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婭紅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除了作文寫作學習外,閱讀訓練也是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內容。而當前的小學生閱讀能力不足、理解膚淺、讀不懂主旨大意,閱讀已經成為學生語文學習中最大的難題,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已經是小學語文老師亟待解決的研究課題,如從閱讀習慣開始抓起,從課堂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從概況主旨大意抓起。筆者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幾點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措施。
一、以書為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積淀學生的寫作素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每天督促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課外閱讀,并對自己喜歡的或有用的材料進行摘抄積累。比如,筆者要求學生放學回家后要用10分鐘的時間進行閱讀訓練,報紙、雜志或課外書都可以,內容和題材自己選擇,閱讀后要做閱讀筆記,要把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在以后的課堂中將閱讀筆記拿來和其他同學交流,互相學習。在第二天課堂教學中我隨機選擇了幾位學生讓他們把之前的閱讀心得或內容跟大家分享。剛開始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不愿意發(fā)言,或者害怕發(fā)言。有一天學習委員站起來把自己頭一天閱讀的內容給大家進行了分享:“我昨天閱讀的時候碰到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兩只狗賽跑,甲狗跑得快,乙狗跑得慢,到終點后,哪只狗出汗了?”這時同學們齊聲大笑,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有的說因為甲狗跑得快,有的說甲狗因為在比賽會很使勁……那個同學神秘地說大家都錯了,同學們莫名其妙。那位同學接著說:“因為狗不會出汗?!蓖瑢W們恍然大悟。老師對這位勇敢發(fā)言的同學進行了表揚,并讓同學們以此為榜樣堅持課外閱讀。這項學習任務對于學習好的同學來說,不費吹灰之力,且樂于與其他學生分享,從中獲得知識與快樂。對于閱讀問題比較突出的學生,我通過展示優(yōu)秀學生的閱讀情況激勵他們,讓他們不要灰心,不要氣餒,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堅持課外閱讀,逐漸地喜歡上閱讀。
二、課堂之上,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與文本進行對話的能力。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與文本對話不斷深入的過程,旨在讓學生學會閱讀。如,筆者在教授《景陽岡》的“岡下飲酒”課文內容時,提出了問題:“本文主要描寫武松打虎,用六個自然段的篇幅來寫飲酒,是不是作者沒把握好詳略呢?”同學們有的點頭、有的搖頭,逐漸產生了懷疑、困惑的心理。我趁機引導:“大家再仔細閱讀一遍課文,說出理由?!蓖ㄟ^學生有目的地閱讀探索,交流時,學生說:“酒喝多了能壯膽,才敢打老虎。”有的說“從喝酒吃肉可看出力氣大,才能打死老虎?!钡鹊?,大家踴躍發(fā)言,講得頭頭是道。通過引導學生多讀、多問、多悟,讓他們體會到作者的思維和聲音,探究到閱讀內容深層次的意思,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讀寫結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不僅要讀,最終目的是通過讀學會寫。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不斷地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認識。通過閱讀量的積累,學生要逐漸學會別人的寫作方式方法,要逐漸引導學生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引導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習慣。為了培養(yǎng)大家寫日記的習慣,我先鼓勵他們模仿或者照抄別人的作品,通過一段時間的模仿和照抄,我又引導他們寫出與自己相同的經歷和感受。通過一個學期不斷的寫作訓練,已經有一半的學生能寫出完整的作文了。后來我定期在班級中選出好的文章或者語句供大家閱讀,并寫出讀后感或者修改意見,通知這樣的讀寫結合訓練,班級中寫出好的語句的學生不斷增加,受到表揚的學生不斷增加。學生在閱讀中找到了快樂,收獲了喜悅。
四、適當激勵,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小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或者家長的賞識和表揚,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shù)剡M行激勵,讓他們有一種閱讀的幸福情緒體驗,讓他們感受到不斷進步的喜悅。激勵是對孩子的正面評價和肯定,也是對孩子的關愛與期望,能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讓其獲得新的閱讀動力或欲望。教師對學生的激勵也要變成一種習慣或者常態(tài),讓激勵作為一種形成性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閱讀向縱深發(fā)展,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潛力。
總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長期堅持,更需要學生的持之以恒,當學生的閱讀與積累得到肯定,并適時運用的時候,他們才會獲得成就感,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從而喜歡閱讀,并樂于分享。讓學生在浩瀚的書海中自由翱翔吧。
參考文獻:
[1]劉麗萍.淺談小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5(12).
[2]孫鳳英.淺談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國西部科技,2011(4).