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瑞峰
(涉縣天津鐵廠第二中學 河北 邯鄲 056404)
(收稿日期:2016-04-24)
?
對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和實踐
全瑞峰
(涉縣天津鐵廠第二中學 河北 邯鄲 056404)
(收稿日期:2016-04-24)
高效課堂是有教育教學理論指導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順序而完整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注重發(fā)揮“雙主體(教師是主導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課堂;高效課堂是充滿師生間思維碰撞的課堂;高效課堂是充滿人文關懷的“人本課堂”; 高效課堂是激發(fā)師生總結和反思的課堂.
高效課堂 “雙主體(教師是主導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 人文關懷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素質教育的主戰(zhàn)場,它不是“節(jié)假日”,而是“習以為?!钡钠胀ā叭兆印?,“過”好每一節(jié)課,都要追求高效.筆者結合日常的教育教學,認為高效課堂應該具有以下特征.
教育教學必須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課堂教學就要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教學資源相結合,而不能靠經驗,更不能憑感覺隨意性上課.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應用的教育教學理論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等;教育教學方法有,李吉林的“情景教學法”、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等;教學模式有,江蘇洋思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山西新絳中學的“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浙江的“雙線并行”教學模式等.下面是教學實例.
如“情景教學法”下的“萬有引力定律的成就”的教學:教學開始,為學生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天宮艙內宇航員、神舟號變軌、中國未來空間站等的圖片和視頻科學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
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知識、方法和思維導圖建構聯(lián)系.例如,在學習電場時利用類比的方法建構.
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重力場類比電場進行意義建構,如表1和表2所示,促進了電場的學習和對重力場的進一步理解.
表1 重力場“學習點”
表2 電場“學習點”
嘗試教學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chuàng)新”,特征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基本步驟有準備練習、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再次嘗試等,筆者在習題教學和物理概念教學中經常應用嘗試教學法.
2014年7月5日,國家教育部公布了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共有417項成果獲獎.有很多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成果值得學習和借鑒.
理論指導下的教育教學,必須是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序而完整的教學.如果沒有了系統(tǒng),理論的指導就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事倍功半.以嘗試教學法為例.
準備練習:先讓學生做好承上啟下的準備練習,設計好對知識的銜接和應用過渡,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例1】用細線拴著一個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線速度大小一定時,線越長越容易斷
B.小球線速度大小一定時,線越短越不容易斷
C.小球角速度一定時,線越長越容易斷
D.小球角速度一定時,線越短越容易斷
出示嘗試題:在解決好準備練習的基礎上,教師編制好涉及新教學內容的嘗試題,盡可能地將新教學內容以問題或習題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本部分練習主要涉及的是基礎性、思考性、理解性的習題,“所謂的容易題練習”.
【例2】若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越大,它的運行速度越大
D. 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越大,它的運行速度越小
C. 衛(wèi)星的質量一定時,軌道半徑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 衛(wèi)星的質量一定時,軌道半徑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自學課本:帶著問題自學課本.問題有結構性問題、思維方向性問題和聯(lián)系性問題、學習方法性問題、理解中的“隱含性條件問題”等.
嘗試練習:本部分練習是“中檔問題”練習,教師盡可能地對學習內容“無遺漏點”地、“全方位”地設計問題.
【例3】探測器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變軌后在周期較小的軌道上仍做勻速圓周運動,則變軌后與變軌前相比( )
A.軌道半徑變小
B.向心加速度變小
C.線速度變小
D.角速度變小
學生討論:本環(huán)節(jié)就是發(fā)揮學生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展示自己的思維和思想,通過“說服和被說服”的過程,檢驗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推理、分析和綜合、表達和邏輯等,教師在嘗試練習中,多設計些“為什么”問題和分析性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造提供討論的“契機點”.
……
經過計算得出:衛(wèi)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結果是否正確?若正確,列式證明;若錯誤,求出正確結果.
教師講解:教師講解環(huán)節(jié)是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討論階段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解決的疑點、易錯點、易混點、歸納總結的點等需要教師講解的地方,在講解的過程中,允許學生隨時提出問題,教師或學生“答記者問”,主要是理解和掌握好各物理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再次嘗試:相當于出示檢測題.在完成前面嘗試題并做好歸納整理的基礎上,嘗試新題.
【例5】同步衛(wèi)星的加速度為a1,地面附近衛(wèi)星的加速度為a2,地球赤道上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為a3,則( )
A.a1>a2>a3
B.a3>a2>a1
C.a2>a3>a1
D.a2>a1>a3
當然,理論的指導和實踐一定要與教師和學生的情況相結合,嘗試一定要有層次性和系統(tǒng)性.
高效課堂必須有學生的積極參與,以教師的促進、引導、創(chuàng)設等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筆者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教師問學生答:教師主要以問題的形式促進學生思考,如在“力的合成”中問,初中學習的動滑輪省力省一半的條件是什么?動滑輪一定省力嗎?為什么?以問題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如在學習“超重和失重”時問,體檢測體重時,人站在體重計上有什么要求,談談你的認識和體會,說明為什么?以問題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讓學生在解題時,分析題中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問題與聯(lián)系、思維的方向、怎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等.以問題的形式在物理實驗中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為什么這么做,怎樣處理實驗數據等.當然為了不同學生能夠緊緊跟著課堂,筆者經常采取實時的隨機性問題提問學生,提醒或檢測學習的情況.
學生問教師答:在筆者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根據學習的情況,在保證紀律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問題,有點像新聞發(fā)布會回答記者提問的形式,直到對于知識點或問題等得到解決并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的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解決了學生的“即興問題”,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問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濾光片為什么要放在單縫前面,放在其他位置行嗎?為什么?老師你做過這樣的實驗嗎?還有多普勒效應有計算公式嗎?有哪些重要應用嗎?等.當然學生也可以出題考老師,考老師有沒有簡便的解題方法等.
學生問學生答:在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回答學生的問題,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說服”同學,直到同學說服自己或被說服,再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該環(huán)節(jié),問問題的學生,可以自己出題考問其他同學,像是打擂臺一樣,在考問和被考問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理解、推理、分析和綜合能力等.有的像挑戰(zhàn)賽,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考問同學,也觸發(fā)問問題學生自己的思考和總結.
“《知心姐姐》雜志‘知心調查’組發(fā)布調查數據,你最喜歡什么樣的課堂?79.22%的孩子表示:他們喜歡能夠啟發(fā)自己思考的互動式課堂,有分享和提問的機會.”
合作探究:例如在“力的合成”的教學中,采取學生合作探究下的知識與思維“雙線并行”的教學方法,教學流程如表3所示.
表3 力的合成教學“流程”
高效課堂應該是充滿師生間思維碰撞的課堂,要想激發(fā)師生間的思維碰撞,就要以問題為紐帶,給課堂制造更多的疑點等.創(chuàng)造思維碰撞的契機,解決學生心中的真實問題.如:在學習電表的改裝時,在學生“先學”階段結束后,筆者出示了一道題:一電壓表由電流表G與電阻R串聯(lián)而成,如圖1所示.若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此電壓表的讀數總比準確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種措施可能加以改進?( )
A.在R上串聯(lián)一比R小得多的電阻
B.在R上串聯(lián)一比R大得多的電阻
C.在R上并聯(lián)一比R小得多的電阻
D.在R上并聯(lián)一比R大得多的電阻
圖1 電流表與電阻R串聯(lián)
生甲:應該是串聯(lián)一個電阻,U=Ig(Rg+R), Ig和Rg不變,應該加大R,讓U增大,因為讀數比準確值稍小所以是A.
生乙:我認為是并聯(lián),比準確值小,說明是電流小了,應該稍加大電流,所以是D.
大家充分討論.
師:大家注意條件,哪些是不變量,哪些是聯(lián)系量,哪些是變化量,通過不變量聯(lián)系變化量,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生丙:這里面不變的是Ig,Rg,Ug,假設準確值正好是滿偏電壓即U=Ig(Rg+R),“讀數總比準確值稍小一些”,即比假設的滿偏電壓要稍小,所以,應增加電流,減小電阻,少減少些,所以D.
在思維碰撞中,使思考更進一步,理解更全面正確.
教育教學活動要充滿人本主義情懷,課堂要處處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中,筆者要求自己做到.
聽:認真聽學生的問題,就像學生聽課一樣.在聽的過程中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經常要重復學生觀點,在聽中了解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教學指導.
講:不能使用貶低學生的語言.不管是容易的還是難的問題,不輕易下結論,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更不能武斷,講得要有理有據,條理清晰,深入淺出.
看:眼睛要充滿期望和鼓勵的眼神看著學生.讓學生從老師的眼睛里看到期待和信任.
微笑:在教師的嚴格而微笑中,體現(xiàn)民主科學的理念;在教師的嚴格而微笑中,體現(xiàn)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在教師的嚴格而微笑中,體現(xiàn)教師嚴格要求和發(fā)自內心的關愛.
言傳身教:教師要以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幽默詼諧的語言、縝密的邏輯推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嚴謹而求實的敬業(yè)精神、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tài)等影響和帶動學生.
“《知心姐姐》雜志‘知心調查’組發(fā)布調查數據,孩子們的心目中到底喜歡什么樣的老師?近半數孩子表示:自己最喜歡幽默快樂,親切平和,善解人意,臉上總是帶著微笑,關注每個學生,能夠和學生們像朋友一樣交流的老師.孩子們呼喚著有情感的老師.”
人文關懷,能促進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和諧健康發(fā)展,促進高效課堂持續(xù)發(fā)展和延伸.
一直以來,筆者堅持高效課堂的幾個特征,堅持“一本一輔”,堅持素質教育.評教評學,多次獲“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在新課程改革后的6年高考中,筆者帶了其中的四屆高三畢業(yè)班,堅持素質教育的同時,物理高考成績穩(wěn)步提高.
當然在今后的教學中,會繼續(xù)增加讓學生出題的環(huán)節(jié)并推廣,假設學生是出題老師,應該怎么出,在出題的過程中,學會理解、掌握、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讓學生當老師:在教學中,筆者繼續(xù)增加讓學生當老師的環(huán)節(jié),在當老師的過程中,整理組織自己的知識、方法,用自己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別人教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遇到的問題,檢驗自己的能力,也啟發(fā)了其他同學.
學生總結: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或結束,筆者都要學生歸納和總結.如:
生甲:這節(jié)課我學到了對物理知識的推理,在邏輯推理中注意條件,理解物理規(guī)律;
生乙:我學到了怎么將物理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尋找它們的聯(lián)系點;
生丙:我學會了怎么樣審題;
生?。何覍W會了怎么樣思考問題,注意思維的方向,其他同學的多種解法對我有啟發(fā);
生戊:我學會了嘗試,在嘗試中思考;
……
1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李吉林與情景教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邱學華. 邱學華嘗試教學課堂藝術.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