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價我院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干預實踐。方法 抽取我院整治前(2010年1月~2011年6月),整治后(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Ⅰ類切口病歷,對其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 整治前與整治后的數據進行對比,抗菌藥物的各項指標均有大幅改善。結論 通過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我院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明顯提高。
關鍵詞:I類切口;抗菌藥物的預防使用;合理性分析
我國抗菌藥物的濫用日益嚴重,導致的不良后果已受到廣泛關注。衛(wèi)生部于2006年開始的\"醫(yī)院管理年\"活動檢查中,將藥事管理部分中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作為一項重要的督查內容,2011~2013年衛(wèi)生部 \"抗菌藥物專項檢查活動\",進一步加大了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的檢查力度。因此,藥師參與臨床治療、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是當前藥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其中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重中之重。
1資料與方法
1.1評價標準 依據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wèi)辦醫(yī)政發(fā)[2009]38號)設計調查表,制定I類切口患者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評價標準及辦法。評價內容包括:是否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有無用藥的指征;抗菌藥物應用在手術前0.5~2 h或麻醉開始時;總預防時間未超過24 h或超過24 h有理由;藥物的品種與劑量是否合理。
1.2調查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的辦法,統(tǒng)計我院所有的住院病歷及外科I類切口手術病歷,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根據\"抗菌藥物病歷評價表\"進行評價,判定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性。
1.3干預方法 根據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專項檢查活動方案\"要求,醫(yī)院與各臨床科室簽訂抗菌藥物使用責任狀,將抗菌藥物的各項指標具體化,并對全院醫(yī)生進行各項形式的相關培訓、考核;后期為了強化整改效果,院領導分別掛點臨床科室,同時不斷完善網絡化管理,醫(yī)務科組織質控部、院感、藥學室每月對全院的抗菌藥物使用隨機抽取病歷進行點評,發(fā)現不合理使用現象,在內網公示,并由藥學室匯總后及時將結果反饋臨床,注明醫(yī)生姓名、問題所在并提出整改意見;同時醫(yī)務科將結果抄告財務科與績效掛鉤進行處罰。
2結果
2.1一般資料 取我院整治前(2010年1月~2011年6月),整治后(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Ⅰ類切口病歷,同時統(tǒng)計同期住院病人數。
2.2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綜合評價,見表1,表2。
2.3用藥品種,見表3。
2.4 Ⅰ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情況,見表4。
2.5預防給藥時間,見表5。
3討論
3.1全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綜合評價 在整治活動前,我院的抗菌藥物使用率、使用強度、送檢率,離國家衛(wèi)生部 \"抗菌藥物專項檢查活動方案\"的標準相差甚遠,我們以圍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為切入點,發(fā)現存在下列諸多問題:抗菌藥物使用率過高、病原學檢查過低、圍術期用藥不規(guī)范:抗菌藥物選擇不合理、抗菌藥物用法用量不合理、治療用藥療程過長、更換藥品不合理、聯合用藥不合理。通過整治現我院的抗菌藥物質控相關指標大幅下降,主要與I類切口抗菌藥物規(guī)范化使用密切相關。
3.2 Ⅰ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使用評價 整治前在用藥無指征、選藥換藥聯合用藥不合理、圍術期用藥時間等不規(guī)范,通過采取一定的干預手段,如宣傳教育、制定相關管理制度、采取行政干預措施、加強網絡化管理手段等,對比2010年與2015年的數據,發(fā)現:整治后上述相關問題得到明顯改善,Ⅰ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率大幅下降。
3.3 I類切口使用抗菌藥物品種構成 整治前抗菌藥物的品種選擇不規(guī)范,有大量的三代頭孢、頭孢類+酶抑制劑、青霉素類、青霉素類+酶抑制劑、喹諾酮類。整治后抗菌藥物的選擇99%以上以頭孢呋辛鈉、頭孢唑林等一、二代頭孢菌素為主。
3.4 I類切口預防給藥時間 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給藥時機極為關鍵。在本次調查中,整治前術前0.5~2 h給藥未得到臨床足夠重視,而術后的給藥時間又過長。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教育,充分發(fā)揮科室質控小組的作用,應用PDCA等管理工具進行抗菌藥物的管理,使外科醫(yī)生充分認識到正確地預防給藥時機及時間的重要性,整治后基本上都能做到術前0.5~2 h給藥,同時不斷完善網絡化管理,使手術后用藥時間明顯縮短。
4結論
我院通過三年的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充分發(fā)揮臨床藥師的作用,對臨床醫(yī)生進行合理用藥的宣傳教育,醫(yī)院與臨床科室簽訂抗菌藥物使用責任狀,采取一定的行政干預,同時加強網絡管理,醫(y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抗菌藥物使用的各項指標明顯改善:抗菌藥物的使用率、使用強度;Ⅰ類切口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手術后用藥時間、聯合用藥的比例等均有大幅下降,這降低了患者的用藥費用,提高患者用藥的安全性,也提高了醫(yī)院的社會效益;同時也驗證了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出臺的及時性與必要性,對我國目前抗菌藥物的濫用敲響警鐘。
參考文獻:
[1]衛(wèi)生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總后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2004,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文件.
[2]衛(wèi)生部.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S].200938號文件.
[3]呂會英.Ⅰ類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調查與評價[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4(5):670-671.
[4]黃作超,曾春生,劉怡,等.專項整治前后Ⅰ類切口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贛南醫(yī)學學報,2012,32(4):559-560.
[5]馬紅秋,張初,邵宜波,等.普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2):2642-2644.
[6]張斌.PDCA循環(huán)在規(guī)范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4,11(12):219-220.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