié)能高效的心肺功能,而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充沛的體力,具備較大的機能儲備來應對緊急實戰(zhàn),并且能夠迅速動員起來”[3]。因此,耐力訓練對于軍人戰(zhàn)斗力和身體負荷能力的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學員因為內容枯燥乏味,訓練強度大,對于5 km長跑訓練有著畏難情緒,容易產(chǎn)生精神疲勞,從而影響訓練效果??梢酝ㄟ^音樂來緩解這一種負面情緒。人的呼吸、心率、肌肉的松弛等都有著固定的頻率,而音樂可以通過節(jié)奏和旋律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音樂的類型不同,大腦的皮層興奮性也會隨之改變。當音樂力度的強弱、節(jié)奏的快慢、音區(qū)的高低和旋律的走向等方面發(fā)生改變時,都能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一系列的變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產(chǎn)生“共鳴”。Lanzillo等人曾對運動員自信心進行過調查,他們發(fā)現(xiàn)在賽前聆聽音樂的運動員的自信心水平明顯高于不聆聽音樂的運動員[4]。所以我們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播放音樂,可以幫助參訓者克服因為訓練內容單調而產(chǎn)生的煩躁情緒,調動興奮性,克服惰性心理。
1.2 提升訓練效果
運動生理學指出,在運動過程中,運動者主要借助視覺和聽覺、本體感覺和前庭感覺的共同分析活動,控制動作的節(jié)律和速率,感知準確的空間位置,保持身體平衡,掌握動作技能[6]。每項體能訓練都是按照特定的動作節(jié)奏完成,在運動過程中,動作的幅度,用力的大小,動作空間的變換都會影響運動節(jié)奏的變化。如跑步,步幅的大小和邁步頻率的高低都會對運動節(jié)奏產(chǎn)生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運動成績。如果節(jié)奏被打亂或破壞,不僅僅會影響到跑步動作的完成,最終還會影響到訓練效果。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加強對學員的節(jié)奏訓練,通過伴隨著特定節(jié)奏和速度的背景音樂,“使其準確的控制力量和動作的速度,使前庭分析器、肌肉肌腱、關節(jié)囊等本體感受的反饋信息建立新的聯(lián)系,以形成所需要的正確條件反射”[7]。 這種方式持續(xù)下來將使參訓者的動作日趨規(guī)范,節(jié)奏把控力逐步提升。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運動心理學家科斯塔斯·卡拉吉奧吉斯通過20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音樂每分鐘節(jié)拍數(shù)為120~140,更容易讓運動者產(chǎn)生“共鳴”,因為這樣的節(jié)奏與人的心跳速度基本吻合,在運動過程中使用這種速度的音樂伴奏,有助于鍛煉效率的提升。同時科斯塔斯發(fā)表的一份研究表明,運動節(jié)奏與音樂旋律同步可以讓運動者需氧量減少7%;激勵感強的音樂具有瓦解疲勞的功能,它能將運動者的耐力提高15%。田徑史上極富盛名的埃塞爾比亞長跑運動員Haile Gebreselassie在長跑過程中根據(jù)爵士歌曲“Scatman”來把握步伐頻率,也被專家認為是他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重要條件之一。由此可見,在體能訓練中引進特定節(jié)拍的音樂,可以在讓學員的耐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訓練成績。
1.3 緩解身體疲勞
在耐力訓練中,由于訓練強度和訓練時間的影響,學員很容易在訓練過程中和訓練后產(chǎn)生疲乏感。如果不能及時舒緩和有效恢復,可能會造成不良的心理因素,影響以后的訓練。除此之外,在訓練結束后,學員也容易產(chǎn)生運動性疲勞。運動性疲勞是指“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xù)其機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6]。 它包含兩個方面:軀體性疲勞和心理性疲勞。軀體性疲勞表現(xiàn)為運動能力明顯下降,心理性疲勞則表現(xiàn)為意志力減弱,運動興趣降低,感覺乏力等等。如果參訓者在身心俱疲的情況沒有及時緩解,再繼續(xù)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那么可能就會因為機體疲勞的積累,最終導致運動損傷。研究音樂與訓練關系的Costas Karageorghis博士指出:“音樂能夠阻礙疲勞信息傳入我們的大腦,還能加強我們的積極情緒”。研究表明,如果在運動后,為運動者播放15~30 min速度為每分鐘60~80拍的舒緩音樂,心率與自然恢復的運動員相比有明顯降低。這個研究結果表明聆聽放松舒緩的音樂,可以讓運動者的身體放松,精神狀態(tài)得以改善,從而促進心理疲勞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恢復,為體能的保持和提高提供了保障。
2.1 受訓前
體能訓練,尤其是中長跑,訓練前的放松對于訓練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如果在運動前讓肌肉群(包括面部、四肢和軀干)得到良好的放松,將肌肉充分拉伸,運動時的收縮才能快速有力。中長跑距離較長,如果肌肉未得到充分的放松,勢必會使自身動作僵硬不協(xié)調,從而影響訓練的整體效果。如果我們在這一過程加入音樂配合熱身,不僅僅能使受訓者的身心迅速放松,還能提高受訓者的受訓欲望,產(chǎn)生積極的心態(tài)。所以,我們在這一階段應該選擇一些節(jié)奏較為平緩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速度控制在65~95拍/min,如較為舒緩的爵士樂、鋼琴曲或古典吉他曲等等。
2.2 受訓中
如果參訓者惰性強,意志力較薄弱,對于體能訓練就會有畏難情緒,并且在身體負荷較大的情況下,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我們可以針對受訓者的這種負面情緒,在訓練過程中加入一些節(jié)奏稍快具有鼓動性的音樂,速度控制在95~120拍/min,如“怒放的生命”、“我要飛得更高”等歌曲或節(jié)奏明快的hip-pop、電子樂等。因為人類先天具有動作操作與音樂節(jié)律保持一致的特性。所以,在訓練過程中通過聆聽快節(jié)奏的音樂來調節(jié)自身動作節(jié)奏,對訓練效果,尤其是如中長跑等周期性耐力項目的成績提高更為明顯。
2.3 受訓后
體能訓練通常強度較大,容易使受訓者產(chǎn)生運動性疲勞。所以,為使受訓者的身心得到全面迅速恢復,我們可以在訓練后播放一些速度和平靜時人體心率、呼吸等節(jié)律較為接近的音樂,速度控制在60~80拍/ min,如班得瑞的純音樂等。從而降低受訓者主觀疲勞感,促進其心理狀態(tài)的恢復。
3.1 選擇合適的音樂
不同的訓練項目因具體環(huán)節(jié)和步驟不同,都有自身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因此,我們在使用功能性音樂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將訓練的節(jié)奏與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整合,在充分了解受訓者動作頻率和節(jié)奏的基礎上,通過引入合適的音樂來促進肢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穩(wěn)定性。盡量選擇一些節(jié)奏清晰明快,旋律優(yōu)美動人,情緒積極向上,符合受訓者年齡特點,容易理解領會,有助于振奮精神的音樂。
3.2 注意使用時機
在體能訓練過程中適當?shù)剡\用功能性音樂有助于提高受訓者的訓練成績,但是不能長時間連續(xù)不斷地使用。我們應該把功能音樂作為一種訓練的輔助手段,主要用于培養(yǎng)受訓者在受訓過程中樂觀積極的情緒,使其運動性疲勞得以快速恢復。功能性音樂的播放時間最好控制在訓練總時長的30%左右,并且經(jīng)常對曲庫更新,才能更好保持受訓者的新鮮感和積極性。
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新方法,不斷激發(fā)軍事訓練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度,科學實施訓練。所以,我們通過對功能性音樂在體能訓練中的應用進行更系統(tǒng)更深入地研究,來幫助廣大官兵培養(yǎng)堅韌的意志,緩解運動型疲勞,提升訓練效果,為部隊戰(zhàn)斗力的提高提供一種新方法新途徑。
[1] 任文軒,張永民.對部隊體能訓練的思考[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0,19(2):53—55.
[2] 孫娟.功能性音樂在體育運動中的地位與作用[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6,49(4):72—74.
[3] 王向前.基于實戰(zhàn)化視角的軍人體能訓練誤區(qū)及建議[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1):48—50.
[4] Lanzillo,J.J.,Burke,K.L.,Joyner,The effects of music on the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of pre-competitive cognitive and somatic state anxiety and state self-confidence in collegiate athletes[J].International Sports,2001(5):101.
[5] 張奇.體育運動與音樂結合之探討[J].體育世界,2007(9):69—71.
[6] 田野.運動生理學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3—477.
[7] 楊三峽.體育運動領域中音樂干預研究綜述[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5):96—99.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Functional Music Used in Physical Training
LENG Mo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Culture of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Guangzhou 510500,China)
Functional music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aesthetics and expressiveness of the physical training, but also can stimulate the fighting spirit and passion of the trainers, so that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results ar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functional music into the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the two kinds of disciplines are “marginalized” combined, so as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nd enhancing their physical training.
functional music; physical training; sports fatigue
2016-07-15
冷默(1991—),女,湖南益陽人,助教。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G873
A
1671-1300(2017)01-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