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麗,王 京,楊志軍,劉莉寧,程永波,賈小紅
(邯鄲明仁醫(yī)院,河北 邯鄲 056006)
?
臨床報道
老十針結合TDP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分析*
安俊麗,王 京,楊志軍,劉莉寧,程永波,賈小紅△
(邯鄲明仁醫(yī)院,河北 邯鄲 056006)
目的:探討“老十針”結合TDP神燈照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邯鄲明仁醫(yī)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治療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試驗組采用“老十針”結合TDP神燈照射治療,對照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療,10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結果:治療后,試驗組的餐后腹脹、上腹疼痛、噯氣、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倦怠乏力、食少納差、大便稀塘積分均顯著的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NDI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MTL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愈顯率82%顯著的高于對照組的64%,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十針”結合TDP神燈照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可靠,能夠顯著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候。
老十針;TDP神燈;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胃腸功能疾病,也是消化不良的主要類型之一,其臨床癥狀主要是上腹脹痛、灼燒感、早飽感或餐后飽脹等[1]。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清楚,可能與胃感覺異常、胃動力障礙、胃電節(jié)律紊亂等胃源性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有關[2]。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西醫(yī)療法治療,雖能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各種不良發(fā)應也較多,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有研究表明,中醫(yī)的針灸療法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針灸對胃腸動力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且調節(jié)過程特異、即時并持續(xù)性[4]。針灸不但可以調節(jié)胃動力障礙患者的胃電節(jié)律和幽門括約肌,還能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和胃酸、胃泌素和胃動素等的分泌功能[5]。筆者運用“老十針”結合TDP神燈照射治療的患者與口服多潘立酮進行治療的患者進行臨床療效對照和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邯鄲明仁醫(yī)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治療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
試驗組50例患者,男21例、女29例,年齡24~63歲,平均(41.0±12.8)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28.5±9.2)個月。對照組50例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齡21~65歲,平均(43.2±13.1)歲,病程12個月~4年,平均(26.7±11.3)個月。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構成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診斷參考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辨證分型屬于濕熱滯胃型、脾胃氣虛型、肝氣犯胃型;③患者主要表現為餐后飽脹不適、早飽、上腹疼痛、上腹灼燒感等;④患者的臨床癥狀至少持續(xù)6個月;⑤患者年齡范圍18~65歲;⑥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伴有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②合并消化道出血、潰瘍、腫瘤的患者;③近2周內服用促胃動力藥物的患者;④伴有內分泌疾病(甲亢、甲減、糖尿病)的患者;⑤對本研究治療藥物具有嚴重的過敏反應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1.4.1 治療組 采用“老十針”針刺配合TDP進行治療,取中脘、上脘、下脘、氣海、天樞(雙)、足三里(雙)、內關(雙)、百會、神庭和印堂為針刺組方。若患者肝氣郁結則加取太沖和陽陵泉;若患者肝氣犯胃則加取太沖和公孫;若患者脾胃氣虛則加取章門和關元;若患者濕熱滯胃則加取陰陵泉和內庭。肝氣郁結、肝氣犯胃和濕熱滯胃者采用瀉法,脾胃氣虛者則采用補法,其他患者均采用平補平瀉法或捻轉補瀉法,留針30min,一療程5天停針2日,與TDP治療儀配合,每次照射30min,每天2次,共治療4周。
1.4.2 對照組 餐前服用多潘立酮片(國藥準字H10910003;生產廠家: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每次10mg,每日3次,每10天為1個療程,共服用4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候積分變化情況:餐后腹脹、上腹疼痛、噯氣、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倦怠乏力、食少納差、大便稀塘,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分別給予0分、2分、4分、6分。
采用消化不良特異性生活質量量表——尼平消化不良指數(NDI)進行評價,分別包含干預領域、食物飲料領域、干預和控制領域、睡眠和打擾領域的25個條目。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胃動素(MTL)水平差異。
臨床療效評估:治療后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5%以上為治愈,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80%~94%為顯效,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60%~79%為有效,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60%為無效。
采用放射免疫法對患者血清中的胃動素進行檢測,胃動素免疫試劑盒由德國拜爾科技公司提供,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藥盒說明書進行。以γ-計數器讀取放射活性并計算胃動素含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變化
治療前試驗組和對照組的餐后腹脹、上腹疼痛、噯氣、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倦怠乏力、食少納差、大便稀塘積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的餐后腹脹、上腹疼痛、噯氣、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倦怠乏力、食少納差、大便稀塘積分均顯著的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變化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DI評分比較
治療前試驗組和對照組的ND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的NDI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DI評分比較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TL水平比較
治療前試驗組和對照組的MTL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的MTL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TL水平比較
2.4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的愈顯率8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4%,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其主要癥狀包括上腹飽脹、惡心、噯氣及難以描述的上腹不適感,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消化不良[6]。此病發(fā)病率高,癥狀常反復發(fā)作,病程較長[7],其病因可能為胃排空的延遲、胃容受擴張能力的下降及內臟的敏感性增強、精神心理因素等相關[8]。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fā)病率近年來正逐年增加,如何能有效、完全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為醫(yī)學界的研究熱點[9]。西醫(yī)治療以服用促胃腸動力藥、抑制胃酸分泌藥、抗焦慮和抑郁藥物及針對幽門螺桿菌的治療為主,雖能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患者難以痊愈[10]。中醫(y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多樣,同時在療效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隨著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中醫(yī)內病外治法越來越得到重視和應用。
中醫(yī)雖沒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然其主要病位在胃,以上腹部飽脹、早飽、口渴不欲飲、疼痛或不適等胃腸道運動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特點,舌苔以黃膩苔為主,脈多滑或濡。與“痞滿”最為相近[11]。中醫(yī)認為本病的原因與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和、勞倦過度、寒溫失調等有關,基本病機為中焦氣機不利和脾胃升降失職。針對此類病機,中醫(yī)常采用疏肝理氣、健脾利濕、和胃降逆等治則[12]。王樂亭等總結出了著名的“老十針”,取上脘、中脘、下脘、氣海、天樞、內關、足三里,因左右共取10穴,且常固定使用,謂之“老十針”[13]。此方在調氣疏肝、解郁寬中、健脾和胃方面效果顯著,且有消導運化、理氣和血并升清降濁之效[14]。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可能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所以可以加取百會、神庭和印堂以調神養(yǎng)氣,以改善睡眠和治療抑郁癥。
胃腸運動的改變能促進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自身修復,輔以TDP熱療照射胃脘部可明顯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加快其血液循環(huán),明顯改善胃腸組織代謝和胃腸功能。有研究表明,利用電針配合TDP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有效率和痊愈率明顯優(yōu)于多潘立酮的治療[15]。同樣,筆者研究提示相似的結論,治療后,試驗組的餐后腹脹、上腹疼痛、噯氣、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倦怠乏力、食少納差、大便稀塘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的NDI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的MTL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治療的愈顯率8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4%(P<0.05)。盡管患者的預后一般很好,但其病程會隨著患者的個體差異及癥狀輕重而有所不同。
現代醫(yī)學對本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并且對該病的治療手段也很局限,僅僅是針對癥狀使用一些制酸、促胃腸動力劑等,由于不是對因治療,所以療效不甚樂觀,且復發(fā)率高,藥物不良反應多。同時,現代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越來越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呈正相關,焦慮、抑郁等精神障礙在患者中亦有很高的發(fā)病率。而中醫(yī)中藥通過其獨特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中體現了優(yōu)勢。本課題通過將老十針治療結合TDP治療與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對比,證實中醫(yī)療法具有顯著的療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充分體現的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優(yōu)勢。不過本臨床試驗樣本數量少,在以后的研究中,應增大樣本含量,并增加動物實驗,對其有效作用機制作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老十針”結合TDP神燈照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較西醫(yī)療法更加可靠,能夠顯著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候,可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孫敬青,張琳.“老十針”合調神穴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4):54-55
[2] 張蕓,鄭琳,高勇.胃動力治療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J].福建中醫(yī)藥,2014,59(6):19-20
[3] 趙丹,毛華.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生理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4,8(15):95-97
[4] Zala AV,Walker MM,Talley NJ.Emerging drugs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J].Expert Opinion on Emerging Drugs,2015,16(2):283-92
[5] Liu J,Li F,Tang XD,et al.XiangshaLiujunzi decoction alleviates the symptom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by regulating brain-gut axis and production of neuropeptides[J].Bmc 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2015,15(1):1-13
[6] 連俊蘭,邵征洋,詹璐,等.調中飲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兒童臨床療效及胃腸動力影響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4(5):993-994
[7] 徐寅,王小娟,郭璇,等.舒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患者5-HT、SS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4(12):2258-2260
[8] Kitiyawadee P,Anupong T,Varocha M,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mpacts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Thailand[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pjcp,2014,15(24):10887-10891
[9] 程秋實,汪龍德,劉俊宏,等.中醫(y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1):70-72
[10] Hiroto M,Motoyasu K,Tomiyasu A,et al.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50(2):125-139
[11] 周恒,郭璇,王小娟,等.舒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腸動力、血清干細胞因子及Cajal間質細胞修復與再生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3):863-867
[12] 呂林,唐旭東,王靜,等.四君子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適綜合征患者胃中液體食物分布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12):4318-4323
[13] 徐因,程永波,劉莉寧,等.老十針防治順鉑化療引起消化道癥狀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6(2):110-112
[14] Hiroto M,Motoyasu K,Tomiyasu A,et al.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50(2):125-139
[15] Vanheel H,Tack J.Therapeutic options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J].Digestive Diseases,2014,32(3):230-234
河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科研計劃項目,編號:2013312。
安俊麗(1981-),女,主治中醫(yī)師,主要從事針灸及中藥治療疑難雜癥工作。
△通訊作者:賈小紅(1968-),女,主任中醫(yī)師,主要從事針灸臨床工作。
R246.1
A
1005-0779(2016)10-0009-03
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