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考生
尊敬以羨慕為襯
義烏考生
■點評:臺州中學 洪方煜
【義烏市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測試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方文山在《親愛的,我們活在最好的年代》一書中說道:“先天就具備好條件的人,是會引起旁人的羨慕,但不是尊敬;尊敬是要用實力跟專業(yè)去取得的。一般人會羨慕開跑車、穿名牌那些所謂的有錢人,但沒有人會去尊敬一個擁有大批祖產的‘田僑仔’。人們只會尊敬在專業(yè)領域上有杰出表現(xiàn)的人,就像大眾會對國際體壇上力爭上游的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充滿敬意一樣?!?/p>
請以“羨慕”和“尊敬”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敘述自己或別人的經歷,也可以表達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①詩歌之外,文體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襲、套作。
人可窮,但不可無志。從古至今,多少地位顯赫的達官貴人獻諂于權勢而遭人唾棄、被史遺忘。勝于金山銀山的財富無法買來民眾心中一席之地,只因尊敬無價。
尊敬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卻不泛濫,它可以是對德高望重之人的欣賞,也可以是對萬人之下之輩的敬佩。《五人墓碑記》中閃耀于史間數(shù)十年的五顆星辰,一直在那高不可及的地方受人敬仰。面對逆閹囂張的嘴臉、閃著冷光的銀刀,他們挺身而出,為了百姓、為了正義毅然選擇了死亡。因病去世的權貴之人有許多,他們占據(jù)著令人羨慕的財富,卻在死后便湮滅于茫茫史海,而五人卻能夠為世人銘記,經時間的雕琢后愈發(fā)閃亮。這是尊敬所獨特于羨慕的能力,是對正義的一種認可。
不拘于規(guī)定的對象,尊敬從古至今,延續(xù)了千年。著名作家史鐵生身纏頑疾,半身癱瘓。輪椅上的他,看到的半邊天是昏暗的——曾充斥著絕望和死亡。在昏暗之中,他卻用深邃的目光捕捉到了光亮,用筆寫下了堅持與希望,與疾病作不懈的斗爭,在文學上贏得了無盡的掌聲與喝彩,在世間收獲了肯定與尊敬,讓他的一生有了屬于自己的價值與意義。是尊敬填補了人生的空缺,看到了一個人的奮斗與努力。
然而,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憑亦真亦假的容貌或萬貫家產博取眾人目光的人。他們對世人驚羨的眼光感到無比享受與自豪,卻常常負面新聞纏身,讓人不禁質疑他們的人品和思想??滟澓痛蹬豕倘徽T人,但批判的利劍也擾得人生疼。在有限天賦和被肆意浪費的資本之間,他們也不斷失去人心,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羨慕這一種泛濫、淺顯的情感,來去皆快,像一閃而過的流星,甚至還沒來得及照亮一方天地。這終究還是個講求奮斗與做人的社會,不缺少發(fā)現(xiàn)真實的眼睛。
一如孟子所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睂簳r的財富投入為人類服務中,收獲尊敬而不是羨慕,不是更為劃算嗎?縱使沒有初始的天資,靠后天努力拼搏贏得喝彩,不也值得嗎?
努力如花,天資如葉,讓羨慕去襯托尊敬的美好。
得分:50分
文章優(yōu)點明顯,很有“理性思辨”特色。作者認為“尊敬”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卻不泛濫”,認為“羨慕”是“一種泛濫、淺顯的情感”,在對比中凸顯了主要概念。行文中,作者嚴格按照“是什么”“為什么”的思路分析了“尊敬”與“羨慕”,進而以孟子的名言深入到“怎么做”,層層推進,盡顯理性思考。文章語言平實之中不乏嚴密,沒有浮華做作,文風簡潔。
文章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主要分析了“羨慕”和“尊敬”兩者的不同,對于應該“怎么做”只是一筆帶過,否則文章會更深刻,得分會更高。
【舟山中學2014—2015學年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據(jù)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了下面這首《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臨江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對這則材料你有什么樣的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要求】①題目自擬,觀點自定。
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