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 (遼陽111000) 朱彤彤 劉鵬程
?
頭部神經阻滯聯(lián)合靜脈全麻在神經外科手術麻醉中的應用價值*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 (遼陽111000) 朱彤彤 劉鵬程△
目的:探討頭部神經阻滯聯(lián)合靜脈全麻在神經外科手術麻醉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擬行首次顱內占位切除術的3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對照原則分為研究組(神經阻滯組)和對照組(單純靜脈全麻組)。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術后2h、6h、24h、48h進行疼痛評分,記錄兩組術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總量。 結果: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總用量比較顯示,研究組平均瑞芬太尼總用量(1319.6±584.2μg)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38.7±967.5μg),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平均丙泊酚總用量(1210.1±520.5mg)稍低于對照組(1449.8±422.7mg),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VAS評分比較結果顯示,術后2hVAS、6hVAS評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hVAS、48hVAS評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頭部神經阻滯聯(lián)合靜脈全麻可減少顱腦手術中麻醉維持鎮(zhèn)痛藥物瑞芬太尼的用量,并且術后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是神經外科開顱手術理想的麻醉方法。
神經外科顱腦病變患者多數(shù)需行顱腦手術治療,而大部分患者在手術治療前已伴有不同程度的顱內高壓或顱內神經系統(tǒng)損傷等癥狀,手術創(chuàng)傷及疼痛的刺激會使已有癥狀進一步加重,可導致腦組織水腫、充血,甚至顱內出血的發(fā)生[1],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合理選擇顱腦手術麻醉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將頭部神經阻滯與靜脈全麻聯(lián)合,通過觀察分析術中麻醉維持鎮(zhèn)痛藥物用量及術后疼痛程度,探討其在神經外科手術麻醉中的應用價值。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因顱內占位在我院神經外科住院并擬行首次顱內占位切除術的3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兩組,研究組(神經阻滯組)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46.98±7.73歲,平均體重65.02±8.89kg;對照組(單純靜脈全麻組)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齡45.67±9.81歲,平均體重63.92±10.45kg。兩組患者一般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好的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
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前均熟練掌握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方法。患者入室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0.1g和阿托品0.5mg。入室后開放下肢靜脈通路,局麻下行橈動脈穿刺并置管,記錄各項生命體征。神經阻滯組根據(jù)手術切口部位行雙側眶上、滑車、耳顳、枕大、枕小神經阻滯,局麻藥為0.5%的羅哌卡因,總量6~8ml。5min后針刺法判斷阻滯效果,阻滯不完全的進行補救,確保阻滯完全[2]。對照組不進行神經阻滯。靜脈全麻根據(jù)臨床試驗盲法原則由不了解分組情況的麻醉醫(yī)師施行。術中應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維持麻醉,持續(xù)輸注阿曲庫胺維持肌松。
3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術后2h、6h、24h、48h進行疼痛評分,評定標準[3]:將疼痛程度以0-10共11個數(shù)字表示,0代表無痛,10代表最痛。0分:無疼痛;<3分:輕微疼痛,能忍受;4~6分:疼痛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疼痛進行性加重,劇烈難忍。 記錄兩組術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總量。
1 兩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比較 兩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總用量比較顯示,研究組平均瑞芬太尼總用量(1319.6±584.2μg)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38.7±967.5μg),經統(tǒng)計分析提示,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t=10.074,P=0.000);研究組平均丙泊酚總用量(1210.1±520.5mg)稍低于對照組的(1449.8±422.7mg),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539,P=0.074)。
2 兩組術后VAS評分比較 兩組術后VAS評分比較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2hVAS、6hVAS評分分別為2.47±1.96、3.05±2.2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22±3.12、4.92±3.70,兩組術后2hVAS、6hVAS評分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t=6.135,P=0.000;t=5.732,P=0.000)。研究組術后24hVAS、48hVAS評分分別為3.82±2.10、4.73±2.00,對照組術后24hVAS、48hVAS評分分別為4.54±3.73、4.57±3.57,兩組術后24hVAS、48h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596,P=0.114;t=0.457,P=0.692),詳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不同時期VAS評分比較
神經外科手術麻醉要求機體必須保持麻醉誘導、維持及蘇醒期血流動力學、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這對降低術中過度應激反應、炎性反應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障術后平穩(wěn)而迅速的蘇醒有重要意義[4]。傳統(tǒng)靜脈全身麻醉手術由于作用的局限性,使得其難以達到對手術過程及術后不良反應的控制,而頭部神經阻滯通過將局部麻醉藥直接作用于細胞膜Na+通道,抑制Na+內流,從而使神經纖維興奮性及傳導性降低,使傷害性刺激無法傳導至神經中樞,進而達到減少以上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可能性,為神經外科手術提高更好的手術條件[5]。
國外有研究報道術中曾使用過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的患者中有約20%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中樞神系統(tǒng)調節(jié)紊亂等并發(fā)癥,且以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嚴重程度與術中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的用量呈正相關[6]。因此,減少術中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周燦華等[7]研究發(fā)現(xiàn)頭部神經阻滯聯(lián)合靜脈全麻用于顱腦手術可明顯減少麻醉維持藥物用量,提示頭部神經阻滯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機體發(fā)揮有益的保護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阻滯組瑞芬太尼總用量明顯低于單純靜脈全麻組,統(tǒng)計分析顯示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近年來亦有關于區(qū)域阻滯麻醉可降低腫瘤術后復發(fā)的報道[8],其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顯示術后2hVAS、6hVAS評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24hVAS、48hVAS評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王云等[9]研究相符。因此,開顱手術患者頭部神經阻滯可有效減輕術后早期疼痛,術后鎮(zhèn)痛效果較好,并可減少術后慢性疼痛及繼發(fā)性顱腦損傷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頭部神經阻滯聯(lián)合靜脈全麻可減少顱腦手術中麻醉維持鎮(zhèn)痛藥物的用量,并且術后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是神經外科開顱手術理想的麻醉方法。
[1] 郭曲練.圍術期腦保護進展.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麻醉學術年會論文匯編[J].神外麻醉,2009,248-252.
[2]SinatraR.CausesandConsequencesofInadequateManagementofAcutePain[J].Pain.Med,2010,11(12):1859-1871.
[3] 楊文磊,趙衛(wèi)國.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治療的方法選擇和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8,16(05):547-551.
[4]SukranG,AliAY,FilizT.Theeffectofscalpblockandlocalinfiltrationonthehaemodynamicandstressresponsetoskullpinplacementforcraniotomy[J].EurJAnaesthesiol, 2009, 26(4):298-303.
[5] 龐德春,廖振南.頭部周圍神經阻滯聯(lián)合全麻在顱腦手術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19):11-12.
[6]OderdaG.Challengesinthemanagementofacutepostsurgicalpain[J].Pharmacotherapy,2012,32(9):6S-11S.
[7] 周燦華,徐 鵬,劉聰霞.神經阻滯復合靜脈全麻在顱腦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3);19-20.
[8] 丁久紅,鄭文澤.神經阻滯超前鎮(zhèn)痛在顱腦手術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22):29-30.
[9] 王 云,俞文軍,張 雯,等. 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靜脈麻醉注射痛的臨床觀察[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02:238-239.
(收稿:2016-06-06)
* 遼寧省科技基金(2008225021-1,2013225021-1)
@頭部神經阻滯 神經外科手術 麻醉藥, 靜脈
R614.24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6.12.016
△陜西省榆林市第二醫(y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