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芹 鄭 雯 薛 雷 梁 爽
?
“知行合一論”的教學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王玉芹 鄭 雯 薛 雷 梁 爽
目的:應用“知行合一論”教學模式,提高外科臨床護理教學質量。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將“知行合一論”的教學模式應用于外科臨床護理教學中,主要內容包含教學理論支持、理論準備、具體實施步驟等。結果:共有75名護生參與了我科基于“知行合一論”的外科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的應用,初步教學效果很好。結論:基于“知行合一論”的外科臨床護理教學模式有效地激發(fā)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了護生良好的溝通能力,提高了護生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這種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實現了護生向護士角色的過渡,值得推廣應用。
知行合一;臨床護理;教學;護生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護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獲得專業(yè)感性知識和提高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過程,也是護生向護士角色轉化的重要途徑[1]。外科護理學是臨床護理專業(yè)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讓護生在外科實習期間掌握圍手術期整體護理的方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是當前外科臨床護理教學的重點。我科采用基于“知行合一論”的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思想,對外科臨床護理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并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應用于我院神經外科的臨床護理教學之中,效果很好,現報道如下。
1.1 教學理論 早在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就在知與行的關系上提出了“知行合一”[2]的觀點,以知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同樣提出“教學做合一”[3]的教育思想,認為“光學而不做,或是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徹底的教育”。無論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必須重視實踐?!爸泻弦弧迸囵B(yǎng)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實現知識教學、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有機融合,在知識、技能教學的過程中完成學生的人格塑造,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社會人[4]。
1.1.1 關于教師“知行合一”教學理念的培養(yǎng) 由護士長組織全科室指導老師參與“知行合一”理論的學習。學習方式采用授課的形式。授課內容為“知行合一”理論的起源、發(fā)展和重要性,以及成功的“知行合一”教學案例。
1.1.2 關于護生“知行合一”學習理念的培養(yǎng) 學生入科室后,由指導老師集中教學。時間為30 min。(1)介紹“知行合一”理論的起源、發(fā)展、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知行合一”的學習理念:每個學生自愿、自主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把所學轉為所用;在實踐中學習,用所用豐富所學,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享受學習的樂趣[5]。(2)介紹經過改革后“知行合一”論的外科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的內容,鼓勵護生積極主動接受新的學習方法。(3)指導老師向學生講解理論準備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并要求護生積極認真復習課本中的神經外科理論知識。如有疑問或難以理解的地方,可向指導老師尋求幫助。老師結合臨床經驗為學生解疑答惑。目的是加深護生對神經外科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為實現理論聯系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根基。
1.2 教學方法
1.2.1 分管床位 護生入科后,由總帶教老師為每位護生安排一名指導老師。指導老師精心選擇病例,并和學生一起負責該患者住院期間的治療及護理。指導老師選擇病例的標準為本科室常見疾病、新入院、擇期手術患者。
1.2.2 整體護理 護生在老師指導下,給予患者入院健康教育,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查閱病歷等方法收集患者資料,診斷患者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在老師指導下,護生參與患者入院后的治療與護理。同時護生通過閱讀課本、請教主治醫(yī)師等方法了解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在老師指導下著手準備護理病例討論內容,主要為所負責病例的相關疾病知識和圍手術期護理要點。確定患者手術日期后,以彈性排班為依據安排護生在患者手術前一日至術后三日均上班。
在患者手術前一日晨會后,由護士長組織、護生主持護理病例討論,全體當班老師共同參加,時間為20 min。首先由護生匯報病例及相關知識,主要內容有:床號、姓名、性別、年齡、診斷、主訴、既往史、過敏史、家族史、目前主要臨床表現、飲食、睡眠、二便、心理狀況、各項檢查結果及陽性指標、特殊檢查及治療、術前主要藥物治療、麻醉及手術方式、圍手術期護理要點等。重點介紹該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術前、術后護理要點。護生匯報完畢后,老師和護生針對匯報內容進行提問,如腦室引流管的護理要點、各種陽性指標的意義等,先由護生回答,再由帶教老師進行補充講解。提問環(huán)節(jié)結束后,由老師輪流發(fā)言,對護生以上環(huán)節(jié)中未提到的疾病相關知識及護理要點進行補充。最后由護士長對本次病例討論內容進行補充并總結討論情況,由負責主持的護生和其指導老師共同記錄本次討論內容及結果,整理出圍手術期護理要點,供護生學習及臨床實踐指導使用。
患者術前一天,護生在老師指導下參與患者術前準備,如指導患者床上練習排便、告之禁食水時間、心理護理等?;颊咝g后返回病房,護生在老師指導下參與患者全麻術后護理及神經外科術后護理,并給予相關方面健康教育。同時診斷患者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制定可行、正確的護理措施并逐步落實。在術后治療與護理過程中,仍應不斷評估和更新護理問題,及時進行效果評價,并給予患者最好最全面的護理。
學生將所管床位患者的疾病知識和全程護理知識進行整理總結,并就其中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思考擴展,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材料并做成課件。經老師指導后,進行科內小講課。本科室所有指導老師和護生共同參與,給予補充建議和指導。這一過程實現了護生學習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提升。
1.3 效果評價 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共有75名護生參與了神經外科基于“知行合一論”的外科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的應用,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75名護士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5份,收回75份,回收率100%。
表1 實施新教學模式后75名護生的實習收獲情況
初步實踐證明,基于“知行合一論”的外科臨床護理教學模式通過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有效地激發(fā)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了護生良好的溝通能力,提高了護生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
3.1 激發(fā)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護生參與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前,需要復習大量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查閱很多疾病資料,為接下來的臨床實踐打下基礎,這些激發(fā)了護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和積極學習。
3.2 培養(yǎng)了護生良好的溝通能力 護生在收集患者病情資料和參與治療及護理的過程中,需要耐心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同時注意交流的技巧和藝術性,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護患之間溝通的有效性。
3.3 提高了護生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 護生在老師指導下全面復習疾病相關知識,認真做好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并積極查閱資料準備科室小講課。護生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又通過臨床實踐總結提升新的理論。通過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加深了護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及記憶,也提高了臨床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了護生向護士角色的過渡。
3.4 不足之處 是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剛投入臨床使用,還沒有具體的效果評價方法及標準,這也是導致調查結果中存在少許偏差的原因,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將會重點探討這個內容;另外,神經外科患者病情急而且危重,護生在護理過程中會有些害怕,不敢動手操作?;颊呒凹覍賱傞_始對護生的不信任,也會給護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會考慮加強對護生的心理支持,從而更好地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1] 趙驕蓉,關 紅,王秋節(jié),等.不同層次護生臨床實習初期指導需求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8):71-73.
[2] 李惠玲,周可真.中國哲學視角的“同情心”與護理人文之耦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269-271.
[3] 沙麗萍.例談“五環(huán)導學”在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教學,2015,40(1):23-25.
[4] 徐朝軍,李 藝,沈書生,等.“知行合一”理念下的教育技術本科課程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9(10):17-19.
[5] 王曉哲,韓 剛.知行合一思想的歷史嬗變[J].管理學家,2013,22(4):54-57.
(本文編輯 劉學英)
221000 徐州市 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介入科
王玉芹:女,碩士,護師
鄭雯
2015-11-18)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