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放
摘要:伴隨著當前教學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也需要相應發(fā)生改變。作為職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期間,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提高專業(yè)技能及綜合素養(yǎng),從而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fā)展。本文簡要探討了當前職中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期間存在的不足,并論述了教師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可能突破口,論述了教師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可能思路,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關鍵詞:職中;教師;德育
隨著現(xiàn)今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市場體制改革速率的不斷提高促進了對人才的需求,不僅需要具備相關專業(yè)能力,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處在職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作為職中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以下簡要針對職中教師德育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教師德育工作模式亟需創(chuàng)新
1、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期間缺少引導性。對于現(xiàn)代教育來講,引導是其基礎職能,指的是深入挖掘學生自身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更好發(fā)展。然而,當前很多職中教師很少能夠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也多采用消極的方法處理,所以降低了教學質量,對學生以后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2、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期間缺少系統(tǒng)性。作為職中的教師,需要進行很多工作,不但需要良好的完成上級領導及學校安排的任務,同時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各類活動。然而當前,部分職中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期間,將其內(nèi)容變成了一個個的片段,缺少系統(tǒng)性,進而降低了德育質量。
3、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期間過于說教。很多職中教師都將德育的時間與精力過多的投放在開會、應對平時問題上,卻忽略了對學生的引導與關心,當出現(xiàn)問題時,才匆忙處理。同時德育教學活動也多采用說教的形式,教師在講臺前枯燥的講解人生道理,讓學生改正自身缺點,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抵觸的心理,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二、教師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可能突破口
1、進行主體德育活動,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作為職中教師,在面對班級中的學生,特別是一些還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處事不成熟的學生期間,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其實每一名學生都可能成為人才。想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預防不良后果出現(xiàn),教師就需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很多學生都會教師的說教教育持抵觸態(tài)度,所以,教師應給予學生尊重,轉變以往的教育形式,通過多種方法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德育學習,從而更好的完善自身發(fā)展。
2、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進行德育集體教育。相同年齡、相同群體的學生之間互相有著較大的影響。作為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期間,應將建設班級良好德育風氣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教師應尊重學生們的意愿,采用選舉的方式選擇班級干部,同時定期對班干部進行思想輔導,幫助班級干部明確學習方向與班級發(fā)展方向,之后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努力,提高所有學生們的德育品行。另外,可以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讓小組內(nèi)的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之后教師再進行德育集體教育,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實施德育系統(tǒng)教育,創(chuàng)建整體校園生活。學校每一年都會組建一些大規(guī)模的活動,例如:演講競賽、英語詩朗誦、文藝晚會等。然而多數(shù)職中教師經(jīng)常零散的應對這些活動,并沒有創(chuàng)建高效的教學機制,
三、教師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可能思路
1、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該方法由學生們?nèi)雽W起,重點對學生們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培養(yǎng)。此種方法的基本依據(jù)在于給予學生尊重,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們的自控能力。該思路的實施方法一般為:當學生步入職中階段時,教師就應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可以嚴格遵照學校規(guī)章標準進行活動。同時,在教學期間,班級干部也應協(xié)助教師做好德育教學工作。
2、建設班級文化。作為職中教師,應努力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同時將其轉變成一種強有力的教學措施。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提高班級凝聚力,引導學生更主動的進行學習,并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成長。想要建設班級文化,具體可以從以下方法入手: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班級的未來發(fā)展做出展望,提煉班風,同時創(chuàng)建班級相關制度,由教師、任課教師、班級干部、學生自行評價等方式進行監(jiān)管,從而保證班級文化更好發(fā)展。
3、創(chuàng)建品德、引導交流。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期間,教師應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父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品德。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課程講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發(fā)展。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教學改革速率的不斷加快,作為職中教師,應重視德育教育,利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同時,職中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及品德修養(yǎng),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用,在德育教學期間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德育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因此,對職中教師工作中的德育創(chuàng)新進行探討是值得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