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李瓊 厲蓉
摘 要 內隱自戀大學生對感情過分敏感,易受到感情中的創(chuàng)傷事件傷害,是戀愛問題高發(fā)群體。本研究采用自戀人格問卷和愛情態(tài)度量表,選取了620名大一新生,對他們的戀愛態(tài)度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從內隱自戀水平,性別和專業(yè)這三個維度分析了大一學生的愛情態(tài)度差異,并進行相關分析討論,為大學生的戀愛教育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 大一新生 內隱自戀 戀愛態(tài)度
中圖分類號:B848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自戀者在生活中主要表現為高度的自我關注和以自己為中心,對待自己的評價大多是極其樂觀的,對自身有著獨特的優(yōu)越感,對他人的注意和羨慕有著執(zhí)著的需求。研究表明,自戀可分為顯性自戀和隱性自戀兩種形式。顯性自戀者傾向于需要別人的注意,可能盡管他們對他人的需求不關注或者不易察覺,但仍有較大的社會魅力,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隱性自戀者則感到自卑,對他人的評價敏感,感到不滿足。隱性自戀者這種潛在的自卑使他們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因而缺乏信心和主動性,對感情過分敏感,極易產生焦慮情感和不安全感,容易受到生活、感情中創(chuàng)傷事件的傷害。因此,本研究擬對大一新生的隱性自戀與戀愛態(tài)度的關系進行研究,從而了解當前大學生隱性自戀程度與戀愛態(tài)度狀況,為大學生了解自身戀愛現狀及維護自身戀愛心理健康,為教育工作者進行有效的戀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工具
1.1.1自戀人格問卷
自戀人格問卷(CSNPI)是2005年由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鄭涌和黃藜共同編制,該問卷有顯性自戀和隱性自戀2個分量表。本研究選取隱性自戀分量表作為測量工具,隱性自戀分量表包含易感質、特權質、自我欽羨三個因子,共15個題目,采用5級評定法計分,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采用Likert式5點等級計分,1為完全不符合,5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內隱自戀程度越高。
1.1.2大學生愛情態(tài)度量表
愛情態(tài)度量表(Love Attitude Scale,LAS)為Hendrick夫婦編制。他們提出愛情可分浪漫愛、游戲愛、同伴愛、現實愛、占有愛和奉獻愛6個類型。每個分量表7個項目,共42個項目,后來修訂簡化成24個項目的簡式版本。本研究采用臺灣學者吳昭儀等,翻譯的42個項目版本,在使用時根據內地語言習慣對個別語匯進行了修改。量表采用Likert式5點等級計分,1為非常不同意,5為非常同意。
1.2施測方法與數據處理
1.2.1施測方法
本調查采用網上問卷的發(fā)放形式,施測地點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在主試指導下,由任課教師向授課大一學生發(fā)放,現場填寫。共回收問卷620份。通過對問卷填寫時間進行篩查,剔除填寫時間少于100秒的問卷(被認為沒有認真填寫)。共獲得有效問卷591份,問卷有效率95.3%。
1.2.2數據處理
全部數據由spss 18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總體水平
對大一新生的總體情況進行分析,內隱自戀問卷得分區(qū)間為15分至75分。本研究中大一學生內隱自戀問卷得分為40.29分,中位數為40。以中位數為分界線,將樣本分為高內隱自戀組和低內隱自戀組。
運用SPSS對高內隱自戀和低內隱自戀組的不同愛情類型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兩組在浪漫之愛(p=0.015<0.05),現實之愛(p=0.027<0.05)差異顯著。在游戲之愛(p=0.00<0.01),占有之愛(p=0.00<0.01)差異非常顯著。
2.2 性別差異
表2:不同性別和內隱自戀程度的愛情類型得分
男女生在不同愛情類型上的得分存在差異,其中在浪漫之愛(p=0.00<0.01),游戲之愛(p=0.009<0.01),占有之愛(p=0.00<0.01)和奉獻之愛(p=0.00<0.01)的得分上男生都顯著大于女生。在現實之愛上,女性得分要顯著大于男性(p=0.029<0.05)。在同伴之愛上兩者不存在顯著差異。
不同內隱自戀程度男生在不同愛情類型上的得分存在差異,從表2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在現實之愛上得分高內隱自戀組比低內隱自戀組得分低外,其余項目得分高內隱自戀組均高于低內隱自戀組。經T檢驗進一步發(fā)現在占有之愛上兩者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0.019<0.05)。
不同內隱自戀程度女生在不同愛情類型上的得分存在差異,在6個愛情類型維度上高內隱自戀組得分均高于低內隱自戀組。在浪漫之愛(p=0.008<0.01),游戲之愛(p=0.000<0.01),現實之愛(p=0.002<0.01),占有之愛(p=0.000<0.01)上高內隱自戀組顯著得分顯著高于低內隱自戀組。
進一步分析數據可以發(fā)現,性別之間存在交互作用,對現實之愛得分存在顯著預測作用(p=0.01<0.05)。在個體為男性時,其內隱自戀水平越高,在現實之愛上得分越低。但個體為女性時正好相反,個體內隱自戀水平越高,在現實之愛得分上越高。
2.3專業(yè)差異
在所調查的樣本中,理工科197人,文科394人。其中理工科生內隱自戀問卷得分均值為40.76,文科生為39.37。
表3 不同專業(yè)和內隱自戀程度的愛情類型得分
理工科生除了在現實之愛得分上低于文科生外,其余5種類型上的得分都高于文科生。其中在奉獻之愛上的得分與文科生存在顯著差異(p=0.036<0.05)。在理工科生中,高內隱自戀組與低內隱自戀組在游戲之愛(p=0.000<0.01)和占有之愛(p=0.000<0.01)兩個類型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文科生中,高內隱自戀組和低內隱自戀組除了在游戲之愛(p=0.000<0.01)和占有之愛(p=0.000<0.01)兩個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外,在浪漫之愛(p=0.006<0.01)上也存在顯著差異。
3分析與討論
3.1 大一新生對愛情類型存在偏好
不論是內隱自戀程度高還是內隱自戀程度低的大一新生,他們最偏好的愛情類型都是同伴之愛,而最不被認可的愛情類型是游戲之愛。同伴之愛是一種緩慢發(fā)展的愛情,戀愛關系式從友情中慢慢演變而來。相似性在情侶間極為重要。而游戲之愛之人將愛情視為一場游戲從來不會把愛情當作嚴肅的事情,視自己為這場愛情游戲的高手。這說明學生在尋找自己另一半時都比較關注另一半與自己的相似性,對于愛情也比較嚴肅認真,并不把它當成一種游戲。
3.2 不同內隱自戀水平在性別和專業(yè)上對愛情類型上的偏好存在差異
首先,從總體上我們發(fā)現高內隱自戀者在各個愛情類型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低內隱自戀者,除了同伴之愛和奉獻之愛外其它維度的得分差異都達到了顯著水平。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高內隱自戀者擁有比較高的自我評價因而導致他們對自己的戀愛擁有高要求。其次,性別對于學生的愛情類型偏好存在顯著影響。男性的浪漫、游戲、同伴、占有和奉獻5個愛情類型上得分皆高于女性,這與目前已有的研究結論基本吻合。進化心理學認為男、女在親密關系或擇偶上的差異是由于女性在愛情和婚姻中處于不利的地位,特別是女性需要冒巨大的風險懷孕、生產、哺乳、養(yǎng)育、保護孩子,因此女性必須選擇那些擁有大量資源并愿意承擔起養(yǎng)育自己后代責任的男性,女性在選擇伴侶時考慮較多現實因素。而男性因在經濟上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和資源,在性行為上代價更少,故而在感情上游戲愛,浪漫愛成分更多,也更容易因為愛而無法自拔(占有愛)。這表明那些認為自己條件不錯的女性更傾向于尋找那些家世、學歷、能力、未來成就等都比較好的男性。而那些認為自己條件不錯的男性則隨著對自己認可度的提高,反而降低了對另一半現實能力上的要求。最后,專業(yè)差異對學生的愛情類型偏好存在影響。本研究發(fā)現理科生在浪漫之愛、游戲之愛、同伴之愛、占有之愛和奉獻之愛上的得分全高于文科生,其中在奉獻之愛上得分顯著高于文科生。奉獻之愛是一種無私、給予的愛情類型。這種戀愛者視付出愛情為理所當然,永遠把對方的快樂、幸福放在自己的前面,希望愛人一切都好而不求回報??赡茉蚴窃诮邮苷{查的理工科生中擁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比例更高。有研究指出沒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與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相比更傾向于現實的愛。而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更多占有愛和奉獻愛。
基金項目:浙江工商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項目,項目編號:xgy15051,項目名稱:內隱自戀大學生的戀愛態(tài)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莉莉,高志華,王海偉,等.大學生完美主義與自戀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6):683-685.
[2] 鄭涌,黃藜.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自戀人格的心理學探析[J].心理科學,2006,28(5):1259-1262.
[3] 楊良群,陳彥宏.大學生隱性自戀與戀愛滿意度的關系[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28(8):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