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顯淮
情感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可以讓學生與文章產生共鳴、啟發(fā)學生的情感、健全學生的人格,等等。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合理實施情感教育,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眾所周知,語文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其主要體現(xiàn)在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健全并完善學生的人格,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情感教育剛好符合這一點,加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文章的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人文情懷進行培育,進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成長。
2.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小學生還處于活潑好動且好奇心強烈的階段,他們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鼓勵與支持,還會在無意之間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梢哉f,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因此,語文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適時地展開情感教育,比如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獎勵或者表揚,而對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也應該用一些激勵的語言來讓他們收獲尊重和自信。教師一句夸獎的話語、一個表揚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更加努力。由此可以看出,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情感教育,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提升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3.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教育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而且還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是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師生雙方有著鮮明的隔閡,從而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教學效果打了折扣。尤其是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拉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合理應用情感教育,那就既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
二、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途徑
1.深挖教材內容中的情感因素
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感性較強的文章,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挖教材內容中的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實施情感教育,讓學生更加了解文章內涵。譬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過程中,該課的教學任務除了讓學生讀懂文中的詞語、句子,了解文章的內容,還應該讓學生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內容,主要就是讓學生明白知恩圖報、不能見利忘義等,同時學習這些寶貴的品質。要想讓學生更加了解該課的內涵,教師可以利用給學生講解一個小故事或者身邊發(fā)生的案例,都可以使學生更加清楚地明白文章的內在意義。
2.創(chuàng)設教學課堂情境
教學課堂情境是實施情感教育最直接的途徑,該教學模式不僅符合情感教育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將學生更好地帶入到課堂教學中,更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出一個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譬如:在教學《頤和園》一文時,該文章有很多景物描寫,但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用語言給學生講授內容,只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還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該課的中心思想。就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先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頤和園的視頻或者圖片,從而創(chuàng)設出一個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透露出其包含的情感內容的教學情境。然后,教師再適時引入正文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頤和園的美,以及它承載的厚重而獨特的歷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為提升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將情感教育有效地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既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挖教材內容,改革與發(fā)展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并創(chuàng)設出合適的教學情境,從而合理地將情感教育實施在教學中。這樣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可以健全并完善學生的人格與道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