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慧
里約奧運會上,好幾位國外運動員身上都帶著紅紅的大圓印,眼尖的中國觀眾一眼就認出了:這是拔火罐呀!中醫(yī)中藥的話題又成為新的熱點和中國的驕傲。中醫(yī)藥的療效有目共睹,但也有人不完全理解中醫(yī)藥的內涵,認為中醫(yī)僅僅算是替代療法,中藥與中醫(yī)一樣不能被認可,還有的人認為現在的很多中藥都是人工種植,農藥殘留超標嚴重。為此,筆者采訪了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中藥、天然藥物保健食品室主任季申,帶我們一起解讀中藥。
中藥的分類
中藥是指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用于防治疾病和醫(yī)療保健的藥品,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提取物和中成藥等。
中藥材是指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符合藥品質量標準,未經加工(鮮用)或只經產地初加工而形成的原料藥,其中有部分中藥材被國家認定為藥食兩用。藥用的中藥材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凈處理(如除去非藥用部位、雜質、霉變品、蟲蛀品、灰屑等,使其達到藥用標準),并符合藥品質量標準。目前尚無作為食品的中藥材標準,因而作為食品的中藥材也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要求。
中藥飲片是指中藥經凈制、切制、炮制、粉碎、精制而成,可直接供臨床配方或制劑使用的加工品。
提取物等現代中藥發(fā)展迅速,部分制劑的處方原料進行了提取、精制,實現了“工藝規(guī)范化、質量標準化、檢測現代化、包裝規(guī)格化、生產規(guī)?;钡囊螅WC了制劑原料質量的穩(wěn)定可控。
中成藥大多是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以中醫(yī)處方為依據,以中藥飲片為原料,由藥品生產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的工藝和質量標準批量生產的藥品,具有一定規(guī)格和劑型。
一物一標準
季申介紹說,地道藥材是指一些傳統中藥材需有特定的植物基原、特定的產區(qū)和特定的生產技術或加工方法的中藥材。隨著需求量的增多,栽培種植和養(yǎng)殖的中藥已成大勢所趨,我國對種植和養(yǎng)殖技術的研究也在趨于完善,所以不必擔心其藥效和安全性。
隨著不斷實踐和深入研究,中藥飲片、提取物、中成藥等在中藥現代化的道路上為有證可循做不懈地努力和完善。而季申和她的團隊也在為之努力,10多年來主攻如何控制中藥中農藥殘留、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非法添加、真菌毒素等,為保障中藥的安全筑下了一道道有力的防線。
另外,中藥還實行“一物一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我國藥品的最高法典標準,其中記載的每一味藥都有用法、用量等明確規(guī)定,同時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成分有相關的控制,但因中藥成分的復雜性,決定其需要不斷完善,致使其一再修訂。1953年第一部中國藥典收錄中藥500多種,2015年版收載中藥已達5 600多種,力求藥品管理的規(guī)范、嚴格。
有些藥食兩用的中藥也是保健食品的原料,消費者對中藥的安全性有所誤讀,季申認為這是正常的,畢竟中藥的專業(yè)性很強,不可能人人都了解。然而是藥三分毒,除了治病救人的中藥,作為食物的藥食同源類中藥和含有中藥成分的保健食品也應該在有資質的醫(yī)生、執(zhí)業(yè)藥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