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 要:德育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涯的始終,德育要從孩子開始,從小學生開始,德育的直接教育形式是通過思想品德講授來滲透的,這種教育方式較為枯燥,小學生學習時極容易產(chǎn)生反感情感。小學籃球運動是一種集體活動,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團隊意識,教師在教學中將德育滲透在其中,使小學生對德育有一個直觀感受,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將對小學籃球運動的德育功能進行簡要的論述。
關(guān)鍵詞:小學籃球運動;德育功能;初探
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運動,它靈活多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果敢、機智和頑強的意志,在一支籃球隊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隊員的互相配合。近幾年來,體育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籃球運動在許多小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小學籃球訓練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訓練中,體育教師也在嘗試轉(zhuǎn)變,不再像過去一樣單純地訓練學生的籃球技能。部分教師嘗試將籃球與其他知識結(jié)合,比如說德育,籃球運動具有很強的德育功能,那么籃球運動的德育功能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下面筆者來簡單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抓集體主義
小學籃球訓練多是以籃球隊的方式存在,而一支好的籃球隊絕不僅僅取決于某一個人的成功,籃球隊的發(fā)展壯大,依靠的是集體合作產(chǎn)生的力量。教師在進行籃球訓練時,要讓每一個隊員都意識到自己就是籃球隊的一分子,團隊的強大只有依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實現(xiàn)。隊員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集體利益為重。
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在進行籃球訓練的時候與其他隊員之間難免會發(fā)生矛盾,有些學生可能會更加關(guān)注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忽視集體利益。教師在進行籃球訓練時一旦遇上這樣的情況,就應該積極耐心地開導學生,讓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了解集體主義的重要性。集體主義屬于德育的一個小分支,教師在教學訓練時抓集體主義,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
二、抓吃苦耐勞教育
籃球訓練并不像學生想象的那樣輕松。可能一開始許多小學生參與籃球訓練,參加籃球隊只是憑著一時興趣,在這些學生看來籃球訓練十分有趣,自己也可以玩一玩,然而在實際的訓練中籃球訓練卻并非如此?;@球訓練遠比學生想象的要艱苦許多,它并不是簡單地拍拍球就好了,一個看起來簡單微小的動作,可能都需要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例如投籃,可能在大部分人眼里,這只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動作,然而這個簡單的動作,一個專業(yè)的籃球運動員可能要訓練上百次,甚至是上千次。
學生參與籃球訓練,并不只是好玩,教師在訓練的時候應該給學生灌輸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學生能夠吃苦耐勞,學好籃球,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應付差事,這樣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籃球的。德育涵蓋的面十分廣泛,教師在籃球訓練中抓吃苦耐勞精神也屬于德育一類。
三、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好的習慣能夠伴隨人的一生,小學生養(yǎng)成一些好習慣對于其今后的發(fā)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籃球訓練中也有許多細枝末節(jié)需要學生去注意,有時候一場籃球賽的失敗,往往是因為一些細節(jié)和行為習慣造成的。
例如,在平時的訓練中,有些學生習慣將籃球當?shù)首幼?,還有一些學生喜歡用腳踢球,有時候球飛離了籃球場,有些學生甚至會為了撿球肆意地踐踏草坪。這些行為習慣,也許是學生無意識的行為,看起來也無傷大雅,但是學生的這些習慣一旦養(yǎng)成了就很難改正,這些習慣對于學生的籃球訓練也是致命的缺陷。因此,在進行訓練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合格的球員。
四、抓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
心理素質(zhì)教育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進行籃球訓練時也有很多方面的訓練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有關(guān)。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在生活中很少受到挫折,失敗的經(jīng)歷也少,這使大部分小學生心理較為敏感脆弱,心理素質(zhì)差。
籃球訓練并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候因為自己訓練時動作的不到位,可能還會受到教師的責備,學生在受到責備的時候,可能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強,會降低籃球?qū)W習的興趣;再者,在賽場上,學生參加籃球比賽,輸贏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但是有些學生過分看重輸贏,一次失敗就會讓學生覺得難以忍受,一蹶不振,失去學習籃球的動力。教師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一定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正視自己在訓練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更好地參與到籃球訓練中,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
總之,小學籃球訓練看起來與德育毫無關(guān)系,但是在進行具體的籃球訓練時,教師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籃球訓練的許多知識都滲透有德育的知識,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找準教學關(guān)鍵點,將德育滲透到籃球訓練中,使學生既能夠?qū)W習籃球知識,又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趙丹.寓教于樂快樂體育:“教”與“玩”結(jié)合是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2]張玲.淺析如何有效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