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應堅持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培養(yǎng)大學生的生活力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革新實踐教學的方式,優(yōu)化實踐教學的環(huán)境,以此來推進實踐教學。
【關鍵詞】“活”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尊重學生,才能創(chuàng)造出有生命力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以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為指導,不僅要開展好理論教學,還要開展好實踐教學。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性
陶行知先生主張要培養(yǎng)學生鮮活生命的個體特性,塑造個體人格。但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老生常談,鮮活誘人的東西少;教學方式方法陳舊,無新穎感。學生只是把這門課程的學習看作學校的強制要求,被動地去聽課,以至于興趣不大,注意力不集中,對問題理解膚淺。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很難做到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并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期期末考評僅僅通過理論考試,是不能挖掘出大學生身上的潛能的。培養(yǎng)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對社會有責任感,講究誠信,與人為善的大學生,這需要在實踐教學中去培養(yǎng)學生做人做事的主體性,以達到人格上的完整統(tǒng)一。
1.2 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課堂互動活力。雖然教師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但有的老師還是照本宣科,從理論到理論的說教,以致于學生厭學。而實踐教學能使大學生從被動聽課轉為主動參與課堂。學生用腦思考,用手操作,全身心投入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了解社會、感悟人生。為此,充分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開展實踐教學。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被一些高校忽視。從高校領導方面來看,一些領導認為專業(yè)課是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公共課,展開理論教學就可以了,不注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熱衷關注社會輿論對高校的硬性條件的評價。從教師方面來看,部分教師認為教學任務本來繁重,實踐教學組織起來費時又費力,也就不重視實踐教學,很少投入時間和精力認真地去研究實踐教學。另外,從學生方面來看,部分大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對自身的發(fā)展沒有實用價值,對實踐教學活動敷衍了事,很難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目標。
2.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方式單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一般是在課堂內進行的,方式單一,不注重多樣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方式主要有: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校內實踐形式主要是將講授形式轉變?yōu)榘咐虒W、討論教學、辯論比賽等形式;而校外實踐教學主要是組織大學生實地參觀學習、社區(qū)調研等形式。這些方式比較傳統(tǒng),但大多數(shù)高校的實踐教學還只是注重其中的一種而已。有些高校僅僅偏向采用大學生社會調查這種方式,把這種實踐教學方式看作學期全部的實踐教學活動,導致大學生實踐教學課堂參與性不足。
2.3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環(huán)境有局限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需要多方面環(huán)境的協(xié)調配合,但現(xiàn)實實踐教學的環(huán)境局限性較大。從高校環(huán)境來看,主要是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問題。如領導機制不健全,領導不重視;、經費保障機制不規(guī)范,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并沒兌現(xiàn),對實踐教學經費投入沒落實,教師很難切實開展;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沒形成激勵氛圍等方面。高校沒有形成支持的環(huán)境,使教師難以著手開展實踐教學。
從社會環(huán)境來看,教師開展實踐教學一般要組織大學生深入農村、工廠、社區(qū),對機關、企業(yè)事單位、典型個人進行調研和訪談。大學生熱情高漲,想深入實地獲得一手資料,但一些單位和部門每天有著大量的事務要處理,有的員工認為大學生去開展實踐活動會給他們增加一些負擔,以致于對接待大學生實踐教學活動缺乏熱情,配合不好。高校和校外部門沒有接洽好,或學生中實踐中表現(xiàn)不好,影響到社會實踐教學基地的穩(wěn)定性,從而很難長期合作開展下去。
3 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對策
3.1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工作重點。陶行知先生說:“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要用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教師是活的人,就要有活力,首先應重視自身的實踐鍛煉。高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各個級別和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基層,關注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焦點熱點問題等,使他們的視野得到拓寬,指導能力得到增強。當對大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時,就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質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承認大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師要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符合大學生需要的實踐教學活動?!盎畹慕逃?,要與時俱進?!苯處熞没畹慕虒W材料去教活的大學生,不但能給大學生帶來活潑的精神,而且能讓他們感到學習的快樂。
3.2 革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方式
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思想?!白龅淖罡呔辰缡莿?chuàng)造,也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因此,“做”是教和學最終的目的,而“做”是應用。教和學的目的是為了“用”,就是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理論去解決問題。這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目標是一致的。
教師要與時俱進,革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式。對此,在課內實踐中,學習相關學科優(yōu)秀的實踐教學方式,為我們所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大學生在做中學;在課外實踐中,我們必須鼓勵學生走出去學習,走進社會生活中去。另外,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發(fā)揮現(xiàn)代網(wǎng)絡平臺的強大功能,結合大學生的需求,努力探索網(wǎng)上實踐教學活動新形式。這樣能較好地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教學中。
3.3 優(yōu)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環(huán)境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師要拿活的環(huán)境去做教育上的材料,才能養(yǎng)成活的人才。”高校實踐教學應引入反映具有時代特征的鮮活材料,采用各種方式組織教學。構建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三維實踐教學體系:第一維,構建課堂實踐教學體系:把學生課堂討論、專題辯論、案例分析、典型現(xiàn)身說法與情景模擬教學結合起來;第二維,構建校園實踐教學體系: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融入到校園社團活動、文化娛樂活動、校園調研活動中去;第三維,構建社會實踐教學體系:把參觀訪問、志愿者社區(qū)服務、紅色旅游體驗、假期社會調研活動等方式結合起來。
要整活校內外各方面的環(huán)境,使各方面協(xié)調起來。高校要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就要充分利用社會已有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區(qū)志愿者服務基地等。同時,高校必須通過統(tǒng)籌協(xié)調,健全保障機制。積極開拓社會資源,爭取更多的經費資助,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條件,有效地保障實踐教學可持續(xù)地開展。
4 結語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和要求,越顯重要,但任重道遠。實踐教學要始終堅持“活”的教育思想。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生活力,教師要活教,大學生要活學活用,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08.
[2]陶行知文集(下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552.
[3]秦裕芳,何長輝.創(chuàng)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靈魂[J].南京曉莊師范學院學報,2002(03).
[4]申林靜.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08:19.
[5]王文嶺.活——生活教育的靈魂[J].南京曉莊師范學院學報,2005(01).
作者簡介
王梅(1985-),女,四川省內江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現(xiàn)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單位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市合川區(qū) 40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