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產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礙的效果。方法 選取醫(yī)院診治的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礙患者120例,根據治療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盆底肌肉鍛煉治療,觀察組采用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比較兩組相關指標。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與常規(guī)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相比,盆底肌肉鍛煉治療聯合盆底肌電刺激治療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術后質量,術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降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盆底肌電刺激;盆底肌肉鍛煉;盆底器官功能障礙;治療效果
女性性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女性性健康缺乏重視。盆底器官功能障礙(PFD)主要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盆腔支持結構薄弱,從而造成盆腔臟器的功能或位置異常。盆底器官功能障礙主要包括性功能障礙、糞功能失禁、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疾病,以已婚婦女及中老年最為常見[1]。據調查,因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導致的臨床癥狀中,20%以上表現為尿道刺激癥狀,壓力性尿失禁占據絕大部分,臨床表現為腹壓突然升高時尿液的不自主流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采用常規(guī)盆底肌肉鍛煉治療,此方法主要針對患者產后已發(fā)生的器官功能障礙。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多種方法聯合早期治療,有助于盡早治療,加快患者康復,改善患者術后質量,受到廣泛關注,其中聯合早期治療以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最為常見。本研究做了相關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醫(yī)院診治的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礙患者120例,根據治療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對照組患者中,年齡26~65歲,平均(53.21±11.19)歲,病程14~203 d,平均(67.41±18.34)d;觀察組患者年齡31~62歲,平均(51.85±10.65)歲,病程12~212 d,平均(73.34±16.94)d。入選患者均診斷為盆底器官功能障礙,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盆底肌肉鍛煉,患者取仰臥位,縮緊肛門,3~5 s后放松,反復上述動作15~30 min,以2~3次/d為宜[2]。對于感覺不到陰道肌肉收縮的患者,可適當采取陰道觸診進行鍛煉,通過擠壓盆底肌,使肌肉受到一定刺激,從而增強收縮。
觀察組在常規(guī)盆底肌肉鍛煉的基礎上,加入肌電刺激。肌電刺激治療過程中所用盆底醫(yī)療器械由南京偉思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蘇寧械備20150052號)。刺激患者尿道括約肌,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相應電刺激方案,若患者對電刺激敏感度較差,可適當增加電刺激,加強脈沖強度,以2~3次/d為宜,20 min/次[3]。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I/II類肌纖維肌電壓及盆底I類肌纖維疲勞度;②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
1.4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I/II類肌纖維肌電壓及盆底I類肌纖維疲勞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I/II類肌纖維肌電壓及盆底I類肌纖維疲勞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分娩及妊娠是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女性在妊娠的過程中,腹壓的不斷增加加重了盆底組織的負擔,一方面損傷了括約肌,另一方面對盆底神經造成了一定損傷,削弱了盆底肌肉收縮的能力。盆底器官功能障礙以壓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颊咴谀蚴Ы?,由于腹壓的增加使得尿液不自主流出,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性生活。目前,臨床上針對盆底器官功能障礙患者主要采取常規(guī)盆底肌肉訓練,這在歐美及日韓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已經得到廣泛普及,主要方法是對產后女性進行喚醒盆底肌肉及神經操作,可防止盆腔器官脫垂。同時,盆底肌肉鍛煉能使陰道恢復緊縮,提高女性患者性生活質量[4]。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早期聯合治療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礙越來越備受關注。早期聯合治療可盡早對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礙進行治療,加快患者康復,改善患者術后質量。聯合治療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各個治療方法的優(yōu)勢,患者治療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更低。臨床上聯合治療主要采用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5]。
盆底肌肌力主要分為0-V級,判斷以肌肉收縮持續(xù)時間為準。持續(xù)0 s為0級肌力,持續(xù)1 s為I級肌力,持續(xù)2 s為II級肌力,持續(xù)3 s為III級肌力,持續(xù)4 s為IV級肌力,持續(xù)時間≥5 s為V級肌力[6]。通過測試肌力疲勞度,可判斷盆底的收縮能力,是治療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表明,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其I類肌纖維肌電壓及II類肌纖維肌電壓,均高于常規(guī)治療方法,且盆底I類肌纖維疲勞度也較高[7]。同時,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常規(guī)治療方法,P<0.05,因此在臨床上得到廣泛運用[8]。
綜上所述,與常規(guī)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相比,盆底肌肉鍛煉治療聯合盆底肌電刺激治療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術后質量,術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尿失禁)發(fā)生率降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梅芳,母華欣.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產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01):29-31.
[2]鄧紅艷,代錫蓮,周瓊,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法治療產后女性性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15(24):4702-4705.
[3]吳君梅.盆底肌肉鍛煉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產后性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綜述,2014,20(08):1489-1491.
[4]王秀鳳,尚陳,尹曉輝,等.盆底肌功能鍛煉聯合肌電刺激對盆底功能障礙患者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17):1907-1909.
[5]周玉萍,高霞,岳艷,等.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性功能障礙30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37(12):1463-1465.
[6]盧明霞,朱玉蓮.妊娠期及產后早期盆底肌肉鍛煉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2,18(24):4195-4197.
[7]劉君,曹麗,陳燕,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圍絕經期女性性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4,28(05):46-48.
[8]李迎光,劉強.針刺配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影響[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4):450-452.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